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在3月30日指出,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基石,有望依托政策支撑,迎来行业景气度的新一轮提升,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均需要海量算力支撑,其有望作为驱动新一轮云计算基础设施景气周期开启的重要引爆点。
财联社4月10日讯(编辑 胡家荣)回顾港股的一季度走势,从千亿市值港股个股表现来看,中国中车、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等中字头涨幅居前,而京东集团、美团、快手等科技股领跌市场。
千亿市值港股个股里,中国中车(01766.HK)、中国电信(00728.HK)、中兴通讯(00763.HK)、百度集团-SW(09888.HK)、联想集团(09888.HK)、洛阳钼业(03993.HK)、贝壳-W(02423.HK)、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理想汽车-W(02015.HK)、普拉达(01913.HK)分别上涨35.87%、35.83%、33.72%、33.12%、32.60%、31.94%、30.67%、30.25%、27.60%、26.19%。
同时,跌幅居前的有:京东集团-SW(09618.HK)、万科企业(02202.HK)、药明生物(02269.HK)、美团-W(03690.HK)、中国中免(01880.HK)、快手-W(010274.HK)、恒生银行(00011.HK)、蒙牛乳业(02319.HK)、龙湖集团(00960.HK)分别下跌21.89%、21.64%、18.79%、18.15%、17.85%、15.60%、14.91%、13.94%、9.03%、8.84%。
千亿市值中字头引资金关注
中国电信受益科技热潮
从个股表现来看,中国电信、中兴通讯为首的数字经济概念股涨幅居前。
中国电信为例,该公司受益于数字中国及人工智能。根据3月22日公布的2022年度业绩,其中实现收入4814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电信的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1178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7%;天翼云收入达到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网络安全服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23.5%。
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表示,2022年公司天翼云市场地位提升,公有云IaaS 、IaaS+PaaS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2023年的目标是收入达千亿元。
中信建投在3月30日发布研报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基石,有望依托政策支撑,迎来行业景气度的新一轮提升,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均需要海量算力支撑,其有望作为驱动新一轮云计算基础设施景气周期开启的重要引爆点,建议加大布局云基础设施产业链。
中信建投还表示,云计算产业链较长,涉及公司较多,在AI与数字中国带动下,云计算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的背景下,产业链相关公司可能都有望受益,业绩和估值都可能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光模块/光器件供应商(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等)、ICT设备商(紫光股份、中兴通讯、工业富联、锐捷网络等)、IDC提供商(润泽科技、奥飞数据、宝信软件、海兰信等)以及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中兴通讯年底推出支持ChatGPT的GPU服务器
中兴通讯也受益于这场科技热潮。近日,作为全球算力硬件当之无愧的龙头公司英伟达推出了适用于ChatGPT的专用GPU,可以将推理速度提升10倍。此举引发市场对GPU芯片关注。
中兴通讯执行董事、总裁徐子阳在今年4月6日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重大跨越式突破,公司已经结合自身优势开始重点投入,计划今年底推出会支持大带宽的ChatGPT的GPU服务器。
徐子阳透露,中兴通讯希望使用ChatGPT技术来提升公司内部的研发效率,至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能有五个点(效率)提升,公司已经开始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重点投入。
除了中字头热炒之外,联想集团在今年第一季度也有不错的表现,该公司累计涨超30%。
注:联想集团一季度表现
消息方面,联想集团3月22日宣布,将基于新一代NVIDIA DRIVE Thor系统级芯片(SoC),自主研发最新一代车载域控制器平台。联想集团是第一家采用NVIDIA(英伟达) DRIVE Thor平台的Tier 1公司。未来,基于DRIVE Thor的域控平台架构将成为联想车计算的高端核心产品线,相关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初量产。
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分析师于3月20日发布研报,认为联想集团基础设施方案(ISG)业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器、存储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下游客户涵盖海内外一二线科技巨头。双产品线加码AI服务器投入,有望受益于AIGC和数字中国的算力需求。
京东、美团一季度领跌
这场科技热潮并未令京东、美团、快手股价受益。截止3月31日,这三家公司分别下跌21.88%、17.85%、14.91%。
京东“百亿补贴”上线,此举却引发市场担忧。当时花旗集团发布报告称,媒体报道及投资者可能对上述消息反应过度,其所付补贴当中大部分会是与品牌、供应商及商家共同承担,因此未必会完全反映于京东财报。花旗给予京东美股“买入”评级。
不过根据京东在3月9日晚间发布的2022全年及2022年四季度业绩报告,其营收达到10462亿元,同比增长9.9%;全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4亿元。从业绩表现来看,京东集团年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并同比2021年实现扭亏。
京东CEO徐雷在业绩会上指出,推出“百亿补贴”主要是为了让业务逻辑回归零售本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关注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维持“天天低价”模式。关于补贴效果,徐雷表示,活动上线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部分产品销售表现已超预期。
对外界较为火热的ChatGPT,京东也表示正在筹备产业版ChatGPT,以满足客户咨询与服务、营销文案生成、商品摘要生成、电商直播、数字人、研报生成、金融分析等具体的场景需求。
抖音疑似入局本地生活 美团前景几何
美团在2月10日发布2022年业绩,其中收入为2200亿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为58.2亿元,同比收窄74.8%,经调整利润为28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55.7亿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团交易用户数出现下滑,由2021年的6.90亿下跌1.8%至6.78亿;活跃商家数为930万,同比增长5.1%。
对于2022年平台交易用户减少这一问题。多数市场报道指向抖音入局本地生活,或对美团造成些冲击。一直以来,本地生活一直是美团主打领域之一,包括吃饭到住宿等多个方面。
麦格理在今年2月发表研究报告称,市场担心抖音进军本地服务业务令竞争加剧,令美团-W的市场份额前景处守势。该行也认为,本地服务业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对于多个参与者而言,仍有足够的扩张空间。
根据QM数据显示,抖音2022年9月MAU超7亿,已经超过美团。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抖音本地生活全年成交额(GMV)目标为1500 亿元,而去年抖音平台本地生活成交额近900亿元。
此外,除了面对抖音的挑战之外,目前多家互联网公司正在进军或计划进军这一领域。例如快手在去年9月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独立业务部门;高德地图3月22日宣布与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未来,阿里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将统一整合在高德地图的入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