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循环经济转型需要制造商、品牌、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11月28日,影响力组织Circle Economy联合H&M基金会发布了《纺织品循环差距报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Textiles,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组织首次对全球纺织品行业的循环经济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纺织行业在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并称全球纺织品行业使用的材料中只有0.3%来自再生资源,“从纺织品到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不容乐观。
报告探讨了纺织材料在纺织价值链中流动路径,并主要分析了纺织行业对不同环境指标的影响,强调将循环经济战略引入纺织行业的必要性和挑战。该报告的一大亮点在于为纺织行业提出了六种转向循环经济战略的可行性思路。这些思路不仅有助于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减半,更表明向循环经济转型需要制造商、品牌、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以此呼吁并推动更多有意义的行业变革。
基于2021年全球纺织品价值链,报告探讨了纺织行业从原材料开采和生产到使用和废料的材料流动过程
图表来源:《纺织品循环差距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侧重于纺织品、服装、皮革和鞋类(TLCF)行业,包括家纺和家装行业,但不包括技术纺织品(Technical Textiles),即以技术特性及功能性为设计、制造目的的纺织材料及产品,如应用于医疗和汽车行业。
“循环纺织”全球困境
最新发布的《纺织品循环差距报告》指出全球纺织行业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是,全球纺织品行业的循环率仅为0.3%,在每年消耗的32.5亿吨材料中,超过99%来自原生资源,尤其依赖化石燃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如涤纶占比70%。而且,行业普遍采用“开采—制造—废弃”的线性模式,生产“短命”产品,最终导致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采。
“短命”即产品生命周期短,根据报告,这主要归因于三点:质量太差、数量太多、价格太便宜(too poor, too much, too cheap),而廉价、低质量服装的过度生产成为了阻碍纺织行业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报告指出,“快时尚”概念推动下大众市场品牌(Mass Market Brands)年均发布24个系列,且伴随着约30%服装滞销的情况。同时,品牌们优先选择廉价的合成材料,使得服装质量不断下降,进一步偏离了循环经济中“延长材料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策略。报告还强调,促进回收固然重要,但“重质不重量”才是应对过度消费和纺织品浪费的关键。
图片来源:PETE LINFORTH / PIXABAY
众所周知,以时尚产业为首的纺织业是全球污染主要制造者之一。纺织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依赖于来自农作物的天然纤维和来自化石燃料的合成纤维。生产这些纤维需要大量的水、土地和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报告基于Planetary Boundaries(译“地球界限”)理论框架分析了八大关键环境指标,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包括海洋和淡水)和水资源尤为突出,前者主要源于棉花种植中的化肥径流和染色工艺中的化学品排放,而后者则以纺织价值链中的染整环节为例,这一环节耗水量巨大,每年消耗约930亿立方米水资源。此外,该行业还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5%,其中55%来自能源密集型的湿加工阶段。
报告还指出,纺织价值链的每个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材料开采、加工与产品制造(统称“生产与制造”,Production&manufacturing)是环境影响最集中、也是最大的阶段,分销与零售环节(Distribution&retail)则相对稳定,占比在6%至6.5%之间。相比之下,废弃物管理(Waste management)的影响更多侧重在海洋富营养化方面,但淡水富营养化问题并不高(不足1%)。
纺织价值链中不同阶段造成的环境影响(TLCF行业为主)
图表来源:《纺织品循环差距报告》
此外,在全球纺织行业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占全球材料需求的40%;而美国是最大的纺织消费国,人均纺织品相关环境影响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至8倍。报告认为,中国的生产导向和美国的消费模式需采取针对性策略,以推动行业整体转型。
六种情景让纺织行业更加循环
为了探讨纺织行业迈向更加循环、资源轻负担、低环境影响的可能性路径,报告提出了六个循环经济战略,有望将纺织业对环境的影响减半。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战略只是六个“假设性”(What-If)情景,不受现行法规或政治现实的限制,也未充分考虑技术可扩展性或物料流动的质量,例如消费后纺织废料的质量或产品性能。报告强调,这些情景刻意不设时间限制,更着眼于探索性分析,通过突破性变革想象纺织行业从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的转变。
1. 转向天然、本地及再生纤维
纺织行业过去几十年逐渐转向使用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和丙烯酸纤维。报告指出,这类材料凭借其成本效益、耐用性和多功能性等优势,占据了全球纤维产量的65%,即7550万吨。然而,作为石化产品的衍生物,合成纤维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受到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天然纤维成为理想的替代选项。
棉花是常见的天然纤维之一
图片来源:CSIRO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等植物纤维、黏胶等人造纤维,以及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尽管天然纤维在生物降解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其生产过程中仍存在高耗水量、农药使用等问题。研究显示,仅使用植物纤维的场景(如再生棉)因其资源需求更高,整体减排效果反而较低。这一发现强调了在纤维类型之间权衡的重要性,并指出可持续生产实践在任何纤维类别中的关键作用。
因此,完全消除合成纤维并不可行,报告建议需要结合不同纤维的特性采取综合策略,更具可行性的方式是在保持现有合成纤维循环利用的同时,适度增加天然纤维的使用比例,以实现资源的再生与循环。
2. 提高服装耐用性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该场景则主张增加合成纤维的使用,因为提升服装耐用性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关键策略之一。合成纤维如聚酯和尼龙因其耐用性、不易拉伸或缩水、耐磨等特性,能有效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频繁更换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总体消费和废弃物产生的可能性。
合成纤维在耐用性上更有优势
图片来源:fasinfabric.com
同时,该假设性场景也基于近年来单一纤维应用和回收技术的进步,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合成纤维的可持续性。单一纤维结构简化了回收过程,提升了材料的再利用率。目前,13.6%的聚酯纤维已经由再生材料制成。通过增强回收能力和增加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可以延长合成纤维的使用周期,实现资源的减缓使用与循环再生。同时,该模型预测显示,通过在新生产纺织品中逐步替代原生合成纤维,采用更耐用或再生的材料,纺织品总消费量有望在不同情景下减少20%至40%。
研究表明,延长服装寿命无论对合成纤维还是天然纤维的环保影响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不过,研究指出合成纤维带来的微塑料污染问题也需关注。在推动耐用服装生产的同时,需综合考虑材料选择与技术进步,确保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双赢局面。
3. 可持续生产天然纤维
该场景聚焦再生农业,以降低在水资源、化学品使用和碳排放方面的影响。报告指出,再生农业有助于改善土壤健康、增强生物多样性,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同时支持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无耕作农业、高效灌溉和有机种植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资源消耗。
再生农业立足更可持续的种植方式
图片来源:Paige Green / Fibershed
以有机棉为例,与传统棉相比,其温室气体排放可减少多达46%,但同时产量会降低约18.4%,存在一定的权衡。此外,替代材料如大麻,其用水量和农药使用量比棉花减少50%,对环境更为友好。同样,人造纤维素纤维(MMCFs)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降低至少50%的排放和用水量。下一代以废料为原料的人造纤维,更进一步减少了废弃物和对传统原料的依赖。
不过,报告强调了这一战略的局限性,例如并非所有的环境影响都能以棉花为基准进行模拟。但报告认为,尽管天然材料的整体减排效果有限,这一方案凸显了减少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性,远胜于仅依赖材料效率的提升。
4. 倡导“慢时尚”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服装和鞋类消费量将从2022年的6200万吨增长至1.02亿吨,增幅达63%。应对这一挑战,“慢时尚”倡导更有意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通过供应端与需求端的协同策略,减轻行业的环境负担,从而实现减速与优化循环的目标。
报告建议,在供应端,减少品牌推出的时尚系列数量并调整产量,有助于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减少未售出的产品浪费。在需求端,鼓励重复使用、修补、服饰租赁、捐赠以及DIY时尚等行为,以延长服装使用寿命,减少消费需求。
图片来源:inhabitat.com
数据显示,可持续时尚趋势已逐渐形成,尤其是年轻的环保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共享平台进行租赁或交换,而非购买新衣。修补服务的兴起也为消费者延长衣物使用时间提供了便利。品牌还可通过提供修补、租赁及二手转售服务,扩大循环经济模式并增加收入来源。“慢时尚”强调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减量,实现全面的环境影响减轻。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循环经济指标,还强化了降低生产与消费总量对环境保护的核心意义。
5. 推动循环制造
这一战略侧重于提高材料效率,从而避免传统纺织制造过程中常见“浪费行为”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如因裁剪误差、排版失误及人工操作等问题导致大量面料浪费。相反,通过采用精密切割技术如激光裁剪及嵌套软件,这些浪费可以显著减少。激光裁剪可精确跟随数字图案轮廓,实现面料最大化利用,而嵌套软件则通过优化排版,将面料裁片如拼图般高效排列,减少废料产生。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支持精准的数字化图案制作与快速调整,进一步提升效率并减少裁剪浪费。而精益生产原则可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无效环节,从整体上减少生产中的资源浪费。
以技术创新降低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图片来源:qodenext.com
在染整环节中,不少创新且突破性解决方案也有助于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如低耗水染色技术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和空气染色、数字纺织印花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显著减少水资源使用的同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此外,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染料和化学品、空气过滤系统及废水处理与回收系统,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通过引入太阳能、风能及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碳排放进一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显著降低。
该场景模型表明,高效生产技术与清洁工艺的普及可以显著降低纺织行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然而,技术升级需要大量投资,其伴随的环境代价也需谨慎评估,以确保真正实现可持续实践。
6. 重塑区域供应链动态
该战略的一大核心是近岸外包。报告指出,全球纺织产业长期依赖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其中生产活动集中在亚太地区,但劳动伦理和环境监管问题备受关注。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碳足迹也显著增加。因此,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可以通过缩短运输距离和供应链环节来降低排放,同时提升行业应对疫情、贸易争端及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弹性。而且,本地化生产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技能培养和相关投资,实现区域经济的多重收益。生产中心的地理靠近也促进了设计师、制造商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协作,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速度。
图片来源:maersk.com
尽管这一转型减少了亚太地区的环境压力,但需考虑(尤其是欧美地区)因需求上升带来的原材料开采压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化生产可能对亚太地区的纺织工人及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报告表示,虽然这些社会和经济影响尚未纳入分析,但该假设性场景表明,优化区域供应链是一条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潜在路径。
呼吁共同合作提高循环性
报告基于六大假设性场景展示了纺织业重塑价值链的巨大潜力。每个假设性场景都分为适度(moderate)、乐观(optimistic)和雄心勃勃(ambitious)三个层次,涵盖从渐进改善到彻底转型的不同可能结果。这些场景共同展示了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潜力,并突出强调实现纺织行业的真正循环转型,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消费者行为、商业模式及政策体系的深刻变革。
将六种循环战略结合起来预估不同层次出现的影响变化
图表来源:《纺织品循环差距报告》
然而,鉴于当前行业的循环利用率仅为0.3%,报告认为“要实现更大的循环性,纺织业必须经历彻底的转型”,并提出了推动有意义系统性变革的四个核心循环战略:
第一,通过循环设计推动再生物料流动;
第二,减少生产与消费以缩小物料流动;
第三,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减缓物料流动;
第四,优先使用再生材料以加大循环物料流动。
基于场景分析结果,缩小物料流动是当前最关键且紧迫的优先事项,减少纺织品生产和消费的总体规模则是解决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这一根本问题的核心路径。
毋庸置疑,向循环经济的过渡并非易事。报告表示,尽管修复服务、租赁模式及高效生产实践等转变正为行业带来希望,但目前这些尝试的规模仍不足以产生全球性的影响。例如小型循环举措(如再销售和产品寿命延长)由于缺乏协调与资金支持而难以扩展,而大规模的回收计划亦面临类似的障碍,需要更强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因而,“实现循环转型,需要行业、学术界、政府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协作”。报告认为,只有通过全球统一行动并加强各方协调,从而提升行业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利用政策和市场机制优先推动可持续实践,纺织行业才能建立更具韧性和责任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