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将自愿削减原油产量。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原油产量将呈现逐年小幅攀升的态势,这一政策不会受到国际局势的干扰。恒泰艾普表示尚未有收到减产带来的相关信息,影响也是未知的;中国海油表示未来需求还会增加,但不会是大幅度的,因为目前油价还是比较高的。
财联社4月3日讯(记者 邢祺欣) 昨晚,多个产油国同时宣布,将从5月起自愿削减原油产量,共计每日减产超160万桶。对此,有着“民营油服第一股”之称的恒泰艾普(300157.SH)今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有收到减产带来的相关信息,影响也是未知的。”
而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中国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及(从)近几年的能源政策(看),我国的原油产量将呈现逐年小幅攀升的态势,这一政策不会受到国际局势的干扰。
昨晚,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将自愿削减原油产量。
这些产油国将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其中沙特自愿减产50万桶/日,俄罗斯自愿减产50万桶/日,伊拉克自愿减产21.1万桶/日,阿联酋自愿减产14.4万桶/日,科威特自愿减产12.8万桶/日,哈萨克斯坦自愿减产7.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自愿削减4.8万桶/日,阿曼自愿减产4万桶/日。
这次减产计划持续到2023年底,共计每日减产超过160万桶。而据欧佩克(OPEC)此前的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将增加230万桶,达到创纪录的每日1.019亿桶。
对于OPEC+等国为何会突然宣布减产,奚佳蕊认为,其主要是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是3月上旬爆发的欧美银行业危机,令原油价格在短时间内急速大幅下挫,使得OPEC+原有的减产保价政策失去作用,故而加大减产幅度。其次,有市场消息称,由于美国政府上周否定了近期收储战略油储的传言,令沙特感到不满。还有就是受益于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产油国及石油企业在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均创新高,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产油国再次加大减产幅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减产影响几何?多方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上述产油国减产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尚需观察。
奚佳蕊认为:“我国的能源政策致力于增加并稳定本土原油的产量,降低进口原油的数量。截至2022年,我国的原油产量已连续两年增加,而进口量则持续两年减少。预计直到2025年,我国都将维持这一趋势。与俄罗斯、沙特等国的石油贸易协定也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在国际关系发生微妙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产油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合作。比如加大与合作产油国之间的进口份额,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等。”
记者注意到,中国海油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伯强在日前的中国海油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需求还会增加,但不会是大幅度的,因为目前油价还是比较高的。”对于油价走势,林伯强表示,仍然是难预测的。“目前油气需求与2019年差不太多,可能稍微低一点,但在高油价的前提下,需求却并没有下来很多,这说明需求是比较足的,我相信今后几年油价仍会维持在高位。”
无独有偶,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日前发布的《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也同样预期国内石油市场将加速复苏,呈前低后高走势。“预计2023年国内石油消费量7.56亿吨,同比增长5.1%;成品油消费量3.98亿吨,同比增长9.1%。成品油产大于需3500万吨,市场供应形势相对宽松。国内油气企业的产业链能力将持续提升,全年原油产量将保持2亿吨以上。”
(编辑: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