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智能手机缘何被变成“窃听器”?
①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存在引发失泄密的可能性; ②人工智能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隐患。
财联社10月12日讯,据国家安全部消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网络失泄密情况日益增多,侵害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网络监听、攻击、窃密活动愈演愈烈。
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存在引发失泄密的可能性。这些风险隐患,不仅与个人信息安全息息相关,更攸关国家安全和利益。
智能手机竟成“窃听器”?
当今时代,智能手机不再只是一部通讯工具,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手机内重要信息数据被窃取,还有可能变成移动“窃听器”,持续录制并向外传输周边声音或图像。使用智能手机,需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带入涉密场所,避免传递敏感内容,以免造成失泄密隐患。
网络社交的隐性风险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社交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社交软件上分享日常生活、工作感想时,一些不经意间的不当操作,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特别是涉密工作人员,更应注意社交软件的隐性风险,避免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关注的目标。
人工智能潜藏的隐患
人工智能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隐患。个人数据过度采集、大数据挖掘分析、深度伪造技术滥用等,都可能威胁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国家安全。
网络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时代,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提升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依法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我要评论
反馈意见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评论(5)
Justing_202年前 · 江苏
抖音,最大的用户窃听APP

回复1条回复
渙化好色2年前 · 山东
互联互通时代无隐私!除非你连当个韭菜都不够级!!😏 😢

回复0条回复
cls-15915082年前 · 四川
回到大哥大时代?

回复0条回复
cls-18720652年前 · 上海
支持封禁抖音

回复0条回复
要闻
股市
05-07 12:59 星期三
05-07 09:38 星期三
05-07 07:34 星期三
05-07 03:48 星期三
05-07 08:09 星期三
05-07 12:42 星期三
05-07 07:41 星期三
05-07 12:17 星期三
05-07 11:19 星期三
05-07 10:33 星期三
关联话题
2.21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