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对标国际赛事标准,首届“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落幕。
9月10日,2023光明“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总决赛(CTJ-C400)在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李一芃、邵越涵分获10岁组(U10)男女单打冠军,贺贤德、吴佳乐分获12岁组(U12)男女单打冠军,沈孜齐、王思淇分获14岁组(U14)男女单打冠军。
作为大师赛团队首次举办的面向青少年人群的网球赛事,本次大赛充分对标国际赛事标准,场地、裁判、竞赛流程、赛事服务及保障都具有较高规格,为选手带来专业的竞赛体验。U14组别的男单冠军沈孜齐表示,“比赛一场连着一场效率很高,自己也从一整天的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大赛当天,“2023通向劳力士大师赛之路”国际网球挑战赛上海站决赛也于旗忠网球中心同步进行,参赛选手在比赛同时也得以提前感受国际赛事的氛围。久事赛事组织方特别提及:“我们跟紧着国际赛事的保障体系在保障小选手们的赛事体验,让他们了解到,今后参加国际比赛时,他们会面临怎样的环境,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青少年网球积分赛的初衷。”
除了专业的竞赛体验外,本次大赛还特别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更多与国际大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U14、U12组别的前四名选手将获得上海久事网球队的试训机会,U14组别的男、女冠军也将成为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球童。此外,本次大赛还携手国内唯一被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和AIRC(美国国际招生协会)授权的选拔机构——未来星球,提供“体育+教育”的专业服务,增进国际体育人才交流,为中国拥有网球特长的有志青少年提供赴美深造和获取奖学金的机会。
2023光明“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联动久事体育旗下各类网球资源,为“未来大师”们的晋级冠军之路保驾护航。顶尖的赛事资源和比赛条件吸引了47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虽然是大师赛团队首次举办的青少年网球赛事,但是选手及家长互相之间已是旧识。U10组女单冠军邵越涵、亚军李梓琪就在受访中表示,两人多次在不同的赛场上以对手身份切磋,彼此之间既是对手也是朋友。而许多选手家长谈及其他参赛选手也都如数家珍,U14组选手张怡茗的爸爸谈到,与对方选手沈佳妮早已认识,两人也是从小就开始对抗比赛,在网球比赛中一同成长。
近年来,中国不断引入国际高级别的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覆盖多个年龄层的全国级、省级、地市级等多级别青少年网球赛事,为很多年纪尚小的网球运动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赛机会。在本次参赛的选手之中,有不少人从四五岁就开始进行系统性网球训练,并且至今已经经历过多场赛事磨砺。U14组别的男单冠军沈孜齐截至本场总决赛,他今年已经参加了全国性的、上海市级的多项CTJ积分赛。CTJ积分赛,全称为中国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系列赛(英文简称“CTJ-Tour”),该项赛事于2019年推出,是完善全国青少年网球竞赛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内知名的“郑洁杯”、“耐克杯”、U系列等诸多青少年网球赛事,都归属于CTJ积分体系。
本次大赛属于CTJ积分赛中的C类赛事,在赛事中取得一定名次的选手将获得对应的CTJ积分,对选手的职业网球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作用。参与CTJ积分赛的网球运动员根据积分高低得到相应的CTJ排名,该排名将成为选手未来参加CTJ积分赛入围、网球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各级国家青少年网球队运动员选拔、代表国家参加各类青少年网球赛事运动员选派的最重要依据。
中国青少年网球赛事遍地开花,许多选手也表示多样化的网球赛事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竞赛体验。U10组男单冠军李一芃说道:“我感觉这场比赛就是自己打得很开,没有顾虑了。”也有选手表示,参加比赛帮助他们克服了技术和心理上的难关。U12组女单选手李佳表示,自己过往比赛经常会出现心理层面的紧张感,且很难克服这个问题,在多次比赛磨练后,“现在稍微好一点了”。此外,通过参加网球比赛,选手更掌握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U12组男单选手文嘉豪就在赛后安慰对手道:“输了一场比赛并没有什么,下一次可以继续打。”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让孩子参加各类网球比赛对其意志品格的培养十分重要。U10组男单选手蒋宇韬的爸爸认为,网球比赛需要孩子有坚持的精神、心态调节的能力,同时能让孩子学会如何看待一些分数上的争议。U10组女单选手朱思媛的爸爸也提到,孩子需要学会怎么比赛,目前全国很多青少年网球赛事都采用信任制(一种没有裁判员执法的比赛方法),选手需要自己计分,同时也要承担计分失误的后果。部分家长还提到,孩子在参加比赛后,渐渐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输赢。U10组女单选手吕东烨的妈妈就表示,孩子哪怕输了比赛也不会很沮丧,她能安慰自己“虽然输了比赛,但至少拿到了亚军”。
而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也认为目前的青少年网球比赛竞争激烈,中国职业网球选手走向国际赛场也很难。U10组女单选手朱茜语的爸爸认为,中国的青少年网球比赛中,10岁、12岁年龄段的比赛竞争最为激烈,而到了14岁以上,大部分选手会因为难出好成绩而放弃训练,同时,家长也倾向于为孩子选一条更稳健的考学之路。此外,大部分家长并未要求孩子以网球为职业目标。家长纷纷表示,中国网球竞争压力很大,顶尖的职业选手凤毛麟角,更希望孩子能培养爱好、磨练意志、增强体质。
作为网球赛事承办方,久事体育深知网球职业道路的艰难,但同时也在努力提供有益选手未来发展的活动。多年来,久事体育面向青少年开展了“大师面对面”、球童选拔等网球体验活动,此番首次举办CTJ积分体系下的青少年网球系列赛事,不仅为完善全国青少年网球竞赛体系作出贡献,更是久事体育助力网球人才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举措。U12组别的参赛选手文嘉豪提到,自己此前报名参加并成功通过了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正赛的球童选拔。双重身份为选手带来双重体验,更帮助青少年网球选手深入了解并近距离接触国际网球赛事,对中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球类运动产业的市场环境十分活跃,大众参与专业网球培训的意识愈渐强烈。“球类运动的市场氛围越来越好了,”U10组女单选手朱茜语的爸爸提到,“在北上广这些城市,网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球产业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球员训练与培养,以及国际网球赛事开展等多方面发展向好。“我觉得这两年国内的网球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在我心里不亚于国外,”U10组男单选手蒋宇韬的爸爸回答道,“包括今天比赛的场地同时也是大师赛的场地,挑战赛上海站今天也在这个场地举办决赛,中国职业选手张之臻就在同一片网球场上训练,比赛氛围非常好。”
一方面,中国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网球赛事的场地、设施、器材等基础条件的更新换代为各阶段选手提供了更优越的训练和比赛条件。本次2023光明“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以及随后将与大师赛同期举办的ITF国际青少年(U18)网球巡回赛上海站青少年J100,都在旗忠网球中心举办,与本次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使用同样的场地。久事赛事的组织方表示,希望能够让小选手们有机会感受到网球大师们曾经比赛过的场地,这对小选手来说也有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的网球培训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为中国年轻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夯实基础。2022年,中国网球协会更推出“青苗计划”,规范青少年网球俱乐部培训市场,为中国青少年网球培训提供一份保障。久事赛事的组织方介绍道:“网球经济在上海一直运作得很好,从网球的基础教育到青少年培训,再到成人网球培训,上海一直不缺少网球培训市场。”
参赛选手家长也表示,目前面向青少年的网球培训已经较为完备。此次参赛的选手分别接受来自特色网球学校、业余体育学校、俱乐部的网球培训,各方培养的选手都有机会参与到网球赛事中。同时,网球培训机构及学校更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利用课余时间为选手安排训练计划,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
此外,中国举办了诸多包括WTA、ATP赛事在内的国际网球赛事,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网球选手参赛,更提高了中国网球赛事的知名度。U10组女单选手朱茜语的家长认为,现在中国举办的网球赛事越来越多,中国的网球选手排名越来越高,这都说明中国网球赛事已经有了一定的权重基础。
今年7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恢复线下体育赛事。作为全面恢复后的第一场劳力士大师赛,久事赛事组织方承诺将保持原有的服务高度,为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赛事组织方表达了对中国网球赛事的愿景,希望今后能够形成“金字塔式”的赛事承办体系,“从最底层的青少年比赛到ITF比赛,从M15挑战赛到大师杯,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为更多年轻的网球选手提供机会”。
近期举行的青少年赛网球积分系列赛、挑战赛上海站等多项赛事既是“金字塔式赛事承办体系”的践行,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挥出了有力的一拍。超豪华参赛选手阵容更提前预告了本次大赛的精彩程度,包括阿尔卡拉斯、梅德维德夫、鲁内、鲁德在内的诸多网坛名将悉数参赛,世界前十将齐聚旗忠网球中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网坛新星张之臻、吴易昺和商竣程也将踏上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赛场,并有望为中国男单创造新的历史。
10月2日至15日,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将于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开赛。伴随着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全新升级,本次大赛将首次带来覆盖国庆黄金周且为期两周的超级赛事体验。对此,青少年赛网球积分系列赛的参赛选手及家长纷纷表示期待,部分家长更将带领孩子共同前往大师赛现场,为喜欢的球员助阵。阔别三年、升级回归,本次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也将为广大球迷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网球赛事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