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证券公司持续发挥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
财联社3月30日讯(记者 高艳云)业绩下滑仅是最直观的印象,中证协对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的最新分析,更能窥见行业全貌。
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2022年,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直接融资5.92万亿元,助力357家科技创新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实现IPO融资4481.58亿元,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部分经营指标亮眼,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服务投资者数量达到2.1亿,较上年末增长7.46%,证券公司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2.75万亿元。
资管业务转型加速,证券公司受托管理客户资产规模为9.76万亿元,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达40.80%,首次超过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39.62%),资管子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超6000亿元。
证券投资业务成为拖累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608.39亿元,同比下降55.94%。
受益于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券业实现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59.74亿元,同比增长9.47%。
跨境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3.2万亿元,服务10家A股上市公司在伦敦、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上市全球存托凭证(GDR)。
助力428家企业IPO募资5868.86亿
去年,证券公司持续发挥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
2022年,券业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直接融资5.92万亿元,其中通过IPO、增发、配股等股权工具实现融资1.37万亿元,通过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债权工具实现融资4.54万亿元,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022年,券业服务428家企业实现境内上市,融资金额达5868.86亿元,同比增长8.15%;服务上市公司再融资7844.50亿元。
券业去年承销(管理)发行绿色公司债券(含ABS)152只,较2021年增长50只,融资金额1716.58亿元,同比增长24.71%;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05.21亿元,同比增长42.77%;承销发行民营企业公司债券3491.42亿元。
2022年,证券公司服务房地产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含ABS)融资2431.46亿元。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服务24只基础设施REITs上市交易,合计募集资金783.61亿元,有力发挥REITs盘活存量资产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年超千家科创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近1.2万亿
券业积极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资本市场发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2022年,券业共服务124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实现融资2520.44亿元;服务150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实现融资1796.36亿元;服务8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实现融资164.77亿。上述三个市场IPO上市家数与融资金额分别占全市场的83.41%、76.36%。
此外,2022年,证券公司承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1028.41亿元,参与科创板或创业板跟投规模近85亿元。
4年来,证券公司积极服务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注册制登陆资本市场,注册制下IPO融资家数及规模占全市场融资比重呈上升趋势,共计服务超1000家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实现直接股权融资近1.2万亿元。
券商代销保有规模达2.75万亿
2022年,券业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和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转型,着力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理财服务。
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服务投资者数量达到2.1亿,较上年末增长7.46%;服务经纪业务客户资金余额1.88万亿元,行业财富管理的客户基础持续稳健。2022年,证券公司代理客户证券交易额733.25万亿元,其中代理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为31.81%,近年来持续提升,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定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保有规模2.75万亿元。
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受托管理客户资产规模为9.76万亿元。2018年至2022年,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达40.80%,首次超过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39.62%)。
4年来,证券公司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及占比持续下降,由2018年末的76.64%下降至2022年末的39.62%。
截至2022年末,券业内共有资产管理子公司20家,已有12家证券公司或资产管理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管理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业务规模超6000亿元。
投资咨询收入逆势增近一成
2022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下降21.38%;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1%,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证券公司各主要业务收入有所下滑,证券投资业务成为拖累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608.39亿元,同比下降55.94%。得益于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全年券业实现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59.74亿元,同比增长9.47%。
2022年,证券经纪业务依然位居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32.55%,较上年有所提升;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紧随其后,分别贡献营业收入的16.69%、16.03%、15.40%。投行业务收入与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分别提升2.76个百分点、3.28个百分点。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较为稳定,为6.86%。
自2019年以来,受益于注册制改革及两融业务持续扩容,证券经纪业务与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均有明显提升,对全行业的贡献度分别提升9.20个百分点和3.30个百分点。
头部公司领先与中小公司差异化发展并行
近年来,券业内呈现头部证券公司领先发展、中小证券公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
券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列,且在投资、投行、资管等业务方面贡献行业一半以上收入。
截至2022年末,总资产CR10(前十名收入之和所占的比重)、净资产CR10分别为51%、45%,前十名公司相对稳定。2022年,营业收入CR10、净利润CR10分别为46%、60%。
同期,投资业务净收入CR10、投行业务净收入CR10分别为69%、56%,呈持续上升之势。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CR10、资本中介业务净收入CR10、资管业务净收入CR10分别为44%、47%和53%,保持相对稳定。
部分中小公司在部分业务领域表现优异,其业务收入跻身行业前列。
以国金证券等为代表的公司把握注册制改革重大机遇,提升投行服务水平,投行业务净收入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十;以东证资管、财通资管等为代表的公司积极适应主动管理新趋势,服务不同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资管业务净收入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十;以长江证券、华创证券等为代表的公司在投资咨询业务领域表现突出,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十。
券商股质规模显著下降
近年来,券业持续做好股票质押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证券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提升。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业务风险持续收敛、总体可控。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持续下降至2124.2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了6.80%,股票质押业务减值准备也处于同步下降过程中。与此同时,券业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冲回,证券公司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
证券公司持续夯实资本实力,行业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2022年末,券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净资本为2.0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1%、8.52%、4.69%。
行业平均风险覆盖率为257.65%(监管标准≥100%),平均资本杠杆率为19.81%(监管标准≥8%),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为236.03%(监管标准≥100%),平均净稳定资金率为154.91%(监管标准≥100%)。行业整体风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合规风控水平健康稳定。
跨境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券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牢牢把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重大机遇,持续优化全球业务布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券业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行业共有17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外资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分别占比5.9%、7.9%,对优化我国券业竞争格局起到重要作用。券业积极服务境外机构和资金广泛、深入地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3.20万亿元。
我国证券公司通过登陆境外资本市场或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逐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截至2022年末,在境外市场上市的证券公司共计15家,获准设立的境外子公司共36家。
2022年,证券公司代理客户港股通交易金额7.24万亿港元,通过香港子公司积极服务沪、深股通交易金额23.28万亿元。通过香港子公司服务企业在中国香港市场IPO融资1019.31亿港元,占全市场的97.43%;服务10家A股上市公司在伦敦、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上市全球存托凭证(GDR),助力中国企业拓宽国际融资渠道,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