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她力量的日渐崛起,了解女性财富拥有者的人群面貌和财富状况已变得至关重要。
美国数据分析机构Altrata上月底发布《2023亿万富翁调查报告》(Billionaire Census 2023),这是该调查报告的第十版。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亿万富翁群体的总净资产值和总人数均出现下降,总净资产值下降了5.5%,至11.1万亿美元,为过去十年内第二大降幅;总人数减少了3.5%,至3,194人,这也是自2018年后首次出现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在国家划分方面,美国继续以955位亿万富翁的数量稳居第一,但较去年同比有所下降,且其中北美地区亿万富翁人数四年来首次下降。中国维持第二位置,但整体数量进一步下降。按城市划分来看,全球亿万富翁最多的前三城市仍依次是美国纽约(136)、中国香港(112)及美国旧金山(84),三地的人数均较去年减少1或2位。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亿万富翁年龄段划分中,财富均由白手起家型亿万富翁占主导地位。
除亿万富翁外,全球超高净值人口(UHNW,财富净值在3000万美元以上)也迎来了四年来的首次缩减。根据Altrata去年11月发布的《2022年全球超级财富报告》(World Ultra Wealth Report 2022,第十版),2022年上半年全球超高净值人口减少6%,至392,410人,与2021年的历史高位相比出现了急剧逆转,这次下降主要受到去年俄乌战争引发的一系列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
尽管受到宏观因素影响,全球超级财富人群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从性别维度上,《2022年全球超级财富报告》特别强调了女性力量正在崛起:女性虽然仅占超高净值人口的10.8%,但这一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十年前仅为不到8%。
《2022年全球超级财富报告》指出,超高净值女性比例从过去五年至今持续增加,而这一上升趋势受到全球财富分配格局变化、文化与商业态度变迁、女性创业增长以及代际间财富转移频率上升的影响。同时就这一上升趋势,Altrata也综合最新报告与相关数据,通过与超高净值男性进行对比,总结了超高净值女性的人群面貌和特征。
从平均年龄看,超高净值女性(63.6岁)和男性(64.8岁)相近,但进一步细分可知,超高净值女性相对而言比男性更为年轻:小于50岁年龄范围中女性更多,而大于70岁的则男性居多。
从财富来源看,超高净值女性主要通过继承拥有当前的超级财富地位。超过一半的超高净值女性继承了某种形式的财富,其中25.3%是纯粹通过继承这一方式,但这一比例在超高净值男性中仅为4.8%,而且在这一以继承为中心的人群中,女性的平均财富(6,700万美元)要略高于男性(6,300万美元)。相反,超高净值男性更多是依靠白手起家创造自己的财富,占75%,这与45%的白手起家的超高净值女性形成了明显对比。不过,“继承财富”这一趋势亦因地区而异。在美国,51%的超高净值女性是白手起家的,这一比例在中国更高达82%,但在德国则只有16.5%。
关于资产配置,超高净值女性的偏好选择使得奢侈品资产成为男女间的一大差异化因素。根据Altrata的数据,女性和男性超级财富者多数资产配置(超过三分之一)为流动资产(Liquid assets),这也为他们提供一定程度上财富管理及保护灵活性,以及在高度动荡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的预防性储蓄,还有用于潜在商业投资和慈善活动的储备。此外,两者在个人持股(Private holdings)和公司持股(Public holdings)方面相差较小,但男性在公司持股方面配置更多。
而财富持有上最大的性别差异在于房地产和奢侈品资产(Real estate and luxury assets)的占比,女性比例(12.7%)是男性(4%)的三倍以上。在对奢侈品资产类型进行细化分析后可以看出,性别偏好差异明显,亦符合主流趋势。超高净值女性更偏向持有珠宝腕表、艺术收藏及第二居所,而超高净值男性则更愿意投资在座驾、游艇、私人飞机等机械设施上。
此外,相比于男性,超高净值女性更热衷于慈善事业,并且更积极地投身至相关工作当中。在首要兴趣和爱好方面,慈善事业是六成以上(60.7%)女性群体最感兴趣的选项,这一比例在超高净值男性为35.1%。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当前不少超高净值女性对与非营利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关注,她们对福利、儿童和环境等社会问题有更广泛的兴趣。
随着她力量的日渐崛起,正如Altrata报告所反映,了解超高净值女性的人群面貌和财富状况已变得至关重要。事实上,除去“亿万富翁”“超高净值”这些财富规模头衔,整体而言,全球女性财富和影响力都在普遍提升。根据聚焦女性力量的国际智囊团The WealthiHer Network的一项最新女性财富研究,全球超过三分之一(32%)的财富掌握在女性手中。
这一全球性女性智囊团去年9月发布了针对亚洲女性的最新报告《女性财富的变化(2020-2022)》(The Changing Faces of Women’s Wealth)。该报告基于2020年和2021年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高净值(HNW)女性的相关调查,并辅以一对一访谈和其他研究方式,探讨这些女性对财富的态度和行为,旨在为改变女性面临的经济差距和障碍提供有价值参考和行动鼓励。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首席执行官诗文慧(Annabel Spring)对此表示,“随着亚洲女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很高兴能够庆祝她们在财务方面的信心不断增强。”
《女性财富的变化(2020-2022)》指出,女性财富的增长受到多重因素推动,其主要驱动力是财务自主权,同时其他驱动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如今全球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更高,38岁以下的女性是她们之前任何一代女性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职场地位——2021年,更多女性力量崛起并担任更多领导角色(如全球高级管理职位),其中这是亚洲女性财富增加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因为追求事业让女性更能掌握自己的财富,进而推动女性关注自身的财富管理与发展。此外创业也作为驱动力之一,随着更多女性将自己的事业掌握在自己手中,女性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成功率也有所上升,报告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企业由女性拥有。
尽管女性财富在增加,但男女间的经济差距依然存在,并主要表现为四个主要差距:资金、投资、财务信心及性别薪酬。报告表示,由于缺乏投资机会,女性在一生中或损失100万美元。同时,对女性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同样缺乏,全球只有2%的风险投资流向女性创业者。
事实上,在财富管理领域,女性也经常受到被忽视、被刻板印象左右的对待。今年初,欧洲财富管理媒体Spear’s就报道指出随着女性财富者持续增长,一些财富管理机构需要摆脱“老男孩俱乐部”的心态。根据英国财富管理机构Cazenove Capital客户服务主管Kate Leppard的说法,财富管理人员通常会沿袭一些“传统想法”,例如在谈及财富管理问题时,更偏向与夫妻中的男方沟通,又或者会对女性客户产生笼统性的“偏见”,例如他们会认为所有女性客户都必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事业。
同时,Spear’s报道还指出财富管理行业还经常强调“男性的风险偏好更高,而女性则更厌恶风险”,尽管一些研究确实证明了男女之间在风险意识方面的差别,但一些财富管理人员认为这是一种“偷懒行为”,即没有进一步去真实了解女性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和理解。以女性财富咨询师为主的英国金融咨询机构Women's Wealth创始人Samantha Secomb表示,“从根本上说,在谈及财富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时,许多女性的优先考虑与男性不同。”
“她们优先考虑的是孩子、家庭、晚年的自由,以及在冒险追求个人成长之前确定某种安全感。”Secomb解释道,也基于此,当与女性谈及财富时,首先需要了解她们拥有什么以及如何确保“安全感”,“根据我的经验,女性被误解为厌恶风险,事实上她们是有风险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