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随着一台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整车量产下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迎来了第3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的里程碑,行业也见证了全球首个3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品牌的诞生——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显然具有特殊意义。
8月1日,随着一台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整车量产下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迎来了第3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的里程碑,行业也见证了全球首个3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品牌的诞生——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显然具有特殊意义。
2014年成立以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形成了“以研发为先导,聚焦绿色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产品与业务发展方向。以多样化的新能源车型和前瞻性的智能化技术为引领,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绿色补能网和运力平台建设,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用十年时间不仅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确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更验证了长期主义者的价值之路。
对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来说,这是一份足以自豪的成绩;对商用车行业来说,这是一份“新势力”兼“长期主义者”为行业新能源转型打下的样板。
背靠吉利研发实力 “新势力”开启十年进击
毫无疑问,今年方满十岁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是商用车市场的后来者。但后来者自有后发优势,远程及其背后的吉利从一开始就对品牌赋予了明确的定位:依托吉利乘商并举战略,做一家“商用车中的新势力,新势力中的商用车”。
远程入局时,商用车的新能源赛道还属于少数人关注的领域。但得益于吉利在乘用车领域的领先技术布局,远程从一开始就瞄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专注于在乘用车基础上打造绿色智能新一代商用车。
以吉利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为依托,远程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不但形成“醇氢+电动”两大核心技术,并在新能源商用车上迅速落地,还积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开发和生态体系的研发,逐步形成了新能源商用车用户全场景适应性解决方案,从而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构建了属于远程自己的技术生态护城河。
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精准的赛道切入,让远程在这十年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近百家生产新能源商用车的企业中,有约五分之一的贡献来自远程。远程不仅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内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市占率翻番,产品市占率超20%的企业,新能源整体连续26个月夺得销量冠军。
远程不仅在市场份额上一枝独秀,更在技术实力上成为行业的风向标。截至目前,远程已累计申请专利3000余项,其中包括大量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技术专利,主导并参与75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仅用十年时间,远程这家“新势力品牌”已经在历史悠久的商用车领域牢牢树立了独角兽企业的市场地位。
坚持技术自研 用“黑科技”重新定义市场
仅一个“快”字,并不能完全概括远程这十年的制胜秘诀,是后来者亦是先行者。实际上,从入局伊始远程就致力于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不走寻常路”,多年来更不断以行业内少有的“黑科技”惊艳用户、重塑市场。
虽然乘用车为基础,但远程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并不简单照搬乘用车领域流行的纯电+混动模式。相反,远程以商用车市场的独特需求为指引,打造了以“醇氢+电动”为核心的多能源并举技术路线。
特别是远程极具品牌特色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醇氢电动作为汽车电动化的升级发展,基于经济性、环保性及可持续性优势,有效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应用短板,丰富了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依托吉利近20年甲醇领域技术积累,远程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现已全面产业化运营,产品的环保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远程的各类醇氢电动产品一经推出便引发市场的热烈反响,证明了商用车是醇氢电动技术应用的最佳选择。此外,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首届亚太创新发展交流会上,远程旗下醇氢科技荣获亚太投资潜力奖,体现了行业对远程醇氢电动技术的充分肯定。
在整车架构方面,少了燃油车的包袱,远程得以全力投入新能源商用车专用智能化架构的研发,打造了GXA数智架构,开启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架构造车”的新时代。
远程将吉利在乘用车领域积累的相关安全技术、轻量化技术、科技技术等,积极应用于GXA数智架构,让其基础属性加满。基于E/E电子电气架构强悍的硬件基础,GXA架构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三大科技方面具备持续迭代升级能力,为远程在智能化领域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作为该架构的一项极具前瞻性的应用,远程打造了吉利旗下首款无座舱汽车——远程星瀚无座舱重卡,可在港口、矿山、物流园区等特定使用场景实现智能驾驶的打通。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系统方面,远程通过旗下智芯科技实现了三电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并且针对商用车需求特点寻求重点技术突破。在电驱系统方面,远程的1200V高压平台使用的IGBT芯片已经流片成功,未来有望极大提高能效表现;自主开发的i-MPS多电机灵活扭矩中央驱动链,不仅让电动重卡成本大幅降低,更让电动重卡应用场景大幅扩展。
最新的一则进展来自动力电池领域:远程在7月正式推出了专为智能商用车设计的玄武电池。基于商用车市场需求,玄武电池从电芯、结构、热管理、智能BMS四个领域全面革新兼顾长寿命、超快充和高比能,具备10年80万公里质保的超长寿命、最高4C快充的超级高效、高于2倍国标的超高安全以及“云医院”全天候电池性能监控等四大核心特点。
从三电核心技术到醇氢电动技术,从智能网联到自动驾驶,从数智架构到智能化应用,远程在这十年间不断将“黑科技”导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其中甚至不乏该领域的独特创新技术,以一个先行者的身份实现了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重塑。
何以致远?唯有长期主义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商用车正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十周年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迎来了品牌生涯中的里程碑,更站在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上半年的8%增至15.7%,到今年6月更达到了20.2%——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创下的奇迹弦犹在耳,行业有识之士对新能源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表现更充满了期待。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财政部陆续发文,聚焦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这一政策也被相关人士解读为将加速推动货运行业的绿色转型。
用十年时间,远程为商用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树立了一个样板。回顾十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远程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坚持、围绕用户需求的价值链塑造以及核心技术研发上的全力投入,这些秉承长期主义理念做出的决策,在这十年间都一一得到了市场的正面回馈。
当远程迎来下一个十年之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也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根据罗兰贝格发布的《2023年全球商用车关键趋势白皮书》,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已进入能源和物流生态的“模式驱动”阶段,正由产品驱动逐渐演变为价值驱动和生态驱动。白皮书专门指出,中国商用车企应实时关注对增量场景及相关产品需求的洞察,以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
对此,远程是有预判的。在长期主义理念指引下,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远程对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技术创新同样布局充分:围绕“1.2.3.3”醇氢生态战略,远程推动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打造万亿级价值的中国特色绿色生态产业链;围绕场景化应用,远程不断推出集软硬件于一体的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商用车,持续引领商用车行业发展;围绕智能化前景,远程在无人驾驶、天体一体化系统等领域更走在行业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品牌远程已完成两轮融资,醇氢科技已完成首轮融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正全力开展从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战略协同。
唯有长期主义方能致远。过去的十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长期主义的价值;下一个十年,远程还将通过长期主义的坚守来续写自己的全新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