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指100和标普500有什么区别?
我们之前介绍了纳斯达克100指数(下文简称“纳指100”)和标普500指数,有小伙伴问:“纳指100和标普500指数感觉都是很有名的美股指数,但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要投资,该选哪只呢?”
挑选指数通常会从市值特征、行业分布特征、成份股特征、风险收益特征等几个角度进行观察,这一期我们就与大家从这些角度比较纳指100和标普500,一起来了解这两个指数。
市值比较
纳指100的成份股以大市值股票为主;标普500的成份股市值分布则更为分散,覆盖到了部分小市值股票。如图1、图2所示:
两条指数都有较大权重分布在大市值股票上,市值在2000亿美元以上的成份股,在纳指100和标普500中的权重分别达到57%和51%。
虽然在标普500成份股中,市值落在100到300亿美元区间的个数最多(共计202只),但因小市值股票的权重都较小,这些成份股的合计权重占比仅约9%。
纳指100成份股市值均在100亿美元以上,而标普500成份股中有28只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下,合计权重占比0.55%。
行业分布比较
纳指100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标普500覆盖的行业更广,权重分布更为分散、均衡。
纳指100成份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权重占比高达61.05%,使得该指数更像是一条偏向于科技主题的指数。并且,纳指100按照编制规则没有纳入任何金融行业的成份股,而标普500中金融行业权重占比为10.64%。
虽然标普500中信息技术行业权重占比也高达38.06%,但其行业构成更为均衡,其中医疗保健、工业、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的占比,也均高于纳指100。正因为其行业覆盖面广、行业构成相对分散,它通常被认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美国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
成份股比较
标普500和纳指100成份股的重合度较高。截止2023年12月31日,纳指100有84只成份股同时被纳入了标普500,而这84只成份股在纳指100中权重占比高达94%,从这个角度来说,标普500几乎已把整条纳指100的成份股“收入囊中”了。
两条指数的前十大成份股中有8只是重合的,基本都被美国大市值科技巨头占据,如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特斯拉等。但标普500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远低于纳指100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因此标普500的表现受前这些大市值公司的影响会相对较小(见表1)。
风险收益特征比较
两条指数的历史走势相似,阶段性走向基本同涨同跌,但涨幅却差距不小。近十年间,纳指100上涨371.96%,标普500上涨158.90%,前者涨幅是后者的两倍还多(见图4)。
分别观察纳指100和标普500的长短期收益和风险指标(见表2),可以发现,两条指数都有高波动、高收益的特点,但纳指100的涨跌弹性比标普500高。纳指100近三年和近十年的累计收益均好于标普500指数,但其年化波动率与最大回撤也相对更大。
如何选择?
在了解两条指数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配置需要、风险偏好等进行选择。
所以,对于希望相对稳健一些获取美国市场长期平均收益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行业分布更加均衡的标普500。对于明确看好美股科技行业,能承担更高风险,并期望获得更高回报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纳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