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债务的风险高点已过,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整体问题债务的处理已进入收尾阶段。
一、湘潭近年的债务管控成效明显
1.1 城投有息负债规模稳步下行,债务负担有所减轻
随着2018年以来,湘潭市系列化债举措的推进,湘潭市城投有息负债规模自2018年起一路下行,从2018年的1420亿元,降至2022年末的1261亿元,压降规模159亿元,降幅达11.2%。
除了城投有息债务绝对规模的压降,湘潭市城投整体的债务负担也在减轻,湘潭市内13家城投平台(已剔除3家子平台)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也明显呈下行态势,平均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43.94%下降到了2022年的42.18%,下降了1.8个百分点。
1.2 债务结构显著改善
湘潭市债务短期化现象有所改善,银行融资占比逐年走高,非标融资占比不断被压降,湘潭市债务结构有明显改善。债务期限结构方面,湘潭市城投有息债务整体偏长期,近五年短期有息负债占比均值不超过30%,并且近年来整体呈现先升后降态势,截止2022年末,湘潭市短期有息负债占比仅22.38%。
融资结构方面,2018-2022年间,湘潭市城投银行融资占比明显走高,由2018年的占比45.23%走高至2022年末的69.65%,占比提升了24.4个百分点;而债券融资占比则由于湘潭市城投债市场情绪较弱,明显走低,截止2022年末,债券融资占比仅17.80%;此外,高成本的非标融资占比也有明显改善,已下降到了12.54%的水平,将明显改善湘潭市的融资成本。
1.3 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湘潭市城投债务平均融资成本已降至6%左右,压降了1.1个百分点。融资成本方面,我们利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债务总额”来大致预估湘潭市城投平台的平均融资成本,可以看到2018年-2022年,融资成本整体呈走低态势,截止2022年末,平均融资成本已压降至6%左右,相比2018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湘潭市融资贵的现象有明显改善。
1.4 城投债发行端有所改善
湘潭市城投债一级发行情况在2022年有所好转,但净融资仍持续为负,市场情绪仍待修复。2018年以来,湘潭市城投债市场就陷入了低迷状态,一级发行规模逐年走低,2020年和2021年全市仅发行了39.12亿元和18.65亿元的城投债;而2022年发行有所回暖,全市发行了54.81亿元信用债,主要是昭山经建、湘潭九华经建、湘乡东山投资、湘潭交通等平台在发债。
从净融资的角度来看,自2018年起,湘潭市城投债就持续处于融资净流出状态,2022年虽发行有所改善,但并未实现扭负为正;但2023年截至8月23日,湘潭市净融资由负转正为6.90亿元,市场情绪有所修复。
其中,九华经开区下辖的湘潭九华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也是在债务逐步化解的背景下,时隔三年成功在2022年6月和8月发行“22湘潭九华PPN001”、“22九华01”,规模分别为9.0亿元和4.16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6.6%和6.0%。
二、湘潭市城投债还有哪些?
截止2023年8月23日,湘潭市目前有14家城投平台仍有存续债34只,余额合计221.55亿元,主要是湘潭九华经建、昭山经建、湘潭高新集团、振湘国资等平台存续债规模较大,分别有46.47亿元、27.80亿元、36.60亿元和33.00亿元。
分区域来看,湘潭市目前存续债多属于湘潭市级、九华示范区、湘潭高新区、昭山示范区等区域平台,存续债规模分别为63.00亿元、46.47亿元、39.6亿元和27.8亿元;分债项隐含评级来看,湘潭市存续债的整体评级分布都比较低,主要分布在AA-级、A-级等低评级;分估值来看,湘潭存续债估值多在6%以上,从估值层面来看,市场情绪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未来到期/回售情况方面,湘潭存续债的期限都不是很长,到期/回售高峰期在2023年8月底至年末和2024年下半年,2023年年内将有39.5亿元债券到期/回售,24年全年有67.31亿元债券到期/回售。
三、未来湘潭怎么看?
湘潭市的债务问题一直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经过近年来的多途径债务化解,韶山市与岳塘区于2019年退出风险预警防控地区,2021年湘乡市退出风险预警防控地区,湘潭市和九华经开区的城投有息负债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压减。并且,在2018年至今的化债之路上,我们也看到了湘潭市政府层面对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态度,以及积极改善区域融资环境的决心,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债务的风险高点已过,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整体问题债务的处理已进入收尾阶段。
未来,湘潭市和九华经开区的发展重点仍是依托于长株潭一体化战略,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是区域化债的根本力量,长株潭一体化带来产业导入,提供新的经济点,将是其高质量的化债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