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母净利大涨、核心指标不断优化 绿城兑现高质量发展
资讯
2023-08-30 02:57 星期三
今年上半年,绿城以1342亿元的销售金额进入全国房企TOP10,同比增长近两成,归母净利润25.45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过程中,绿城中国(03900.HK)仍获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上半年,绿城以1342亿元的销售金额进入全国房企TOP10,同比增长近两成,归母净利润25.45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归母净利大涨、结转项目权益提升、权益销售额提升以及新拓项目权益比增加,绿城中国各项核心指标不断优化,折射出绿城全品质发展的成果、高质量发展的兑现,并获得各家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

境内,中债资信于2023年6月将绿城房地产的主体评级从A+提升至AA-。境外,在评级机构高频次下调房企评级的背景下,公司维持评级稳定,穆迪评级为Ba3,展望“稳定”;标普评级为BB-,并在2023年5月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上调至“正面”,是近两年为数不多的给予国内房企业的正面评级行动。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认为,房地产市场正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出现了四个重要变化,如房地产发展阶段从增量时代发展到了存量时代,供求关系从供小于求到供大于求,市场结构从刚需为主的阶段转到以改善为主,以及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等。

面对房地产行业阶段性的重大变化,张亚东在8月28日的业绩会上表示,“绿城中国将以积极稳健的姿态,坚持推升产品品质,聚焦经营发展和利润提升,全力冲刺全年经营目标,在‘全品质、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

上半年归母净利增幅超四成

楼市承压背景下,绿城中国今年上半年业绩取得优异成绩。

绿城中国2023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金额1342亿元,同比增长19%,同比增幅高于TOP10房企均值13个百分点。

市场面临销售压力之际,绿城中国的项目首次开盘去化率高达82%,较2022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

此外,绿城中国在战略核心城市的市场地位持续得到巩固,在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85%,其中,公司在杭州、宁波、西安、北京等近20个核心城市销售排名占据当地前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依托优秀的开发运营能力和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绿城中国上半年销售回款率保持在109%的高位,有效支撑了公司现金流及再投资。

获益于良好的销售业绩,绿城中国核心财务指标稳中有增。

据绿城中国2023年半年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取得收入569.76亿元,实现净利润46.41亿元。期内,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5.45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1.3%。

绿城中国实现“增收又增利”,与其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无关系,这在其权益比重的变化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排名方面,绿城中国今年上半年以1342亿元的销售金额,位列全国房企第七名。细分来看,公司合同销售、自投销售、权益销售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十。其中,今年上半年绿城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982亿元,同比增长16%; 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633亿元,同比增长40%,权益比提升至64%。

此外,今年上半年,绿城新拓项目净利润率保持较好水平,平均权益比升至79%,提升3个百分点,此举进一步降低合作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归母利润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销售额及新拓项目权益比重的提升,不仅折射出绿城全品质发展的成果及高质量发展的兑现,也进一步展现出绿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而绿城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其对自身提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不无关系。

业绩会上,张亚东对房地产行业面临新发展模式下,绿城对规模和品质的要求,做出进一步的深入解读和阐述。

张亚东介绍,绿城制定2025战略规划时强调,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抬头看路,是指到2025年的时候,公司应该有怎样的市场定位,给自己一个怎样的自画像。而在制定该战略中,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和自画像,即TOP10里面的品质标杆。

张亚东进一步表示,TOP10主要反映在规模上,绿城目前很看中三项规模:销售总规模、投资规模及权益规模。绿城原先的目标是在2025年进入前十名,但没想到现在权益规模已经进入前十,而从土地投资权益的比重来看,预计未来权益规模还会向上提升。品质标杆,绿城所指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品质,而是全方位的品质,包括投资品质、运营品质、财务品质、管理品质、组织品质等,要做TOP10里的品质标杆。

“现在我们有很多方面还没有做到,但我们要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们对2025战略规划的一个形象的描述。”张亚东补充道。

未来可期: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1955亿元

今年上半年获得相当不错成绩的绿城,接下来是否还能继续带来惊喜?

分析人士认为,绿城接下来的发展情况如何,应结合公司现金流、财务及土地储备、开发效率、销售回款等情况进行观察,综合来看,绿城未来的业绩仍然可期。

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绿城中国银行存款及现金规模为687.82亿元,现金短债比为2.2。

2023年上半年,绿城中国与金融机构保持积极联系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以保障公司长期发展。期内,公司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保持在4.4%的低位,一年内到期债务占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总债务的21.8%。

就下半年新房市场走势及公司应对策略,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副总裁李骏在业绩会上介绍,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绿城中国今年的销售业绩和去年大体相当,在3000亿左右的样子。

“今年1-7月公司销售情况完成比较好,累计完成合同销售1523.5亿元,同比上涨了9%。我们还通过系统性运营提升加快开工供货,进一步保障年内的推货量,以确保公司销售目标的达成。”李骏表示。

项目储备方面,今年上半年,绿城重点聚焦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同时在其他城市开展“狙击式”投资;7-8月,绿城中国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获取多宗优质地块,进一步增厚核心城市土储,截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货值约1005亿元。

绿城中国披露,截至6月30日,公司总货值达7495 亿元,其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的总货值约3960亿元,占比53%。项目储备城市能级分布方面,一线城市占比19%,二线城市占比60%,三四线城市占比21%;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占52%的比例,环渤海占比为21%。

为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绿城中国从拿地到开工及首开分别平均缩短至2.1个月和4.7个月,分别同比提速25%和22%,上半年竣工面积同比提升56%至779万平方米,经营效益持续得到提升。

从下半年情况来看,绿城中国可售货源充足,项目优势显著。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绿城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1955亿元(不含2023年下半年新获取项目当年可推盘货值),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0%。

值得一提的是,绿城新增货值中,61%实现当年货值转化。

李骏表示,今年新增项目中,预计近一半可以在年内转化为当年的销售额。而上海闵行梅陇、嘉定南翔及青浦徐泾等三个新获取的项目,预计将于年内推盘。

同时,绿城累计已售未结转金额约3114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约1955亿元,这部分业绩未来将逐步得到释放,为绿城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半年,绿城交付107个项目,超7万户业主,其中自投项目交付时间较合同约定平均提前30天。品质交付收获了市场和客户的诸多好评,以及来自第三方产品力优秀企业、交付力优秀企业等认可。

3%的目标已近在眼前,面向未来,张亚东对绿城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产品主义者,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为未来提供更好的房子。”

收藏
57.5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