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掀起暑期热,如何让亲子游成为“充电之旅”而非“到此一游”?
2023-07-18 23:02 星期二
作者:方恒博 责编:许若瑜
早期接触博物馆的经历,可以造就终生博物馆参观者。

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进入暑假模式,博物馆再度迎来暑期热,7月伊始,各地博物馆已经人潮涌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表示,自6月下旬以来,每日参观人数同比均突破近年高峰。《新疆日报》也报道称,新疆博物馆自暑期开始,日均参观人数均过万,外地来新疆的游客占比大幅增加。

博物馆不仅成为了旅行“必打卡地”,也成为了亲子出游、研学团(以学习和研究为主题的旅行团队)的热门选择。

博物馆迎来“暑期热”

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现场,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中国博物馆发展数据,其中指出,2022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全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虽然2023年刚刚过半,但从今年多个法定节假日以及暑期的博物馆的火爆情况,已经可以预见今年的博物馆接待人次有望迎来新的高峰。

按照7月1日暑假正式开始计算,2023年的暑假刚刚开启十余天,但是多个热门博物馆“预约已满”的情况从6月下旬就已经开始。六个橘子文旅研究所导游李硕实表示,“今年研学团的游客赴京时间比之前大幅度提前......此前每年7月10日才是北京研学团最旺的时候,但今年从6月20日开始,就已经出现热门景区没有票、导游不够用的情况了。”

image

故宫博物院排队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旅游报首席记者王洋

在数字化加持之下,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已经支持通过微信公众号、博物馆自制应用程序和旅游类网站等进行入馆预约,并线上购票。但是现实情况是,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在可预约日期内均已经约满;位于上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也已无余票,上海博物馆偶尔会出现极少量余票可供选择;其他全国各地的热门博物馆如苏州博物馆、湖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一票难求。连国家博物馆公众号近日发布的“预约须知”“暑期参观国家博物馆,这份友情提示请查收”文章也超过了10万阅读量,“爆款”文章背后是大量计划打卡博物馆的爱好者。

线上预约爆满,线下参观的人流也大排长龙。虽然7月开始热浪已经席卷全国,但是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从早晨开始的入馆队伍就绵延数百米。为了缓解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多个博物馆或是延长开放时间,或是走向“云端”,专门针对暑期博物馆的排队情况制定了新的入馆方案。

image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口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在暑假期间(7月8日至8月31日)将开馆时间由8:30提前至8点;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方面将开馆时间延长至17:30,另一方面协调周边机构开辟新的入馆通道,增加安检设备和工作人员,并且增设入馆通道遮阳顶棚,防止观众中暑。浙江省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于去年6月开放,成为全国首家常态化晚间开放的国有博物馆,今年在开馆一周年之际,24小时博物馆也准备了诸多新展品、新展览供亲子共同探索。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7月6日宣布,将在今年夏天组织上海全市重点博物馆开展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在名单之列的博物馆不仅会在暑期特别延长开放时间,同时会举办一系列适合亲子参与的活动,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7月及8月的每个周五和周六都会招募50组亲子家庭,参与包括专场讲解导览、弄堂游戏、水下考古游、木偶光影剧、亲子知识秀在内的博物馆特别活动。

image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即将根据“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在暑期周末开放“博物馆奇妙夜”夜场活动
图片来源:上海市历史博物微信公众号

另外,因门票在暑期一直面临供不应求情况,为了让无法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也能有机会观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特别推出“解谜大唐遗宝”数字展览,以小程序形式为文物爱好者奉上探索何家村窖藏之谜的神奇旅程。另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还准备了韩休墓壁画虚拟展、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虚拟展等,将精华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给线上观众。

博物馆为何成为亲子热门目的地?

国际博物馆协会(简称ICOM)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假期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现状首先反映了大众正在发现并认同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今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观展人数超42万人次,上海博物馆通过对现场观众的调查发现,有近15%的观众看了两次以上,有观众甚至一个月来了12次,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我们意识到中国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准已经远远超过以往”。

image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文汇报

其次,在暑假亲子出游的高峰期,博物馆也因其老少皆宜的特点非常适合亲子出行。于儿童而言,博物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美国儿童博物馆Cayton Childrens' Museum教育项目负责人Sara Choi称,“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并探索新事物。通过互动展览和动手类游戏,孩子们可以自主学习,培养并发散他们的好奇心。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他们建立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于陪同参观的父母及长辈而言,一方面,英国专注家庭教育的博客Thimble and Twig指出,父母可以通过儿童对不同博物馆的反应更好地了解其喜好,并“在回家后鼓励孩子保持对相关喜好的兴趣,并为他们购买相关的读物与玩具”,这对帮助儿童大脑发育以及心理健康的增强有所助益。另一方面,爱尔兰移民博物馆EPIC The Irish Emigration Museum也认为,博物馆可以延长家庭相处的时间,多数博物馆都会举办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展览,非常适合家庭一起参加。

image

图片来源:worcesterart.org

当然,博物馆在各个层面作出的努力也帮助大众建立了对博物馆的热情。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提出,首先,“博物馆服务和运营水平不断提升,源源不断向公众提供精品的展览、优质的活动和高效的服务”,并且利用多项高科技手段提高观展参与感与互动性;其次,博物馆也在“积极主动携手媒体平台,助力博物馆文化走近大众日常生活视野,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从外部环境看,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也拉近了大众与文化机构的距离,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地博物馆的情况,唤起了大众对文博的热情。短视频平台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抖音上博物馆相关内容累计开播11.6万场,观看人次达8.2亿。另外,儿童、青少年等也会通过视频建立对博物馆的兴趣,《报告》显示,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00后更偏爱博物馆相关视频。

image

2023年《抖音博物馆数据报告》中前十位最受欢迎的博物馆
图片来源:抖音

让博物馆成为“充电站”而非“打卡点”

国家文物局此前就在《社会机构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应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一文中指出,“部分社会机构、个人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开展粗放的、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活动”,这样的行为不仅难以达成学习目的,还会损害中小学生的利益。作为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载体,虽然博物馆在教育、引导儿童探索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前提是,孩子能在正确的引导与合适的氛围中进行参观游览,而不是走马观花式“打卡”目的地。

从小、从身边开始培养参观博物馆的习惯

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撰稿人Heather Greenwood Davi看来,让孩子从博物馆中真正获得知识的第一个技巧是,从小、从身边开始培养参观博物馆的习惯,“不一定非要身在意大利才能将博物馆参观纳入当天的行程中,寻找社区中大大小小的空间,首先让参观(博物馆)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Heather Greenwood Davi表示,在她计划前往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开启亲子游览之前,“我经常会带他们在(博物馆)门前走走,门前的巨大雕塑让他们着迷.......我的孩子们要求我带他们进去看看了解更多,而不是我主动带孩子们进去”。

image

图片来源:denverartmuseum.org

根据孩子需求选择博物馆

Heather Greenwood Davi提出的第二个技巧是,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通常会从我们周围的博物馆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寻找可能让他们大吃一惊的博物馆”。因为在探索周边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从兴趣出发,在旅行时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的博物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容易在博物馆之旅中保持兴趣并主动学习。当然,Heather Greenwood Davi也表示,并非每次选择都能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因此父母需要在到达博物馆之前“提前研究并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展品”,从而让此行有所收获。

注重互动性

巴黎豪华酒店Hôtel de Crillon礼宾部负责人Pierre Donel曾多次为酒店旅客提供前往巴黎博物馆的建议。Pierre Donel表示,如寻宝游戏等有互动效果的博物馆体验可以让亲子博物馆之行更有趣和深度。当然不排除部分博物馆在交互体验上做得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豪华旅行服务商Jet Set World Travel创始人、家庭旅行专家Julia Pirrung称,父母也可以创造互动体验,在巴黎参观博物馆时,“我们会让孩子记住在每个博物馆最喜欢的三件事,并在吃饭时描述”。虽然孩子的关注点往往有些不同寻常,但是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博物馆中进行自主探索。

image

图片来源:ncartmuseum.org

把握博物馆停留时间

按照美国旅行杂志Travel + Leisure(《漫旅》)主编Jacqui Gifford的说法,亲子博物馆之旅也需要把握前往博物馆的时间。一方面,Jacqui Gifford表示博物馆上午刚刚开放时往往更安静,而中午总是人满为患的时段,因此在上午开馆时间前往可以获得更好地观展体验,避免参观重要展品时只能看到前排的人。

另一方面需要把握的是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间。Julia Pirrung表示,“(游览时间)保持在两个小时或两小时以内至关重要”,避免孩子精疲力尽。Heather Greenwood Davi也提出,“在任何空间长时间停留都会变得无聊.......不要试图在一个下午逛完整个博物馆,而是选择部分展品,享受短暂但美好的博物馆时光,然后在孩子厌倦之前离开。”

image

图片来源:columbusmuseum.org

博物馆独特的属性可以带给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的感受,亚特兰大历史中心(Atlanta History Center)公共项目部门副主席Kate Whitman称,“在我的孩子只有6周时我们就一起参观了博物馆”,她发现,“孩子对周围世界以及构成世界的人和物的好奇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这些经历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幼年时期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也有特殊意义。“我一直相信,早期接触博物馆的经历可以造就终生的博物馆参观者”,Kate Whitman如是说道。

题图来源:pamm.org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103.1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