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室内设计之“美”的秘密。
为什么有的设计看似简单,却能俘获人心;有的挖空心思,却被称“辣眼睛”?为什么有的房子明明好看,却无法久留;有的平平无奇,却让人挪不开步?大众眼中的美,背后其实都是设计师的良苦用心。她用科学的方式,揭示室内设计之“美”的秘密。她是室内设计师杨琴月。
杨琴月做室内设计11年了。三年的酒店设计和大型办公场所设计的经历,给了她视野和功底上的双重积累。总结多年设计经验,她只想说一句话:“‘美’是一件非常科学的事。”
采光几乎是所有业主关心的重点。作为设计师,不仅要考虑采光是否充足,还要考虑到四季变化,早、中、晚的不同光影,乃至光照进房间后,所形成的不同景观。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世界级大师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从正门看过去是一颗松树,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建筑与大自然的互动,是一种内外和谐的美。”
她在做设计时,也常常通过灯光的运用和空间结构的改造,将原本晦暗的房间变得通透、明亮,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
“色彩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杨琴月说。活泼的人比较适合多样的、夸张的色彩。互补色、撞色的丰富运用,会让整个房间充满活力。如果业主性格安静,或者希望得到充分放松,用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性格稳重的她,更青睐安静的色彩搭配。她喜欢的用色比例为1:3:7,“7”是环境的主体色,“3”是大型家具、窗帘的颜色,“1”则是局部活泼的跳色。在每个色系当中,可以通过深浅对比增加丰富性。忙碌的人回到家中,一天的疲惫被无声地卸去,世界仿佛都安静了。
不同的材质,给人的感受差之千里。材质的运用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功力。她拿地板举例,“如果地面用了大理石的话,你会觉得这个空间富丽堂皇,因为它反光度很高;如果客户希望家里温馨一点,更加贴近自然一点,我会建议他使用实木复合地板或者实木地板;如果他希望家里看起来精致一点,更加有质感,我可能会建议他使用瓷砖或大板砖,甚至做一些拼花的处理。”
对设计师来说,空间不是静态的,而是包含了人在其中的活动轨迹。
每当拿到一个新的项目,杨琴月最先规划的就是空间。公区大气通透,私区隐蔽私密,所有人的动线也要安排合理,充分符合生活逻辑。
她曾经设计过一个三代同堂的房子。房子包含两个客厅,一个供全家人聚会,一个给主人做接待场所。夫妻俩有自己的内套房,老人和小孩也都有各自的天地。一家人其乐融融,又互不打扰,非常舒适。
“其实一些贴心的设计、一些人文的东西是很美的。”杨琴月在安装开关和插座时,会考虑业主惯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每个柜子、台面、镜子的高度,都要考虑所有家庭成员的情况;卫生间的柜子也可以设计一个隐蔽的抽纸盒,既方便又省空间……
“你把这些点都考虑到了,会让业主使用起来觉得很温馨、很贴心。”
一座房屋所有的美,其实都来自设计师点滴的积累。“这10年以来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踩过很多坑。但是客户住进来之后,他会跟你说我们感觉很舒服,谢谢你半年来的努力。那一刻你就会觉得所有的困难都值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