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香港有72%券商录得亏损
财联社3月21日讯(编辑 张伟)近期,多家在港中资券商发布业绩预告,预亏或成标配,数据显示2022年72%的券商录得亏损。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地产风险或为券商交投业务净亏损的主因,同时受市场环境影响,香港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券商多条业务支线受到影响。以海通国际为例,其2022年预计亏损达64-66亿港元,前三季度报告显示六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大幅下降,投资业务持续亏损。母公司海通证券今日在互动平台中回应称,海通国际当前权益投资和固定收益敞口已大幅下降,目前母公司不持有中资美元地产债。
中资券商业绩拉警报
3月17日,海通国际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22年将录得净亏损约64亿至66亿港元。海通国际称,预期净亏损主要受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导致香港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集团整体收入下降;股权和债权投资因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跌而导致未实现亏损;及贷款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增加。
同时间,海通证券公告称,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林涌,因相关工作安排,于2023年3月16日辞任。这一人事变动普遍被市场解读为“引咎辞职”。
交银国际类似,2022年交银国际取得净亏损约29至30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3.21亿港元。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称:自营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部份自营投资而产生净亏损;债券投资及贷款的预期信贷损失减值拨备增加;根据资产管理协议支付保证收益。
光大控股更称,股、债、汇三方面的不佳表现,导致该集团部分已投资项目的市值估值较2021年底大幅下跌,亦令投资表现出现较大程度的浮亏。据悉,年报显示,2022年光大控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74.43亿港元,其旗下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1654亿港元,也较去年同期下降376亿港元。
据香港证券业协会2023年资本市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券商竞争激烈,2022年香港有72%券商录得亏损,当中21%严重亏损,盈利增长的仅有3%。
对于中资券商的集体亏损,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是中资美元地产债的原因。据证券时报,一债券投资人称,2021年下半年恒大地产债在二级市场抛售,2022年风险逐渐传导,地产债违约面积扩大,这个时候斩仓都已经来不及了,二级市场地产债一片哀嚎,100美元的地产债跌幅80%-90%。
华创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违约主体分布最多的是房地产业,受三条红线收紧融资不畅影响,叠加疫情发酵经济下行,偿债压力加大,从恒大开始时,民营房企陆续违约,根据境内债及美元债实质违约的口径来统计已超过30家,如果以包含展期的更严格口径来看,违约发债民企地产超过50家。
前三季度投资亏损23亿
事实上,海通国际确实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显露危机。海通国际2021年业绩预警显示,2021年年度纯利较上年减少幅度达85%,原因是由于集团持有的若干投资基金的净值受2021年第四季市场波动影响而下降。2021年最终年报显示,公司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2.52亿港元,同比下降36.9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01亿港元,同比下降84.44%。从分部业务来看,海通国际2021年投资部分收入0.99亿元,较2020年该部分27.55亿元的收入大幅缩减。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海通国际六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大幅下降。其中投资部分前九个月收入转负,交投亏损23.17亿港元。
(数据来源:财务报告)
以海通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为例,2020年年底,其报告显示房地产占其行业投资分布的81.55%,2021年11月底,该部分占比降至60.76%,而截至2022年11月底,房地产占比仅为17.75%。
3月22日,海通证券在上证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称海通国际持续调降风险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当前权益投资和固定收益敞口已大幅下降,海通国际主要业务正常开展。目前母公司不持有中资美元地产债。
不过,据新浪港股报道,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海通国际虽然多次降低风险敞口,但投资头寸依然高达35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