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企“血亏”降价之时,有着33年造车积淀、长期稳居市场领导者的长城汽车选择了拒绝跟风,这显然需要极大的底气和运筹帷幄的谋略。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车企“血亏”降价之时,有着33年造车积淀、长期稳居市场领导者的长城汽车选择了拒绝跟风,这显然需要极大的底气和运筹帷幄的谋略。
3月10日,在“长城汽车新能源智能干货大会”上,公司CGO穆峰明确指出,车企竞相杀价,不利于良性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省,更远,更安全”,驾乘“更舒适,更智能化”的用车体验,才是车企正确的发展方向。
长城汽车通过构建“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的森林生态,让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高效、协同运转,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
科技造车重塑势能
“提质不提价”——长城汽车用科技升维应对价格降维。同时,“反手”将整个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升级——从价格战上升到科技战。
“没有技术储备的车企,就会像当年的山寨手机一样,逐渐退出主流市场”投资人普遍认为,车企科技变革时代已经来临,仅靠打价格战是短期行为。未来,谁掌控了科技领导力,谁最了解客户需求,谁才拥有市场的一席之地。
显然,长城汽车已经“隐忍”了很长一段时间,爆发时刻已到。
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发布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实现了三大革新: 一是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二是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新突破”、三是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的“新高度”。
可以说,Hi4技术可以使长城即将推出的新能源产品全面实现“四驱体验、两驱价格,四驱性能两驱油耗”,在相较传统的两驱混动架构成本未明显增加的前提下,性价比优势非常显著。可以预计,即将上市的哈弗全新产品,在首搭Hi4技术后,有望成为爆款车型。2024年,长城汽车将实现全系新能源车全面普及四驱,这也为其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化前瞻布局引领行业
在车载芯片领域,长城汽车早在2021年就通过入股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进军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业。目前拥有国内首创的 CSS 技术平台,模块功率密度可以提升50%,但成本降低30%。主要应用于主逆变器及充电领域,规划车规级模组年产能120万套。在软件生态领域,长城汽车已经实现从底层软件、中间件、工具链及上层应用软件的全栈自研,并率先发布了中国首个大规模量产落地的城市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同时,长城汽车联合嘉峪智能、仙林智能等生态伙伴,深度共创了座舱操作系统Coffee OS,为座舱奠定了可生长、可插拔的生态互换、软硬件兼容的系统基础。全新升级的第二代Coffee OS 在语音体验上,唤醒速度 250 毫秒,车控域执行速度 900 毫秒,实现了语音处理速度行业第一。
在电驱动技术领域,蜂巢易创围绕集成、高压、高速、高效四个维度,打造了国际一流的电驱动产品,并构建了M、L两大平台,已拥有 100 千瓦到 220 千瓦的系列化产品,足以覆盖从 A级到 D级的商品车型,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动力性能的需求。其中,最新研发的 220 千瓦高功率梯形电桥,最高效率做到了95%,同时还可升级为 800 伏平台,并拓展为双 222 千瓦的矢量控制电桥。
在智能核心部件上,长城汽车智能核心部件基地已在2022年5月落户无锡,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110万套EAS空气悬架系统、260万套EDC电控悬架系统的产能,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主动悬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的行业高度,无锡项目的落地为长城汽车更好的服务用户和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城汽车具备了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在感知硬件方面,睿博感知自研自制了国内首例采用 1700 万像素感光芯片的车载摄像头、业内首个媲美激光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 4D 毫米波雷达,并且结合诺博科技自主开发的高算力计算平台,共同搭建了智能驾驶的硬件架构。
据此前规划,全面支持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将在今年实现量产。基于GEEP 4.0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完全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5个核心底盘系统。
其中,长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是全国首个支持 L4 级以上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技术。长城汽车线控制动是全球首个量产的电子机械线控制动系统(EMB)。
不仅如此,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采用“三冗余设计+跨系统冗余”,达成行业最高系统功能安全等级ASIL D。
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
在氢能领域,长城汽车以未势能源为主体,构建起“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针对氢燃料电池,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氢动力系统”,实现了“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四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评估、液氢工艺”等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100%。
在光伏领域,长城汽车正在推进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产业化,其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全球最高纪录。
在分布式储能领域,长城汽车通过蜂巢能源,围绕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在矿产资源、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及电池回收等核心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布局,满足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全链路需求。
结语:2023 年,长城汽车将迎来超强产品周期,预计推出包含搭载了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全新哈弗产品在内的1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谁将是爆款,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