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结构上,只用于“借新还旧”债券环比上升7.4个百分点,达77.2%。
财联社2月15日讯(编辑 李俊)城投债融资自2021年以来始终处于监管收紧态势,市场密切关注监管动向,进入2023年,城投融资需求明显增加,城投债一级发行规模环比有所回暖。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城投债中,借新还旧的占比明显上升,多数新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具体来看,据安信证券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新发公募城投债中,募集资金用途主要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有息负债本金及利息(只用于“借新还旧债”)占比较前月上升7.4个百分点,达77.2%。(注:WIND基于“募集资金用途”公式抓取数据存在不完整性,有息债务在募集说明书中存在进一步列表说明,很多实为“偿还到期债券”。经人工核对,将 Wind界定为“偿还有息债务”的债项做进一步查找,重分类其中属于“偿还到期债券”的类型。)
同时,“可用于项目建设或补流”(“补流债”)发行数量自2022年以来持续维持在10%左右,但2023年1月该类发行占比环比下降6.3pct,至5.8%。此外,“可用于偿还有息债务但不用于项目建设和补流”的城投债发行数量占比相比同样出现下降,环比降幅2.4pct,至15.8%。
上述“借新还旧债”的发行多出现于地市、区县的AA+、AA平台,2022年以来(截至2023年1月末)地市、区县借新还旧债发行占比均近70%,分别达69.7%、69.0%,而省级平台的发债资金用途限制明显比市级、区县平台宽松,借新还旧债发行占比仅47.2%。
此外,剔除债券发行量小于10只的省份后发现,天津、贵州、云南、江苏等省份“借新还旧债”发行占比明显较高,均超80%。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浙江、陕西、四川、山东等省份“补流债”发行占比领先,均在20%以上。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财联社整理)
自2021年以来,城投融资监管始终处于偏紧态势,市场始终密切关注监管何时释放暖意信号。进入2023年,城投融资需求明显增加,城投债一级发行规模环比有所回暖,净融资由负转正,但同比仍相差较大下降近90%。据中泰证券统计数据显示,1月城投债发行规模3,733.87亿元,环比增长28.47%,同比下降35.28%;总偿还规模3440.54亿元,环比下降14.81%,同比增长16.71%;净融资规模293.33亿元,由2022年12月的净偿还转为净流入,同比下降89.60%。
从监管审批角度来看,审批端防范风险思维尚未改变,尤其是在交易所发行的城投债,上会或注册前反馈时间已上升至82.8天,达到有效观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同时,招商证券指出,区县城投反馈时间易升难降,弱资质平台发债较难。分省份来看,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反馈时间连续三月拉长,2023年1月发行前平均反馈次数均超2022年全年均值。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财联社整理)
此外,据中证鹏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2月10日)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244.09亿元,前一周净偿还284.51亿元。其中发行规模为653.28亿元,较前一周增加1.87倍,偿还规模为409.19亿元,较前一周减少20.10%。
招商证券认为,防疫管控松绑叠加年初基建项目投融资有一定需求,城投融资需求明显增加。此外,理财冲击逐步平复,债市环境对城投举债有利。不过,审批端的防风险思维尚未改变,区县城投反馈时间易升难降,弱资质平台发债不易则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