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新国九条】证监会将如何加强交易监管
2024-09-09 07:22 星期一
【共学新国九条】证监会将如何加强交易监管

新“国九条”强调要加强交易监管,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

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市场一般也称为量化交易。

高频交易是指短时间内申报、撤单的笔数或频率较高,以及单日申报、撤单笔数较高的程序化交易行为。

程序化交易具有两面性:

  •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交易效率,一定程度改善市场流动性;

  • 另一方面,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有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在一些时点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会加大市场波动。

证监会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在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股票市场有2.25亿投资者,中小散户占比超过99%,所以有必要对程序化交易加强监管,这是践行资本市场监管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对此,证监会出台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并对高频交易作出了专门规定。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 突出维护公平

针对程序化交易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报告管理、交易监管、系统安全、差异化收费等方面明确一系列要求,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性,管控好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

  • 突出全链条监管

(1)事前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要提前报告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策略等内容。技术系统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相关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合规风控制度。

(2)事中证券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测,制定针对性的异常交易监控标准。证券公司要全面落实客户管理责任。

(3)事后,强化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衔接,明确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

  • 突出监管重点

要求由证券交易所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可对高频交易实行差异化收费,并从严管理其异常交易行为。同时明确投资者在进行高频交易前,应当额外报告系统测试情况、系统故障应急方案等信息。

  • 突出系统施策

明确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职责分工,授权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措施,逐步构建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相互衔接的立体化规则体系。

此外,张望军还表示,证监会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监管,体现了“趋利避害、规范发展”的思路。证监会将通过有针对性的监管安排,一方面限制高频交易过度优势,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管控好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规范高频交易行为,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收藏
103.6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