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纵横股份发力的低空数字经济业务,是以无人机搭载相机、传感器等载荷设备,对地面实现遥感监控,为社会治理进行数据赋能。 ②在李小燕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仍会有一个周期。“最快的是低空数字经济,低空物流完全商业化大概至少需要5-6年,载人则至少需要8-10年。”
《科创板日报》4月11日讯(记者 黄修眉)在低空经济的热潮下,纵横股份作为国内“工业无人机第一股”,近期备受资本关注。纵横股份常务副总经理、董秘李小燕,近期也异常繁忙。
甫一见面,身着干练西装的李小燕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最近都在做路演,刚接完电话,下午还得赶回去路演。”纵横股份与其所代表的低空经济热度可见一斑。
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纵横股份鹏飞科技园内,李小燕与《科创板日报》记者分享了在低空数字经济领域布局的“纵横故事”,以及目前国内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等话题。
(图:纵横股份展厅;来源:《科创板日报》记者)
“公司成立于2010年,于2015年切入工业无人机赛道,再到如今选择深耕低空数字经济领域,离不开‘纵横基因’。”李小燕如此总结纵横股份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
纵横股份三名创始人均是“理工技术男”,董事长任斌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副总经理王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监事会主席陈鹏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元器件专业,三人构成一致行动人。
李小燕本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曾学习材料专业。据其介绍,纵横股份拥有200多名研发人员,根据无人机技术与结构,配备了飞控与导航系统、动力系统、飞机平台、气动结构、复合材料、软件开发等技术研发岗位,形成无人机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链条。
“纵横股份早期为‘大飞机’研发提供飞控验证平台,具有高超的飞控系统技术研发实力。”李小燕讲解到,2006年后,中国无人机行业进入了民用发展阶段,但其早期应用主要集中在航模、测绘等方面。
创业初期,纵横股份聚焦于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细分赛道,而后该公司选择切入工业无人机整机赛道。“这主要出于投资人对赛道前景的判断,以及公司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公司成立后,用了5年时间布局无人机自驾仪,而后又用了5年时间发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2015年,纵横股份推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20。同时,该公司还推出了新无人机、载荷以及软件应用,包括纯电动飞行的CW-10无人机,多元载荷的 CW-30无人机,作业范围更大的CW-100无人机等。
根据下游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纵横股份以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核心,已全面形成上百种针对细分行业需求的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内少数同时布局无人机研发、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航飞服务、培训服务的厂商。
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逐渐显现,不仅为国内上千家用户单位提供产品及服务,还覆盖了国内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防务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
发展方向:推进大型综合运营服务
纵横股份从上市时主要发展测绘系统与市场,逐步新拓展到如今的安防、应急、能源巡检、环保等应用场景,并最终根据飞测数据搭建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李小燕表示,这样的发展历程,代表着该公司的市场角色逐步从硬件商过渡到软件商,再转变到运营商。
“未来,纵横股份将成为无人机大型综合运营服务商,公司也将在低空数字经济,以及无人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域管理、网联系统等方面探索更多机会。”据李小燕介绍,该公司发力的低空数字经济业务,以无人机搭载相机、传感器等载荷设备,对地面实现遥感监控,可为社会治理进行数据赋能。
随着无人机的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催生出“无人化、网格化、智能化”的巡检应用体系,纵横股份推出新一代“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自动充电、异地部署、远程规划指挥、数据自动回传等功能。
无人值守系统发挥的应用价值不仅在于常态化飞测和监控。李小燕举例称,以纵横无人机常参与的救灾场景为例,如若当地能提前部署无人值守系统,并实现常态化监控,便可实时监测当地地质、水文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预测或预防部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李小燕表示,“过去,我们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测绘、巡检服务,以及无人机装备,现在则是无人值守系统,这也是纵横股份切入低空数字经济的具体方式。”
无人机值守系统背后,是一套纵横云管控与数据应用平台,主要应用于智慧电力、智慧矿山、智慧公路、智慧水利等场景。
“自产品发布以来,公司无人值守系统的订单增长很快,预计今年无人值守系统的销量将有望超过单机的销量。公司正积极在四川及国内部分地区打造样板市场试点,推进无人机大型综合运营服务业务发展。”李小燕称。
在鹏飞科技园的生产车间,纵横股份工作人员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了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该无人值守系统由无人机、机库两大部分构成,机库尺寸为3.2×2.6×1.6米,配备CW-15X无人机,机库内还配置“双工业空调+辅助加热”系统,以维持保持库内无人机长期存储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无人机作业后快速恢复适宜温度。
(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图源:纵横股份)
(CW-15X无人机,图源:纵横股份)
低空经济:适航与空域管理是关键
李小燕表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行业早期的“试点”“适航”密不可分。在无人机应用最终落地前,其技术、产品、场景、方案等都需要通过“试点”或“适航”进行验证。
“除低空数字经济外,低空经济还有另外两大应用场景,载人交通和低空物流。这两大场景应该是按照国际惯例——‘先货后人’。”李小燕称,“我国的无人机管理条例规定,25kg以上无人机飞行前需要适航,并按照载人机的标准,对研发设计、供应链核心系统、疲劳测试、安全可靠性、故障率等进行一系列测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市场潜力。而与适航相关的业务规则、低空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必备条件。
在李小燕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仍会有一个周期。“(发展)最快的或是低空数字经济。低空物流完全商业化大概至少需要5-6年,载人交通则至少需要8-10年,因为低空载人的核心问题在于‘安全系数足够高’,就像汽车量产上路前,一定要进行无数次的安全测试一样。”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纵横股份曾参与相关低空空域管理的可研探索。其中,纵横股份参与了“低空智联网安全管控与服务关键技术项目”等科研项目。
对于市场关心的纵横股份是否会涉及eVTOL产品,李小燕表示,通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在eVTOL领域已形成多类别飞行器系统、飞控与导航系统、航电、材料、结构、动力等相关技术积累,具备开展相关产品研发的人员团队与技术基础。“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积极论证相关业务的商业模式,探讨在时机成熟时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相关业务布局。”
李小燕也提到了eVTOL充分商业化前的一些阻碍因素:载人交通对产品的安全可靠要求高,目前技术成熟度还需要时间周期;受制于电池续航能力,目前多数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仅为20-30分钟,远远达不到人们理想的出行需求等。
对于目前公司是否有发展低空数字经济的具体项目与想法,李晓燕回应表示,该公司秉持开放态度,每天在于大量的潜在合作方、投资方沟通论证,试图探讨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不论是合作研发产品、合作投资成立基金,或与政府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则制定,都在可探讨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