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融合”,2023年度氛围关键词。
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上的突破,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创新都是推动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动力;融合意味着将不同的元素、概念、技术或领域结合在一起,在多元交流中诞生新的行业风向。今年的年度盘点将从创新与融合两方面出发,回溯过往一年中品见频道关注的九个领域的整体发展,同时关注创新元素和融合纽带如何点亮2023年消费者对生活的热忱。
(更多阅读:2023“生活+”年度回顾——创新元素与融合纽带交织,点亮生活的热忱之光(上))
品见2023“生活+”年度回顾细目
· 服装配饰
· 珠宝腕表
· 美妆个护
· 旅游出行
· 家居生活
· 食品餐饮
· 运动健康
· 消费电子
· 文化艺术
注:本文公布为加粗项,以下各项分类不分排名先后
食品餐饮
行业观察
2023年受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影响,食品饮料生产商面临原材料价格上升,消费者也不得不接受由此引发的生活成本持续上涨。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已经开始改变消费模式,在降低购买频率的同时也将目光转向了更平价的产品。当然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保持着对品质的追求,英国家用工具连锁零售商I.T.S 营销经理Adam Cohen称,“尽管减少了(食品饮料方面的)支出,但他们仍然想要优质产品”。
另外,受饮食习惯变化影响,全球肥胖率迅速攀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营养学家Dana Hunnes博士表示,“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正在经历一种营养转变,他们从历史上健康的饮食模式(以植物为基础的主食)转变为充斥着高度加工食品和更多动物性食品的饮食模式”。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范围内因肥胖引发的额外医疗保健费用可能高达4万亿美元,且肥胖将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基于该现状,行业正在加大研发以推出更健康的产品,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健康食物的需求也正在上升。
图片来源:online.jwu.edu
趋势总结一|即饮酒精饮料的高端化创新
即饮酒精饮料在经历高速发展期后已于2023年放缓增长速度,市场调研公司IWSR去年对即饮酒精饮料研究后发现,10个主要市场(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日本、墨西哥、南非、英国和美国)对该行业的增长预期已经降低,行业的创新步伐也在放缓,从2021年推出了3000多种即饮酒精饮料产品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00种左右。但行业仍然存在新的增长点——高端化产品方向的创新,如高端产品形式、功能性成分的引入可以带来新的发展。
趋势总结二|茶基底饮品市场蓬勃发展
出于健康考量以及茶饮的温和性质,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茶及茶基底饮料,以代替苏打水、果汁等含糖饮料以及咖啡类提神饮品。乐观的发展态势在带火一大片曾经因为茶饮坐“冷板凳”的品牌的同时,也刺激着饮品品牌及相关企业在该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康普茶、南非路易波士茶、马黛茶等以往小众的茶类饮品正在加速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硬茶(含酒精茶饮)等茶+其他品类的融合茶产品从销售额到交易量都正在快速增长。
美国咖啡和甜甜圈公司Dunkin’推出的Spiked Iced Teas硬茶类产品
图片来源:Dunkin
趋势总结三|主题餐厅提供超越美食的体验
不合格的食品和陈旧的概念曾经是制约主题餐厅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今随着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越发强烈,以及主题餐厅自身在品质与服务上均进行着升级,主题餐厅在2023年再次成为餐饮界的热门趋势。全新打造的主题餐厅不再浮于表面,而是与主题深度绑定,灵感来源于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主题餐厅在菜单与菜品上均完美呼应小说并在形式上突出冒险主题;流媒体平台Netflix开设的主题快闪餐厅NETFLIX BITES将平台标志性元素与火爆的美食节目带进现实,在新时代新语境之下,实现就餐与体验深度融合的主题餐厅提供了超出期待的全方位美食体验。
NETFLIX BITES推出的甜点从《菜鸟烘焙大赛》节目中汲取了灵感
图片来源:variety.com
趋势总结四|中国餐饮行业走向性价比时代
在全球消费者追求低价与高品质的浪潮下,中国消费者也不例外,《2023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中提及,“人们的消费没有降低,只是选择更明智。这个趋势不是简单的反物质消费,而是尝试掌握消费自主权,不被物质主义捆绑,自主定义选择方向”。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也正在改变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运作模式,以往动辄30元一杯的奶茶已经消失不见,食品饮料行业的商家正开启创新销售模式以唤回消费者,低于10元的省钱单品,如9.9元的咖啡喝奶茶成为了订单增长的“利器”,餐饮企业推出的剩菜盲盒(将当天没卖完的餐品打包成盒低价打折出售)也大受欢迎,中国的餐饮行业已经走向性价比时代。
瑞幸、奈雪的茶推出的9.9元饮品券
图片来源:瑞幸(左)、奈雪的茶(右)
运动健康
行业观察
大众对健康的诉求于2023年登上新台阶,普拉提、徒步、跑步等多种运动方式都在2023年收获了广大受众。大家对健身的重视与热情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旅行或者是休养期间,越来越多人也开始保持运动的习惯,也正因此,私人游艇增设了健身房,度假酒店也推出各类与运动健身相关的活动。另外,大众对健身的热情也带动了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仅在中国市场,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厚增介绍,2023年中国运动营养市场预估市场份额达60亿元。
中国的体育赛事在2023年也集体回归,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等国际赛事先后举办;城市马拉松、端午龙舟赛也在各个城市亮相且参赛者数量甚多;“村超”(在乡村举办的足球比赛)和“村BA”(在乡村举办的篮球比赛)等赛事火爆出圈。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场外品牌区域
图片来源:上海劳力士大师赛
趋势总结一|女性体育赛事迎来新发展机会
女性体育赛事收视率近年来节节攀升,2023年的女足世界杯吸引了多达20亿观众观看,WMBA(美国职业女子篮球联赛)、英格兰足球协会女子超级联赛等赛事的关注人数出现了明显增长。不断增长的收视率与上座率意味着女子体育的商业潜力正在逐渐被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指出,越来越多的女子赛事在主体育场举办,女子足球、篮球、板球、排球、橄榄球、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等运动的收入持续大幅增长。
在2023年,女子俱乐部的合作机会在不断增加,曼城女足启用婴儿用品品牌Joie为英格兰女足超级联赛俱乐部的首个球场冠名权赞助商,阿森纳女足与阿迪达斯和斯特拉麦卡特尼 (Stella McCartney)合作,首次推出了与男足不同的客场球衣,女子赛事正迎来新的、独特的赞助机会。与此同时,女子赛事机构也在打造着极具创意的售票计划和球迷活动,如打造球迷村、设置现场音乐与娱乐区等,力求带来不同于男性体育赛事的体验。
2023女足世界杯现场
图片来源:sports.cctv.com
趋势总结二|免费健身方式受到追捧
2023年以来,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健身理念转变,传统健身房的发展之路尤为艰难,国内外多家健身房都遭遇闭店危机,与此同时,免费的健身场所和健身教练受到欢迎。Silent Walks(安静步行)、citywalk(城市漫步)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词汇,骑行、徒步、爬山也风靡一时,户外空间成为传统健身房的平替。习惯制定健身计划的健身人士将目光转向AI,或是直接通过聊天机器人ChatGPT寻求锻炼计划,或是依托于集成AI技术的健身平台,让AI教练提供健身指导。
健身软件Keep上的AI指导课
图片来源:zhidx.com
趋势总结三|体育赛事助力体旅融合新发展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滑雪一时成为热门运动,从运动场馆的增加、专业培训机构的加入,到滑雪装备消费市场的火热发展均可以看出,滑雪运动正在面向越来越广大的消费群体。与此同时,一直带有小众标签的马术运动也在逐渐升温,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线上购买马术产品的消费群体规模明显扩大,马术手套、马术头盔等相关产品的销量均明显增长。
一方面小众运动走向大众,另一方面, 偶然出圈的乡村体育赛事也正在为构建体旅融合添砖加瓦。2023年5月至7月在贵州开展的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吸引全国各地上百万人次到场观战,截至7月20日,榕江县今年累计接待游客250.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新疆“阿图什杯”全疆足球邀请赛决赛现场也有上万名现场观众,当地酒店经营者周文荣反馈,比赛期间酒店房间入住率远超平时。
观众在“村超”现场观赛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消费电子
行业观察
鉴于宏观经济挑战,以及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已经到达饱和状态,因此2023年行业的整体发展依然不算乐观。市场调研机构GfK数据显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下降了8%。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至11.7亿部,触达10年来最低点,上半年行业整体表现惨淡,下半年苹果、华为、小米、Google等新机的亮相引发了久违的购机潮,第四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2022年增长了8.5%,行业的低迷状态迎来好转。
整体下滑的市场也依然存在亮点,家庭音频相关设备(家庭中音响系统、扬声器等与音频相关的设备)的销售增长明显。此外,消费者对更新换代的需求,以及新兴市场的扩张也推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包括耳机、智能手表等)在2023年保持增长。包含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健康电子产品品类一直在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健康类电子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此类产品也在不断拓展着功能性。
图片来源:苹果
趋势总结一|AI开启产品创新周期
2023年第一季度震撼亮相的GPT-4大模型彰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想象,紧跟未来风口的消费电子产业在自研AI大模型的同时,也迅速开始推进AI大模型在移动终端的轻量化部署。智能手机、电脑领域的各大厂商纷纷在下半年公布了在AI大模型方面的成果及进展,2023年底,谷歌Pixel8 Pro的亮相预示着首款搭载AI大模型的手机已经问世。消费电子行业的更新换代非常依赖技术层面的革新,从2023年底行业销量增长的态势看,AI大模型有望成为引领行业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图片来源:ebsedu.org
趋势总结二|“中国制造”实现高端化出海
GfK 2023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出海洞察报告》提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的出海方式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转变,实现了从代工贴牌到品质为先的自主品牌的跨越。从数码配件、智能手机到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智能电动牙刷等,活跃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中国制造产品已经是具有研发能力的品牌产品,且从产品到消费客群均已经向高端化迈进。
科沃斯亮相2023国际产业合作大会(新加坡)暨中国机电产品品牌展览会
图片来源:科沃斯
趋势总结三|与汽车产业走向跨界融合
在跨界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下,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与新能源汽车正在向深度融合迈进。不同于过往车企基于手机系统定制车机系统的操作模式,2023年汽车品牌开始联手手机品牌打造更智能化、与手机协同性更强的车机系统。蔚来推出首款手机NIO Phone,以打造为车主设计的、可以完全取代汽车钥匙与功能键的智能手机;吉利集团收购手机厂商魅族科技,全新车机系统打通了手机、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界限,使旗下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更进一步;华为也推出车机系统HUAWEI HiCar 4.0,可以实现车机之间的极速连接和无缝流转。融合之下的汽车产业正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文化艺术
行业观察
2023年,艺术展览再次回归亚洲且呈现多中心趋势,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东京现代艺术博览会、首尔弗里兹艺博会等先后亮相。根据艺术品网站雅昌艺术网统计,在拍卖场上,全球拍场中共有89件拍品成交价格突破“亿元”大关,相较2022年的116件显著减少,从亿元拍品的种类来看,现当代艺术品表现最好,共有66件,单一私人珍藏精品、古董汽车、瑰丽珠宝品类在亿元拍品中也占据了多个席位。
在电影行业,2023年北美电影市场凭借90亿美元的全年票房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549.15亿元,其中国产电影贡献了超过80%的票房。在全球范围内,怀旧风格的电影成为了市场的“强心剂”,从《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到《芭比》,上世纪极为流行的IP形象在亮相大银幕后收获了大量票房与好评。在中国市场,2023年文娱产业最明显的特点是各类演出不断,供给需求均非常旺盛,仅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其中仅演唱会、音乐会的观演人次就达到1145万。
趋势总结一|新世代藏家引领收藏新方向
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与瑞银(UBS)联合发布的《2023年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中指出,千禧一代和Z世代正在收藏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年轻的藏家也展现出新的收藏视角,装置艺术、摄影、电影、视频艺术等新兴品类正在吸引他们的目光,相较于X世代所追求的纸上艺术,年轻藏家的新视野也正引导行业将目光投向更具创新性的作品。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现场
图片来源:苏富比
趋势总结二|电影《芭比》重新定义了“少女”
女孩晚餐、女孩饰品、番茄女孩(田园着装风格的女孩)等一切与女孩相关的话题,都伴随2023年电影《芭比》的热映而走向高潮,电影颂扬着女性力量,同时也带领观众们重温了少女时期的感觉。与此同时,少女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解读,少女并不等于某个特定年龄的女性,而是象征着快乐随心的状态,按照英国生活方式杂志Dazed作者Jess Bacon的说法,任何年龄的女性在经历忙碌、艰难的生活时都可以通过追求快乐和放松感重回少女时期。
电影《芭比》
图片来源:华纳兄弟
趋势总结三|游戏影视化进入好时刻
游戏影视化改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2023年已有约30年历史,然而相关作品在票房或口碑上一直反响平平,2018年以后的作品才较之过去有所起色。2023年,随着《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最后生还者》《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等多部影视改编作品在获得流量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赞誉,该行业终于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刻”。虽然经影视化改编的游戏IP并不是全新爆款游戏,但是今年行业成功找到了适合改编的游戏人物及故事,也选择了本身就是游戏爱好者的团队进行影视化改编,全新的改编方式为整个行业找到了正确道路。
《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
图片来源:Nintendo
趋势总结四|泰勒斯威夫特创造全新经济现象
2023年年末,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成为首个因演艺事业成功而被《时代周刊》(TIME)评为年度人物的演艺界人,《时代周刊》表示,“泰勒·斯威夫特实现了一种核聚变:将艺术和商业结合在一起,释放出历史性的力量”。自2023年3月泰勒·斯威夫特开启“Eras Tour”巡回演唱会以来,该巡演获得了破纪录的成功,成为了首个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巡回演唱会,并且创造了“斯威夫特经济学”现象,带动了演出所在地的餐饮、酒店和旅游等行业销售额的大幅提升。市场研究公司QuestionPro预计巡演会为美国带动50亿美元的消费者支出。
图片来源:Madelyn McManus/TH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