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研究院吴慧敏:AI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比基准水平提高近10% | WAIC2024
原创
2024-07-07 04:43 星期日
财联社记者 张洋洋
①如何通过经济学的视角看AI?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AI?AI对我国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哪些优势?如何把握发展AI的机遇?
②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吴慧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Audio/video is not supported Please TryRefresh
Replay
Play
00:00 / 00:00
00:00
Fullscreen
1x
    Click and hold to drag

    《科创板日报》7月7日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7月4-7日在上海举行。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吴慧敏在WAIC财联社直播间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专访。

    image

    如何通过经济学的视角看AI?

    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AI?

    AI对我国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哪些优势?

    如何把握发展AI的机遇?

    吴慧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吴慧敏认为,AI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和平台,正如电力和互联网一样,能快速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当前,在全球经济分析背景下探讨AI的作用,其一是大模型通过大量算力、算法和数据投入实现效能大幅提升,形成内部规模效应;二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将形成外部规模效应,即众多企业和跨行业与AI深度融合,构建起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根据中金所做的测算,AI将在2035年前后带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比基准水平提高约9.8个百分点,相当于年化增长率约为0.8个百分点,这表明AI对整体经济增长和社会影响显著且持久。

    “通过研究看来,中国和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已经跨越了S型曲线的第一个拐点。也就是说AI技术可行性已经被验证。接下来就是到经济可行性的阶段。经济可行性最核心的要素是巨大的应用市场,巨大的应用市场能够给人工智能的研发提供不断的支撑。而实现应用反哺研发的关键就在于中国有庞大的一个市场的需求。”吴慧敏如是说。

    对于中国市场的效应与AI发展之间的联系,吴慧敏分享了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市场庞大且多样化的需求促成了AI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同世博会上防晒用品市场的火爆案例所示,大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不仅能推动生产和创新活动,还能促使AI研发成果得以广泛应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循环。

    吴慧敏提到人工智能分成两类呈现方式。一个是数字的人工智,一个是具身智能。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领先的技术优势,尤其在数字化和实体形态相结合的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将过去积累的制造优势转化为数据优势,以确保在全球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收藏
    103.74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