从吉利在醇氢汽车赛道中漫长而孤独的旅程走过了20年,到如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独树一帜。从近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成功完成1.35亿美元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到远程2024年继续保持市占率第一,累计蝉联新能源商用车月销32连冠。
从吉利在醇氢汽车赛道中漫长而孤独的旅程走过了20年,到如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独树一帜。从近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成功完成1.35亿美元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到远程2024年继续保持市占率第一,累计蝉联新能源商用车月销32连冠。这些数字不仅彰显着远程的行业地位,更意味着这家企业在探索甲醇经济、推动醇氢生态模式上的成功。
正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所说:“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商用车迎来绿色发展的高速通道。远程将继续坚持‘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的品牌愿景,坚持‘醇氢+电动’两大核心技术路线,放大领先优势和‘1.2.3.3’醇氢生态战略的叠加效应,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推广醇氢电动、发展醇氢生态、走向醇氢时代。”
如今,作为甲醇产业赛道的独角兽,醇氢科技依靠醇氢电动技术及醇氢生态模式成为了一把出鞘的利剑,在商用车领域成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为行业开辟出了“第三赛道”。
科技创新,二十年技术成果全面领先
10年前,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还未被整个行业完全理解。因此很难想象,20年前就在探索甲醇领域的吉利,以及自成立之日起就咬定甲醇赛道的远程,一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
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汽车消耗石油的70%。商用车是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虽然保有量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全部汽车PM污染物的80%,商用车领域的绿色变革势在必行。甲醇是液体的电、液态的氢,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且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使得储、运、用以及能量形式转换较其它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更安全便捷。
2012年,工信部正式启动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甲醇汽车正式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然而对于远程来说,前路仍然艰难,当时仍面临甲醇燃料标准和加注政策缺失、加注站无法建设,排放政策缺失、醇氢重卡无法上牌等一系列问题。在发展醇氢电动汽车从0到1的路上,远程的发展信念却异常坚定。
技术创新一直都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的技术积累,远程打造了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是北方极寒地区破解纯电动不能正常充放电,续航严重衰减的最佳方案,同时长续航、能耗低的优势也决定了是能够满足所有场景、所有工况的最佳新能源商用车解决方案。
时至今日,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已出台近50个支持醇氢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财政部陆续发文,聚焦老旧营运货车、城市公交车等报废更新,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推动醇氢电动路线发展。随着《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甲醇加注被明确纳入我国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远程醇氢电动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与认可度在不断提升,醇氢电动轻卡、重卡、客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首批醇氢电动客车在天津、大庆两地批量投入运营后,优秀的运营表现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并大量复购。明年,将有近1200台醇氢电动客车在天津、大庆投入运营。
目前远程全面布局了1.8升到15升的系列化醇氢动力,实现全场景覆盖。近日举行的2025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生态伙伴大会上透露,全新一代醇氢电动2.0升、9升高效醇氢电动动力将于2025年全面投放。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Greg Dolan表示,中国占全球甲醇需求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在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占据领导地位,预计2026年将有75%的新增产能来自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甲醇项目建设,未来几年将是甲醇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从杭州亚运会上甲醇能源点燃亚运主火炬,到远程全系醇氢产品护航亚运,从醇氢电动车型陆续发布并开始投放市场,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支持甲醇能源和醇氢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加速颁布,绿色甲醇产业和醇氢电动汽车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生态壁垒,助力中国经济跨越油气时代
在远程提出“以研发为先导”的发展战略,还有相当重要的后半句,“以创新商业模式为基础”。毕竟作为商用车市场的一员,单单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模式,而没有成熟的商业生态相配合,就好比一副筷子少了一根,无法形成对现有商用车领域的颠覆。
醇氢科技以醇氢电动技术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布局甲醇能源加注保障体系,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围绕“1.2.3.3”醇氢生态战略,以醇氢电动汽车推广为核心,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实现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和能源开发绿色甲醇三步走。
毋庸置疑的是,醇氢生态的建设将有助于远程下一阶段的“高歌猛进”。
从内蒙古到黑龙江,从辽宁到浙江,远程已经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因地制宜推广建设符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目标的多样化醇氢生态模式,独立的醇氢生态圈已经开始连成片,点燃甲醇经济的火种。在这次生态伙伴大会上,远程宣布将持续推广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醇氢生态模式。截至目前,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已建设519个甲醇加注站,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建成4000个甲醇加注站,实现加甲醇像加油一样便捷。
醇氢生态在全国加速布局的同时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持续青睐。醇氢科技年内先后完成两轮融资,近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凭借在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及醇氢生态模式的创新实践,获得2024财联社第七届投资年会“最具投资潜力奖”,这不仅是对远程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及醇氢生态模式的肯定,更是对其发展潜力的认可。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指出,构建中国的绿色甲醇体系,应该基于中国的能源禀赋及工业结构现状况开展。绿色甲醇是储存太阳能、风能的最佳能源载体,并且绿色甲醇作为液体燃料,运输成本低且可以长期储存。绿色甲醇是绿氢的最好载体,利用绿氢及绿氧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甲醇氢能发展路线。
2024年10月27日,醇氢科技参与投资建设的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中国首个50万吨级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项目,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园区内企业烟气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50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减碳75万吨。
发展甲醇经济不仅有利于碳中和,还可以推进能源结构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未来依托当地13亿千瓦风光电资源,阿拉善绿色甲醇能源基地可年产2到3亿吨绿色甲醇。如将这些绿色甲醇替代汽柴油作为车用燃料,大约相当于5个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每年可减少原油进口2亿多吨。
20年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奥拉写下《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一书。20年后,一个崭新的醇氢时代正在大洋彼岸慢慢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