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vs科创100,“师出同门”有何差异?
科创板自2019年6月开板以来,截至2023年底,共有566家公司上市,总市值约6万亿元。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增多,中证指数公司继2020年发布科创50指数后,在2023年又发布了科创100指数。
本篇,我们就来对比下科创板这两条指数。
编制规则
【要点:科创50、科创100成分股没有交集】
科创50成份股主要选取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
科创100是先剔除掉科创50的成份股和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科创板前40名的证券,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市值较大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
两条指数共同构成了科创板的规模指数系列,反映了科创板市场上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的表现。
市值比较
【要点:科创50偏向大市值、科创100偏向中小市值】
科创50指数成份股在市值分布上偏向于大盘风格,市值平均数为439亿元、中位数为282亿元。科创50有约28%权重的成份股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而100亿元以下的成份股权重占比不到0.5%。
科创100指数成份股在市值分布上偏向于中小盘风格,市值平均数为127亿元、中位数为113亿元;从结构上来看,超过2/3权重的成份股,分布于100-500亿元市值区间,市值低于100亿元的成份股权重占比约31%。
行业分布
【要点:科创50行业高度集中、科创100行业分布相对均衡】
科创板企业主要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与A股其他板块形成错位互补。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成分股也主要分布于这些新兴产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100指数行业分布相较科创50更为均衡,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半导体(15%)、医疗器械(14%)和生物制品(10%),合计不到40%。
科创50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半导体行业权重就高达49%,其次是医疗器械(9%)和光伏设备(9%)。
主要成份股
【要点:科创50受少数高权重成分股影响较大】
科创50指数汇聚了科创头部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52%,指数表现受部分来自同一行业(如半导体行业)的高权重个股影响较大。
科创100指数成分股权重比较分散,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占比仅约22%,指数走势受个别成份股的影响较小。
风险收益特征比较
【要点:科创100走势弹性高于科创50】
从指数历史表现来看,科创50和科创100都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但科创50的弹性相对科创100指数较低。
从横向比较来看,科技成长风格鲜明的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波动率高于多数主流宽基指数。2020年以来,年化波动率分别达到27.8%和30.8%,远高于沪深300(17.9%)和中证500(18.0%)的年化波动率。从近年来的收益来看,科创50和科创100的回撤也大于沪深300和中证500。
综合对比
综合来看,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各自覆盖科创板的部分股票,两者的成份股是完全没有交集的。科创50指数的成份股市值更大,更聚焦于半导体行业,受个别权重成份股影响更大;而科创100指数以中小市值的成份股为主,行业分布更均衡。两者均为科技成长风格指数,走势弹性较高,但科创100波动率相对科创50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