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宝马集团两大品牌旗下十五大车系全阵容登场,其中包括首次来到中国的BMW新世代概念车、新纯电动BMW i4、全球首发的全新电动MINI Aceman和中国正式首秀的全新电动MINI Cooper等。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宝马集团两大品牌旗下十五大车系全阵容登场,其中包括首次来到中国的BMW新世代概念车、新纯电动BMW i4、全球首发的全新电动MINI Aceman和中国正式首秀的全新电动MINI Cooper等。值得一提的是,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了宝马未来个人豪华出行新定义的全新风采,即:很未来,更宝马。向电动、智能和可持续豪华大步跨越。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宝马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且不断优化各种驱动技术,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确保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通过新世代车型,我们期望展示未来汽车行业三大核心领域的系统实施——电动、清晰聚焦可持续和全数字化。这也意味着宝马将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三个维度全面步入未来。
有意义的创新和材料运用
齐普策表示:“新世代不仅是宝马整个产品线的进化,我们将重塑整个公司以及我们对未来出行的影响力。这意味着:更多纯粹驾驶乐趣,更多数字化体验,更多可持续应用。总之,前所未有更宝马。”
BMW新世代概念车代表了宝马对未来十年的出行愿景——更人性化、更智能、更具责任感的个人出行,融合公司在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这些核心领域的创新能力,包括全新设计语言和数字化体验、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以及全新循环永续理念。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坦言,这款概念车“既传承BMW的经典设计,又先行于这个时代,先锋的设计风格就像跨越了一代车型;这款概念车与当下现有车型的迥然不同,展示了宝马在设计思路上的断代革新。
在内饰设计上,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实现智能极简设计,减少物理按键、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强化“以人为本“的驾乘体验。不仅如此,BMW新世代概念车大量使用的低碳材料和可再生的循环材料,而这也是宝马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品层面的具体体现。
例如BMW新世代概念车的内饰设计完全摒弃装饰性的镀铬和皮革,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侧裙和前后挡板也是由可回收的单一材料制成,以便于在回收再生时实现更高回收率。目前, 宝马正在开发一种100%天然、植物或矿物基且不含石油的内饰材料,目前已用于BMW新世代概念车门板下部和中控台。
实际上,目前在宝马的量产车型上已逐步实现对环保新材料的探索和应用, 全新BMW 7系和全新BMW 5系上使用的高品质环保材质Veganza,它不含动物来源成分,更柔、更韧、更耐磨。
更高能效、更少排放、更多驾趣
不仅如此,BMW新世代概念车更是追求更高能效、更少排放和更多驾趣。电池、动力系统和充电技术的电压平台将提高至800伏,动力电池电量从10-80%的充电时间减少近30%,10分钟内即可补充300公里。同时,第六代BMW eDrive技术将采用圆柱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超20%,整车效率提升25%,续航里程提升30%。需要指出的是,与当前生产的电芯相比,新一代电芯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将减少多达60%。
此外,宝马通过对电池热管理系统、车辆重量、空气动力学、轮胎与制动系统等多组件的全方位优化,也助力了新世代车型整车能效的提升。
实际上,早在2007年宝马推出了BMW高效动力策略,每款BMW都采用了该策略,关注整车空气动力学和智能能效管理,只为“更多驾趣、更少能耗”。
全链减碳,循“续”共进
BMW新世代车型是BMW品牌史上的一次跨越式进阶,也是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的一次跨越。4月26日,宝马宣布将深化在华布局,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人民币。此项投资的重点聚焦于宝马在华生产的发源地——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为2026年启动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此前,为新世代车型配套的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其主体建筑已经完工。
随着进一步投资,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将继续在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等方面树立全新的行业标杆。目前,AI技术在沈阳生产基地被广泛使用,目前已上线了大约100项AI应用。
而在绿色生产方面,可持续理念和循环经济全面融入到生产基地的各个运营层面。自2019年起,整个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经100%使用可再生电力;“智慧能源”系统将生产运营效率和绿色减碳提升到全新高度;沈阳生产基地还建立了完备的废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封闭循环;与本地合作伙伴在行业率先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70%碳排放。
不仅如此,宝马也在推进供应链的绿色转型,践行全链条循“续”共进。例如,目前,华晨宝马正在联合塑料供应商,推动再生塑料零部件的研发与应用。
按照计划,20026年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即将在沈阳生产基地进行国产化生产,这也意味着宝马集团即将开启全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