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②云计算支撑算力服务从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过渡。 ③从产学研用多方建设云计算人才培养体系。
财联社7月26日讯(记者郭松桥 赵相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中国算力服务研究报告(2023年)》。
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白皮书》指出,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较2021年增长40.91%。相比于全球19%的增速,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解读了《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栗蔚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数字应用使用方式和算力资源供给的双向变革,云计算作为数字世界操作系统价值正在全面展现。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下重新定义算力资源使用方式,另一方面云计算将向上定义数字应用新界面。同时,云计算催生算力服务新范式,在架构层面,云计算支撑算力服务从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过渡;在能力层面,云计算驱动算力服务创新发展,实现异构算力泛在接入;在模式层面,云计算催生全新的算力交易模式,算力服务交付内容转变至根据使用者的计算任务交付计算结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对云计算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二是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服务、标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三是深化赋能行业转型,持续推动传统行业上云用云,不断提升以云计算为主的算力服务水平。
财联社注意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大规模扩展,算力缺口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算力建设高速发展,算力规模排名世界第二。然而,我国仍存在算力利用率整体不高,算力分布不均等问题。
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云计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建议:第一,加快云计算关键技术创新,夯实数字技术底座。第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云服务供给质量。第三,优化云计算与算力、网络的协同发展环境,筑基算力互联网。第四,完善云计算产业生态建设,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效率和性能成为云服务商竞争的新手段,《白皮书》提出,随着用云程度持续加深,用户对云服务的要求从能用转变为好用,促使云服务商更加关注优质云能力的供给。首先要更注重敏捷迭代,提升效率。第二,要更注重软硬协同,优化性能。第三,要更注重跨域融合,创新发展。
政策端持续发力
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围绕云计算应用创新,全面推动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多项政策。
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云计算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引擎。2022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提出要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
2023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云计算技术推广应用。2023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推进 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推动IPv6 与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促进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
而在企业端,一方面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云计算广泛、深度应用,积极推广一云多芯等新技术、新服务的应用场景。还要落实将云计算创新技术真正为企业提供便利。
随着企业上云用云的加快和加深,云计算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闫丹认为,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这些对云计算人才的规模和需求量比较大,但企业实际上云用云的过程,特别是需求侧对云计算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东西部人才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东部地区一线城市人才需求最旺盛,我国云计算人才的主要集聚在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东部地区,但成都、西安、重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目前云计算人才还是相对稀缺。
对此,闫丹建议,要从产学研用多方建设云计算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通过校企建立合作基金,开设合作实践项目,引导高校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成为多元化人才。此外,还要建立云计算人才全周期管理,包括我们对云计算人才的招募选拔、培训、教育、发展、成长,激励留任和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未来的云计算人才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实时更新课程和培训计划,保证云计算人才始终能够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潮流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