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资管行业脉搏,综览每周市场动向,尽在财联社《资管周报》
▼热点导读
罕见密集地产政策超预期,地产ETF七连阳
涉金通灵造假案!多家券商遭重罚 ,已有公司中止IPO!
又有一家公募复制往期公告,年内25只基金“打补丁”
又有一家公募复制往期公告,年内25只基金“打补丁”
▼资管要闻
罕见密集地产政策超预期,地产ETF七连阳
上周五,一天之内,央行连放“史诗级”大招,取消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史上最低首套房比例下限、央行将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在基金公司看来,超预期政策之下,致力于打好住房攻坚战。据财联社报道,A股房地产在尾盘迅速拉升,房地产主题ETF溢价、放量大涨,其中,银华房地产ETF接近涨停,溢价达到1.71%,华宝地产ETF成交量创下历史新高。在美股,中资房地产大涨,房多多开盘后涨幅扩大至323.77%,触发熔断,恢复交易后不久再度停牌。截至收盘,房多多大涨超300%。大摩报告称,尽管在政策放松和投资者情绪改善的推动下,中资地产股4月中旬以来已大涨约50%,但基本面仍然疲弱,且下半年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建议投资者继续选择防御性股份,如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和绿城中国。将龙湖集团和保利发展的评级由“增持”调低至“与大市同步”。
信托资产规模逼近24万亿 跑步向证券市场“搬家”
5月15日,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余额接近24万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涨超5%,连续7个季度实现规模增长。从资金投向来看,证券市场成为了第一大投向,截至2023年末,有超6万亿信托资金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三分类新规”引导下,未来信托公司将持续发力标品业务,配置资本市场的信托资金比例将不断提升。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则是下一步的“必修课”。
2024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改善,但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未来或将继续承压。此外,不良资产规模将持续扩大,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是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重点领域。普益标准点评,随着房地产行业风险的进一步释放,不良资产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市场不活跃和资产价格下行给不良资产的处置带来诸多难题,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需要提升不良资产估值和定价、重组重整、行业研究和周期研判等主业核心能力,专业高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重磅交易新规!公募最新解读
为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5月15日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据媒体报道,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实施。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管理规定》对公募量化基金影响不大,对私募量化基金有一定的影响。它能够促进量化私募完善内控合规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同样,限制了程序化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的过度优势,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此外,多位人士预计,此举将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涉金通灵造假案!多家券商遭重罚 ,已有公司中止IPO!
因金通灵长达6年的财务造假,5月14日,江苏证监局一口气发布7张券商及从业人员罚单,涉及华西证券(002926)、国海证券(000750)、东吴证券(601555)、光大证券(601788)4家券商。金通灵造假导致多家中介机构被罚,已经波及拟IPO公司。5月14日上交所公告,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聘请的保荐人被证监会采取限制业务活动的监管措施,中止其发行注册程序。同日,渤海证券公告称,因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5月银行理财规模高增 能持续吗?理财产品又该怎么选?
在银行存款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金正在流向理财市场。财联社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业内人士明显感受到理财资金回流,数据也显示5月的理财规模延续前一月的扩容态势。理财子机构存续规模环比增1996亿元至25.62万亿元,存量规模占全部理财的87.08%。对比以往,2020-2023年环比变化分别为0.07、-0.21、0.03、0.34万亿元。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可以遇见未来理财规模还有上升空间,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目前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仍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业内人士还建议投资者考虑短债类理财产品、短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比现金类产品高一点。
手工补息整改尚存隐忧 业界期盼补充性政策及时解疑虑
银行手工补息整改已1个月有余,效果正逐渐显现。据媒体报道,记者从保险资管机构的人士处了解到,对于涉及手工补息的通知存款、随时支取类短期存款,以及相对长期的定期存款,现在正分类处理。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降低存款付息成本和减少资金空转的角度来看,规范银行存款手工补息实属应该。资管机构也表达了自身的难处,希望银行在补息整改过程中能做好沟通协商。
▼机构动态
又有一家公募复制往期公告,年内25只基金“打补丁”
5月16日,中邮基金旗下产品中邮中证500指数增强发布了一则关于一季报更正公告,对该报告中的“4.4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进行了更正并致歉,财联社记者发现,该内容与去年该基金中报内容相同,涉及对市场的回顾与展望。类似事件似乎时有发生,此前华安基金旗下一只产品——华安精致生活的2023年年报内容与2022年年报内容一致。记者梳理发现,基金定期报告中的错误并不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发布的季报、年报,共有21家基金公司发布了更正公告。
罕见一例操控31只LOF基金谋利案!涉案基金超过2000万,作案手法曝光
5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最新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张明因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控制使用“郭某”等账户市场操纵国富恒利债券等31只LOF基金产品,被立案调查、审理,被没收违法所得153.59万元,并处以307.18万元罚款。据财联社报道,从作案手法看,张明主要是利用资金优势进行连续买卖,在自己控制的账户间进行证券交易,他的操纵行为导致31只LOF基金二级市场价格涨幅异常,与同期产品净值涨幅偏离度较高。作案期间,张明控制的账户组在沪深两市申购的涉案基金共计2015.71万元,涉案LOF产品均为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共盈利153.59万元。经记者查询,上述31只LOF产品在涉案时间段内的场内份额多低于百万份,比较易于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并由此获利。
涉新三板私募产品备案被退回 瑞丰达跑路事件影响发酵
瑞丰达“跑路”事件之后,私募新产品备案愈发趋严。据财联社报道,近日,有私募接到监管要求,涉及投资方向为新三板的产品备案被退回。此外,有量化私募表示,量化私募涉及新三板标的新产品备案同样无法通过。量化产品新上报的审核更加严格,个别私募被要求提供基金杠杆、募集渠道、日均换手率等更详细说明。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因违规操作被罚65万元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网站显示,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因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突破合格投资者自然人人数限制,流动资金贷款贷后资金流向监控不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及相关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罚款65万元。
昆仑信托两年累计亏损近12亿,三大收入来源持续下滑
背靠中石油的昆仑信托仍未摆脱亏损。近日,昆仑信托2023年业绩“出炉”,营收同比“腰斩”,净亏损7.86亿元。2021年以来,昆仑信托的业绩持续滑坡,营收已连降三年,且连续两年净亏损累计达11.89亿元。记者梳理发现,昆仑信托营收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和利息净收入等三大收入来源均处于下滑趋势。同时,由于信用减值损失逐年扩大,3年时间剧增17倍,昆仑信托净利润下降直至亏损。
保险资管机构交易所ABS业务成功落地 两单产品总发行金额超20亿元
据媒体报道,由保险资管公司担任管理人的两单交易所ABS(资产证券化)产品近期先后成功发行,总发行金额超过20亿元。这意味着保险资管机构以投资者和管理人双重身份参与的交易所ABS业务正式“起航”。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管机构以管理人身份参与交易所ABS业务,有助于增厚投资收益,并可通过ABS业务与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联动,更好盘活险资机构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遭遇股东第四次挂牌转让,嘉合基金从香饽饽到无人问津,经历了什么?
近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上披露了一则关于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181.82万股的股份转让项目,当中称,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181.82万股股份,披露日期为5月13日至11月1日。相关人士称,这或是此前股权挂牌到期后再续的情况,“近年来国家要求股东方回归主业,因此要转让旗下基金公司股权,但对于接手方也有一定的要求,叠加公募基金行业相较于此前已没有那么吃香,所以股东方面出手也比较困难。”
▼市场跟踪
上周权益市场A股方面,科创50、创业板指、中证1000、中证500涨跌幅分别为-1.66%、-0.70%、 -0.20%、-0.79%,上证50和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0.62%和0.32%。房地产、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行业居前,煤炭、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行业居后。
上周债市收益率以下行为主,截至5月17日收盘,1Y、5Y、10Y国债分别报收1.61%、2.09%、2.31%,分别较前一周收盘变动-10BP、-4BP、0BP;1Y、5Y、10Y国开债分别报收1.81%、2.16%、2.38%,分别较前一周收盘变动-9BP、-2BP、0BP。
上周共新成立13只公募基金,合并发行份额合计达88.12亿份。首次进入发行阶段的公募基金共有29只。首次发行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类型为被动指数型基金,基金数量为10只。
根据华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规模延续扩容趋势,单周大幅提升3108亿元至29.73万亿元。理财产品破净率进一步落至低位,较前一周降0.1pct至1.6%。产品业绩不达标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