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三季报盘点:哪些企业先于行业“复苏”?五家组件厂Q3盈利 硅料环节亏损环比收窄
原创
2024-10-31 21:32 星期四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①阿特斯、协鑫集成、晶科能源和横店东磁前三季度净利润持续为正,晶澳科技Q3实现净利润3.9亿元,大超市场预期;
②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亏损持续,多家龙头公司面临上市后全年业绩首亏风险;
③头部企业建议,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行行业整合,实现行业自律。

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 刘梦然)三季度财报披露接近尾声,受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影响,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晶硅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亏损程度严重,部分环节陷入“多卖多亏”的境地。

经过二季度的“寒冬”之后,光伏行业目前仍未完成产能出清,但已在周期底部,已有组件企业开始业绩回暖。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披露财报的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阿特斯(688472.SH)、协鑫集成(002506.SZ)、晶科能源(688223.SH)和横店东磁(002056.SZ)的前三个季度净利润持续为正;晶澳科技(002459.SZ)上半年亏损8.74亿元之后,Q3实现净利润3.9亿元。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组件出货排名亦初步揭晓。结合企业信息和机构统计,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688599.SH)和隆基绿能(601012.SH)四家第一梯队组件厂出货均在50GW以上,合计超过200GW。业内分析认为,在市场淡季、需求低迷和价格内卷的极端行情中,市场订单正逐渐向少数优质企业集聚。

五家组件厂Q3实现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光伏产品出货73.13GW,同比增长31.29%,其中,组件出货67.65GW。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其出货规模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业绩方面,晶科能源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保持盈利的组件厂。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17.70亿元,同比下降1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5亿元,同比下降80.88%。分季度看,Q3净利润为1487.42万元,同比下降99.41%,不过扣非净利润2.59亿元,环比显著提升。公司毛利率也从二季度的8.1%提升至11.8%。

晶澳科技Q3业绩被认为超出市场预期。分季度看,公司在今年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亿元、-3.9亿元以及3.9亿元,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并在第三季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方面,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7%,较一、二季度大幅提升。

同时,阿特斯、协鑫集成和横店东磁Q3净利润分别为7.16亿元、3857万元、2.85亿元。虽然同比均有下降,但在各环节利润承压的情况下,能实现盈利,已经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其中,阿特斯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为19.55亿元,在组件公司中最高。

2024年以来,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持续影响,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陷入非理性价格战,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但从上述盈利企业的布局来看,较早实现N型产能放量,以及不断巩固海外市场等,是组件厂在行业周期下行时抗风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晶科能源前三季度N型TOPCon出货占比已经超过了85%,成为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保障。公司在三季报中表示,将努力实现90-100GW的全年出货,并更好地平衡出货量和利润;同时,美国、中东等高毛利的海外市场的贡献,对公司利润形成了有效支撑,公司曾在半年报中表示,海外市场贡献了七成以上营收。

根据晶澳科技产能规划,2024年末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57GW。

协鑫集成在芜湖投建的20GW(一期10GW)N型TOPCon电池项目于2023年底全面达产,通过技改升级,目前产能已提升至12GW;新建的2GW 210R尺寸电池片产线也于今年8月投产。此外,除了今年相继中标/入围多个组件集采项目外,公司还连续取得印度等海外GW级大单,海外市场出货同比大幅增长。

组件第一梯队中,隆基绿能和天合光能前三季度亏损。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昨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坦言,错失美国高利润市场及BC产销不匹配,是导致前三季度大额亏损的重要原因。天合光能在财报中表示,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影响,光伏组件相关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光伏产品盈利能力下降。

上游亏损仍在持续

除了一体化组件厂尚有博弈空间之外,硅料和硅片环节则仍然处于普遍亏损状态。TCL中环(002129.SZ)是硅片环节龙头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为94.86GW,同比增长11.4%,但在业绩方面,却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下滑。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82亿元,同比下降53.59%;归母净利润为-60.61亿元,同比下降197.95%。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98亿元,且连续四个季度亏损。

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三季度光伏行业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虽然8月底后价格趋稳,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仍然价格与成本倒挂。公司新能源材料单瓦成本行业领先,但受产品价格及存货影响,亏损总额加大。

受硅片价格持续下跌,硅片环节存货减值压力较大。TCL中环前三季度计提了24.39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实际利润4.7亿元。

硅片环节是产业链上业绩压力最大的环节,多家“硅片新秀”前三季度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双良节能(600481.SH)、弘元绿能(603185.SH)、京运通(601908.SH)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39亿元、-16.3亿元、-14.09亿元。多家公司表示,业绩亏损受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由于行业整体环境的变化,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通威股份(600438.SH)是多晶硅和电池片双龙头,前三季度亏损39.73亿元;协鑫科技(03800.HK)前三季度亏损约29.71亿元;大全能源(688303.SH)前三季度亏损10.99亿元;新特能源(01799.HK)前三季度亏损14.05亿元。

不过,多家硅料企业Q3亏损收窄,通威股份Q3亏损8.44亿元,协鑫科技Q3亏损14.92亿元,大全能源Q3亏损4.29亿元,亏损环比Q2均收窄。

协鑫科技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前三季度公司颗粒硅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分别为37.84元/公斤、35.19元/公斤和33.18元/公斤。在销售均价持续下跌的行业背景下,通过降本增效提质,公司Q3业绩相较于Q2亏损收窄。

由于前三季度大面积亏损局面持续,多家光伏龙头还是面临年报首亏的风险。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近期公开表示,如果全年业绩还亏,这将是通威在A股市场上市23年来的首亏,也是创业42年来的首亏。

行业“自律”能否加快周期见底?

进入四季度,面对产能出清不畅的现状,行业“自律”被频频提及。今年10月14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的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后,14家光伏头部企业围绕“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以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达成共识。

据消息人士透露,10月28日下午,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硅料头部企业再次进行了内部会议,对硅料/电池等环节的限产进行磋商。据招商证券等机构分析,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尽管具体限产方案可能不是一蹴而就,但后续达成某种共识是大概率的,如过剩最严重、操作难度最大的硅料环节限产实现,从硅料到组件的产业链价格,可能会快速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业内人士强调,要重视实现行业自律的难度。钟宝申认为,经营主体过多一直会是行业自律最大的挑战。经营主体过多,协调、自律的难度会成倍增加。他建议,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行行业整合,减少行业的经营主体数量,经营主体的适度减少有益于行业自律,健康发展。

好消息是,近期多家光伏头部组件厂宣布调整价格,调整幅度从0.01元/W-0.03元/W;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0.68元/W“参考价”后,近期集采投标的报价区间也整体上调。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头部组件厂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措施,价格内卷现象正在逐步缓解。

收藏
22.22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3.97W 人关注
2.18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