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部破亿电影《沙丘2》中为何突然切换黑白场景?
2024-03-25 23:03 星期一
作者:黄淑君 责编:许若瑜
一次毫无退路的拍摄冒险,成就了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独到魅力。

截止全球最大影视数据库IMDB 3月21日数据,全球公映不到一个月的科幻史诗巨制大片《沙丘2》(Dune: Part Two)凭借IMDB 8.8/10的评分,空降IMDB实时Top 250电影榜20强,位居第14位。值得一提,该实时榜单是基于IMDB普通观众评分数据并结合特定算法计算所得,而《沙丘2》可谓该榜单难得一见的一部“新电影”,前30强电影上映时间基本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或千禧年前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沙丘2》得到了广泛好评和追捧。

image

IMDB实时Top 250电影榜20强(数据截至2024年3月21日)
图片来源:CultureCrave

事实上,票房的巨大成功也佐证了这一点。作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科幻大片,《沙丘2》是2024年第一部“破亿电影”,全球首映票房高达1.785亿美元,成为继去年《芭比》和《奥本海默》之后最卖座的电影。国际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高级媒介分析师Paul Dergarabedian指出,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就和同是电影制作人的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一样,他的名字本身就能激发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

诚然,丹尼斯·维伦纽瓦是目前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科幻导演”。从《降临》(2016)到《银翼杀手2049》(2018)再到《沙丘》系列电影(第一部于2021年上映),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及独到的艺术美学为当今科幻电影领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创造力。而《沙丘》系列电影,改编自美国科幻小说家费兰克·赫伯特(Franklin Herbert)所著、被公认为最难电影化的同名科幻史诗巨作,它的成功奠定了维伦纽瓦在科幻电影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

无论是前作聚焦于世界观铺垫陈述,还是此次第二部上演的“王子复仇记”,抛开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沙丘》系列电影的出彩之处仍是那令人无比震撼的视觉美学,维伦纽瓦也借着电影不断展现其在视觉美学层面的精准把握和自信。在第二部新作中,最具视觉冲击力之一的画面当属围绕哈克南母星Giedi Prime展开的故事场景。此时电影准备上演一段惊心动魄的角斗场对决戏,镜头瞬间切换成一种微妙的黑白视觉。

image

image

《沙丘2》中一段角斗场对决以黑白视觉呈现
图片来源:Screenrant

这一大胆的黑白视觉选择不仅再一次惊艳了屏幕前的观众,也展现出维伦纽瓦对《沙丘》世界的独到见解。根据维伦纽瓦接受美国电影媒体Moviefone采访时的说法,选择黑白视觉设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受到原著的启发。他谈到自己欣赏原著的一点是书中研究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所有的一切本质上都与生态系统有关。人类所发展的宗教、技术乃至生存方式和文化,我们就是所在环境中的产物。”维伦纽瓦接着道,“当想了解弗里曼人(沙丘星球原住民),你只需要看看沙漠(这一环境),它就会让你对原住民有所了解。”

基于此,维伦纽瓦在电影中透过用黑白镜头呈现哈克南母星的视觉语言,强化了书中这一理念。关于哈克南母星Giedi Prime,赫伯特在原著中着墨不多,但读者能了解到这是一个与自然脱节的世界。“所以我在想,如果(通过)光线或者阳光能让我们理解当地人的心智,将会非常有趣。”维伦纽瓦因此提出了黑白世界的概念:比起呈现出色彩,光反而扼杀了一切色彩,只剩一种非常怪异的黑白存在。

无疑,这一视觉语言直观地向观众解释了哈克南人的那股残暴天性,将这一星球原始的野兽派文化和蛮横的政治体制展露无遗。当然,极端的视觉语言也更加突出了第二部新出现的关键角色——哈克南男爵侄子菲德‧罗萨(Feyd-Rautha)的人物特征。在片中,这一由奥斯汀·巴特勒(Austin Butler)饰演的疯子角色是十足的虐待狂和施暴者。

image

image

通过怪异的黑白视觉语言,《沙丘2》中新角色菲德‧罗萨(Feyd-Rautha)的残暴与邪恶得以更好地体现
图片来源:Warner Bros.

维伦纽瓦对于黑白的设想是,“一种来自另一个外来世界的黑白、一种在电影中从未见过的阳光”,而且他希望通过这种诡异的黑白镜头,让观众立即感知到这是发生在哈克南母星Giedi Prime的故事。为了营造出符合维伦纽瓦所想的效果,电影摄影师Greig Fraser受启发后不断测试,最终提出了红外线拍摄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摄影师Greig Fraser也是如今电影界备受追捧的摄影导演之一,拍摄《沙丘》系列电影之前,已凭借诸如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科幻电视剧集《曼达洛人》第一季(2019)等作品展现其丰富的“科幻拍摄”经验。

实际的摄影方案是将电影拍摄所用的同一台Alexa LF拍摄机调整至“红外线”模式,即捕捉到人眼可见光谱以外的光线。Fraser表示,这种拍摄手法最终呈现的效果,基本等同于现今主流监控摄像头在漆黑环境中,基于红外光所捕获到的超高分辨率图像。“就像你可以在夜间从安全摄像头中看到景象,这是一种可怕的视觉画面,但(在电影中)这是在中午发生的场景。”根据Fraser对美国文娱媒体Vulture的分享,在角斗场这场戏中,对决者所在的场地、其身后的部分墙壁,以及竞技场的某些部分(包括哈克南男爵的豪华包厢)都是布景的,而其余大部分场景如片中数千名“临时演员”都是数字制作。

image

image

image

电影《沙丘2》剧照
图片来源:Warner Bros.

选择红外光获得黑白视觉效果不仅是大胆的,也是毫无退路的,因为这种拍摄手法意味着画面无法通过后期制作进行重新上色。但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毫无疑问,这次冒险最终为《沙丘2》献上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电影中数一数二极具震撼感的场景。这正是维伦纽瓦的魅力,他在《沙丘》系列电影中所表现出的独到艺术视觉,单从这一病态而怪异的黑白视觉语言,就能让观众“看到了”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展现哈克南母星社会本质的更多内容。

题图说明:电影《沙丘2》剧照
题图来源:Warner Bros.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108.6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