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来了,“打新”是进还是退?
2023-02-13 06:32 星期一
全面注册制来了,“打新”是进还是退?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注册制是在总结和评估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经验基础上深入推进的,充分贯彻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发行上市全过程将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同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更具可持续性的资本市场生态。

全面注册制后,都有哪些变化?

一、发行主体 注册制将核准制下的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突出板块特色,保持错位发展,而对发行价格、规模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显著改善了效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如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契合了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

但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审核把关更加严格,体现在:

一是压实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二是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全程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监管部门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发行机制

一是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允许在市场化询价方式定价之外,部分股票可采用直接定价方式,同时适度扩大询价对象范围,以更好发挥中长期投资者的研究定价能力。

二是优化调整配售机制。保持主板和创业板现有差异化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及回拨机制安排,主板向网上投资者倾斜;将配售方式由原来的比例配售或摇号配售,统一调整为比例配售;优化战略配售的具体实施安排,完善超额配售选择权机制,以上举措有利于促进新股上市后股价稳定。主板不实施保荐机构跟投制度,维持科创板、创业板现行跟投机制。

三是统一新股申购单位为500股/手(原沪市新股申购单位为1000股/手)。

三、交易机制

(一)涨跌幅限制 上市后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主板继续保持10%不变(科创板及创业板为20%)。

(二)盘中临时停牌机制 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 超过30%、60%的各停牌10分钟。

(三)价格笼子机制 实行2%有效申报价格范围,增设“十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机制安排,即价格范围不足0.1元时,适用0.1元;超过申报价格范围的订单由暂存交易主机改为直接拒单。

(四)严重异常波动交易信息披露机制 根据主板股票特点设定差异化阈值。

全面注册制后,个人投资者可有哪些突破?

随着23倍发行市盈率限制的突破,主板新股的发行估值可能提升,换言之,发行价可能一步到位,二级市场炒作空间被压缩。同时,随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新股上市连续“一字板”时代也将结束,不排除上市后即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并且,新股发行上市的数量与节奏也有可能提升,对二级市场整体估值造成影响,进一步压制了新股上市的溢价率。

因此,全面注册制下,打新的风险增大,打新不再无风险,但机会仍将并存。

对于习惯打新的个人投资者,可从以下三路突破:

一、调整逢新必打的策略,在做足功课前提下参与具体个股的申购。影响力大、创新力优、竞争力强的蓝筹企业和细分行业冠军,或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可能更具吸引力。

二、对于中签个股,设定合理获利预期,科学把握卖出时机。

三、不直接参与打新,借助合适的金融产品曲线参与新股申购。

收藏
58.4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