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自述遭遇电信诈骗:骗术逼真 差点上当
从劳东燕所了解的电诈案件来看,如果犯罪分子拿到受骗人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的视频,基本上受骗人银行账户里的钱,对方就能如入无人之境那般转走。
“对于电信诈骗,现在几乎就只能依靠屏蔽与拒绝接听的方式。诈骗情境设定得越来越逼真,一接听就很容易掉到圈套里。”10月3日,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自述自己接到电信诈骗电话的经历,“骗术层出不穷,真有防不胜防的感觉。差一点成为电诈事件的当事人。”
劳东燕讲述,自己在10月1日接到电话,对方声称是电信服务商的工作人员,说她名下另外有个手机号,一直向加拿大公民发送虚假广告,如果她不申诉并获取警方的立案报告的话,就要断掉她当前在本地办理的手机电信服务。
为取得劳东燕的信任,对方在电话里报了自己的姓名、工号还有处理该事项的文件号,之后说给她转接广州公安局的电话。随后,有一位自称是广州市公安局民警的男子声称要给她做笔录,按规定要录音录像,还与她确认是否是在单独的房间,房间里有无他人,并要求她开摄像头。劳东燕越听越狐疑,觉得应该是诈骗电话,把电话挂掉了。
劳东燕事后回想,找了心理学博士被骗的事件新闻来看,发现骗局的前奏几乎与她遇到的一样,即声称名下有其他手机号发送违法犯罪的信息,除非能证明清白,不然就要切断当地的电信服务,所以由海外的运营商转接国内的警方。而所谓“警官”的问话方式也同样,总是让受骗人重复他提示的内容。
从劳东燕所了解的电诈案件来看,如果犯罪分子拿到受骗人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的视频,基本上受骗人银行账户里的钱,对方就能如入无人之境那般转走。去年发生过好几起这样的案件,诈骗分子利用银行人脸识别系统的漏洞,同时截获了手机的验证码,转走被害人账户里的存款。
劳东燕讲述,“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骗,包括自认为警惕心高的;到现在为止没被骗,只是还未遇到能让你进圈套的骗局罢了。人比较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断力,以为被骗的人就是傻白甜,这也是一种认知偏差。”
我要评论
反馈意见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评论(17)
瓜片2年前 · 北京
这种电话的通话形式是典型的诈骗,只能说清华刑法学教授见识的太少。

回复1条回复
cls-15099732年前 · 安徽
还是太嫩了,广东公安要找你片警肯定上门了

回复0条回复
zysd_8892年前 · 黑龙江
刑法远远的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回复0条回复
cls-15955612年前 · 山东
智商高不一定社会阅历丰富

回复0条回复
cls-15819482年前 · 山西
法学教授如此,老百姓又能如何

回复0条回复
上班摸鱼2年前 · 广东
所以,被骗和学历高低无关😛

回复0条回复
cls-13301712年前 · 广东
没钱,骗子根本不会找上门🙂

回复0条回复
cls-13870562年前 · 北京
我不会被骗,因为我连我自己都不信!

回复0条回复
文叔2年前 · 浙江
减少贪欲,提高认知,不明的不理会,这辈子也不会被电诈骗到😎 😎

回复1条回复
琦222年前 · 陕西
你这教授智商堪忧

回复0条回复
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2年前 · 四川
提高警惕,下载国家反诈app,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警惕性,不要相信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和陷阱。

回复0条回复
What Colour2年前 · 广东
只能说清华不过如此。真的有问题都直接上门核实了,谁会打电话,要是真的有事岂不是打草惊蛇叫骗子赶紧走吗

回复0条回复
老公早安宝贝2年前 · 湖南
刑法学的竟然不知道公安办案的流程?😕 😕

回复0条回复
cls-13916502年前 · 广东
智商堪忧

回复0条回复
淡泊2年前 · 广东
不被骗的方法就是不接听电话或者接听了第一句就挂机,没办法骗局、圈套无处不在!

回复0条回复
要闻
股市
05-06 06:15 星期二
05-06 05:41 星期二
05-06 06:58 星期二
05-06 05:31 星期二
05-06 04:54 星期二
05-06 03:28 星期二
05-06 03:29 星期二
05-06 05:20 星期二
05-06 00:02 星期二
05-06 00:36 星期二
关联话题
28.5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