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精品 | 炒作监管微课堂系列第四期:某新药公司“独角兽”概念炒作案例
2024-11-08 13:20 星期五
财信证券
上交所投教转发

平稳、健康、有序的二级市场交易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同时也是证券市场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的基础。然而,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炒作现象。为引导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远离跟风炒作,我们将陆续推出5期《炒作监管微课堂》视频微课,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炒作股票的特点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今天,我们为您带来炒作监管微课堂系列第4期:《某新药公司“独角兽”概念炒作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内容

【案例简介】

某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运营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药品研发外包服务,是国内医药外包领域的龙头企业。因其创新型的业务模式及行业竞争优势,被市场视为“独角兽”企业。该股深受媒体和市场广泛关注,其二级市场交易也得到各类资金的热烈追捧。公司股票上市后,截至5月29日收盘,股价已连续15个交易日(扣除上市首日)涨停,并6次触及股价异常波动标准。

【案例分析】

(一)“独角兽”概念引发各类资金高度关注

作为首只“独角兽”IPO概念股,该新药公司5月8日上市当天起即成为各类资金竞相追逐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上市后连续涨停天数创沪市2018年以来新股上市新高

截至2018年5月30日,沪市2018年新股上市交易股票共29只,除该股以及福达合金、科沃斯2只新近上市股票外,其余26只股票上市后连续涨停天数平均为6.19天。该新药公司5月8日上市后连续16个交易日涨停,创当年沪市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天数新高。

2、封涨停资金规模显著放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度较高

该新药公司股票连续涨停期间,以涨停价买入申报金额累计达1800亿元。以涨停价进行申买的投资者中,超大户是导致股价连续涨停的绝对主力。

3、投资者持股意愿强烈,惜售情绪浓厚

5月8日至29日持续涨停期间,该股累计成交1102.44万股,成交金额12.32亿元,日均换手率仅0.66%,较其他2018年上市新股均值减少0.15个百分点。

(二)5月30日涨停打开,游资账户集中买入

1、集合竞价阶段涨停板打开过程

9时15分集合竞价开始后,仍有大量游资账户涨停价进行集中买入申报。截至9时22分59秒,虚拟开盘价仍封至涨停。9时23分起,大量卖单涌入,导致虚拟开盘价打开涨停并快速下跌。9时25分,该股以135.09元的价格开盘,较前收盘上涨3.98%。

2、全天买入投资者情况

从投资者分类看,超大户、中户和大户为主要买入方。从买入账户交易模式看,游资特征明显。从买入集中度看,成交较为分散。

3、全天卖出投资者情况

从投资者分类看,中户、小户和超大户为主要卖出方。从卖出股份的来源看,主要为上市交易前的申购股份。

期间,上交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大交易监管力度的同时,指导上市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和交易风险提示工作。5月30日,公司股价涨停打开。截至5月31日,该股收盘报129.70元。

【监管工作情况】

为防止股价持续上涨导致交易风险过度累积,上交所高度关注该股上市交易动向,主动应对,多措并举,及时果断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防控炒作行为,力争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一是全面加强交易监控,严管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对该股交易进行重点监控,实时跟踪封涨停账户的投资者结构、交易规模、和趋势变化,同时密切关注舆情信息,针对媒体相关报道,及时排查交易风险。

二是强化会员协同监管。及时梳理大额封涨停账户数量居前的会员,要求其向投资者全面、及时、充分提示交易风险,并对参与封涨停账户切实履行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责任。

三是及时做好上市公司信披监管。在公司股价出现连续一字板涨停情形下,多次督促公司披露风险提示公告,要求其全面揭示行业经营风险,并强调由高估值、高市盈率所引发的潜在交易风险。

此外,上交所持续对交易情况进行重点监控,继续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尤其对游资炒作行为全面从严监管;及时核查市场操纵线索,若存在利用资金、持股优势操纵股价,误导投资者参与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分析并上报证监会,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加强交易、会员、信披监管联动,要求会员持续落实客户交易行为监管职责,及时督促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核查和披露,统筹协调交易、信披监管节奏和力度,多管齐下化解市场风险。

【免责声明:本栏目仅为投资者教育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财信证券投教基地力求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
68.9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