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基本把未来科技趋势说清楚了,包括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超强度材料)、大规模中央控制无人机群、人工智能……等等。”
财联社1月28日讯(记者 黄靖斯)截至1月27日,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67.24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这其中,《流浪地球2》凭借其票房及口碑赚足了一波存在感,一万名观众眼中就有一万部《流浪地球2》印象,卖方分析师的“印象”更多却是投资机会。
1月27日,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在朋友圈发表了一则《流浪地球2》观后感,从卖方研究视角剖析这部科幻片中潜在的投资机会。张夏认为,《流浪地球2》基本把未来科技趋势说清楚了,包括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超强度材料)、大规模中央控制无人机群、人工智能、数字人、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机械外骨骼、3D打印等等。
正是因为《流浪地球2》揭示了未来科技诸多发展趋势,张夏也戏称,它甚至可以取名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南》、《VC、PE风险投资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型资料片》。
事实上,作为金融业最敬业的职群之一,分析师春节假期也并没有闲着,除了笔耕不辍地更新假期市场观点、接二连三的电话会外,春节回乡见闻也是分析师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8日,共有包括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多家券商的分析师发表了10余篇回乡见闻。
这些分析师来自成都、舟山、福州、温州、新干、赤峰、洛阳、河池、秦皇岛……他们同样是春运返乡大军中的一员,更善于通过微观视角或草根调研捕捉烟火升腾背后的乡土变迁、居民消费、旅游出行乃至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把脉背后的产业动向和投资机遇,也通过一城一池、一点一滴的见微知著,窥见后“疫”时代经济修复动能。
视角一:年味回归,居民消费强劲复苏
随着各地疫情高峰已过,从餐饮、影院到服装消费品,今年春节期间线下消费的强劲复苏已在预料之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当中。消费复苏同样是分析师回乡见闻中普遍提及的高频词,但部分分析师也注意到,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强度要完全恢复,仍需要时间。
中信建投食品饮料分析师菅成广的杭州回乡见闻释放出浓厚的疫后复苏色彩。一方面烟酒仍然是送礼重头戏,送礼、宴席市场很少看到400元以下的白酒;另一方面,大众消费也存在升级的趋势,除了传统卖场外,会员制超市也受到居民青睐,大众对鲜奶的需求在快速提升,走亲访友除了烟酒之外更多会选择带车厘子、猕猴桃等高档水果或者核桃仁等坚果。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林芷看到了家乡舟山消费复苏的三大特征:一是从餐饮消费来看,选择现场就餐的人数明显增加;二是从观影消费来看,影院上座率逐日攀升,但与疫情前仍有差距;三是从零售消费来看,商场人流恢复仍然有限。此外,李林芷也发现,在消费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却在悄然收缩,使得涨价成为普遍趋势。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林遵东来自福建福州,他总结出来的家乡商场消费特点是非耐用品消费恢复较快,而大型耐用品消费恢复尚早,具体包括:一是今年春节前夕的消费量相比去年有所上升,并且显著高于前几个月,另外线上消费的比例有所上升;二是2022年大型家具的生意较差并且春节前夕销量也没有明显提升。
海通证券固收分析师藏多来自秦皇岛,他也发现家乡商的“年味”逐步回归——超市里已经被人群和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占据过道,商品丰富性也有了明显提高;各种店铺(餐饮店、饰品店、服饰店、潮玩店等)的人流量都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人们观影热情明显升温,影院热门场次上座率大概在80%以上,剧本杀、密室等娱乐场所数量在增加。
“家乡的烟火气逐渐回来了,消费迎来复苏与新生”,来自江西新干的申万宏源轻工分析师如是总结道——餐饮小店店员语气中透露出生意红火的欣喜,熟悉的餐厅因满座而订不到位,新的消费场景、消费品类逐渐涌现,商超中SKU更丰富了,贵价海鲜产品的出现也充分体现消费升级的趋势,此外,某大型家居购物中心,无论是品牌实力、购物环境、消费服务体验,都较传统的老建材市场有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的潜力有待充分挖掘。
尽管这次春节人流量和消费热度多少有些超预期,但卖方分析师也发现了背后的隐忧,中金公司固收团队分析师认为,从消费金额角度,恢复程度可能没有人数看上去那么理想,“疫情三年以来,都有一个经济特性,就是人流量相对容易恢复,但消费金额要恢复到疫情前存在一定的难度,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强度要完全恢复,仍需要时间。”
一些中微观的观察现象也可以佐证:一是2023年春节群发微信红包的现象和频率继续下降;二是各线城市的商场,消费集中在餐饮和电影,而一般的服装店和其他店铺,人流量和生意却比较一般,甚至春节期间,很多此类店铺不开门营业;三是居民消费更追求性价比。
视角二:旅游现“报复性”高峰
“排了三个小时茶颜悦色”“杭州灵隐寺凌晨人山人海”“晚上九点,人在张家界等下山”“人比兵马俑多”“高速上堵了7个小时”……从零下53℃的东北,到热带椰林的三亚,春节期间全国人民“报复性”旅游的火爆情况,想必让不少网友都历历在目。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林芷感同身受,其家乡舟山也出现了“报复性”旅游高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舟山是国内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且民宿预订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3倍。其中,普陀山旅游消费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停车场一度突破最大停车量,前往普陀山的公路拥堵路段超8公里。
在旅游出行方面,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林遵东也有类似的发现,其家乡福州的国家森林公园园内人数已经显著高于过去几个月,并且相较于前几年园内总游玩人数有了较大的提升。他同时发现,户外运动消费逐渐成为青年人的首选,“公园、郊外等户外场所逐渐转变为青年人聚会的好去处,并且青年对于户外露营设备的购买接受程度相比于之前大幅上升。”
随着市内旅游业逐步发展,申万宏源产业研究分析师也看到,家乡赤峰的特色显得更有韵味。受疫情管控影响,身边熟人朋友多以赤峰市内“微旅游”为主,譬如以草原观光、大漠探险为主题的克旗和翁旗草原自驾旅、喀旗及宁城等地区的康养度假游、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敖汉、左旗历史文化旅游路线,种类丰富,更配合 “畅游赤峰”微信小程序、赤峰旗舰店APP等线上平台,活跃了假日旅游市场,展现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期盼。
“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但配套服务人员和配套设施跟不上”,这是中金公司固收团队提到的忧虑。最为典型的是打车很难打,而且旅游景点内部的商铺没有开门营业,旅游设施很多也日久失修,缺乏维护。此前景点当地人的反馈是,一来很多旅游从业人员都改行了,导致服务人员不足以及设施缺乏维护;二来当地人对未来的旅游业预期也不高,认为疫情三年改变了太多人,经济周期下消费意愿不强,因此当地人继续投资旅游行业的诉求不高。
视角三:道路交通出行拥堵
说到春节假期,春运必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在疫后恢复常态化流动的第一年。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日均发送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57.0%,恢复至2019年的83.1%,其中1月26日、27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连续2天突破千万人次。
从道路交通的情况来看,中金公司固收团队的发现是,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市内交通通畅,二三线城市容易出现堵车。一线城市,由于回家过年和出外旅游的人数较多,市区内人流下降,总体感觉交通很通畅。四五线小城市和小县城,虽然人流较正常水平也回升(回家过年的人增加),但地方相对空旷,也不容易堵车。二三线城市,一方面有一线城市回流过年的人口,另一方面,如果是旅游城市,外来旅游人数增加,城市内部容易出现堵车现象。
在常规的道路运输外,也有不少分析师看到了家乡在基础设施、在公共交通等方面的点滴变化。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余培仪返乡过节期间最大的感慨是,家乡温州在数年间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证明我国科技发展的红利已初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以道路交通为例,余培仪观察到,家乡不少道路已被重新修葺、拓宽,不少路段还安装了相应的监控摄像头。此外,他提到温州已经上线了智慧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利用覆盖交通基础设施及人、车、物等多方面的物联网,纵览交通运输全景,推动本地交通检测、管理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秦皇岛的公交车数量锐减是海通证券固收分析师藏多的特别发现,从高频数据来看,2022年下半年以来,秦皇岛市拥堵延时指数大幅下降至2020年一季度水平附近,岁末年初震荡回升,受春节假期影响再度回落,且明显低于往年春节水平。藏多认为,公共交通这一“城市的血脉”何时能正常运营或仍待“限号”措施恢复、居民习惯改变、财政补贴支持等多方合力。
视角四:房地产市场异常冷清
作为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兔年春节成为不少少开发商实现开门红的希望所在,“春节楼市不打烊”“推出0月供计划”也是不少楼盘吸引眼球的一大利器。但无论从楼市成交数据情况,还是分析师的回乡见闻来看,今年的春节楼市似乎异常冷清。
“秦皇岛楼市偏冷、成交较少,房价的下降或未能明显提振购房需求。”这是海通证券固收分析师藏多的一大发现。安居客网站显示,截至1月25日,秦皇岛海港主城区待售楼盘仅有8处,全部在售新房楼盘共有28处。此外,藏多注意到近几年已经很少看到家乡有新建的楼盘,“很多人对楼市仍持观望态度,购房意愿的修复或仍需时间。”藏多感慨。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林遵东也发现家乡福州的年轻人租房意愿大于买房,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未来收入不确定较高,担心还不上贷款;二是二手房价在持续下跌,居民在等房价跌到底部后入手。为了长期考虑,本地居民目前或更多选择将收入转化为储蓄,为以后的大额消费做准备。
但也有一些来自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信号,来自内蒙古赤峰的申万宏源产业研究分析师发现,赤峰体育中心“鸟巢”体育馆及新城区有了更多拔地而起的高楼,不仅满足周边地区人口涌进带来的住房需求和生活需求,更能满足因老城区交通拥堵而催生的住房改善需求。
视角五:城乡经济建设焕然一新
城乡经济建设通常也是分析师观察家乡变化的一大视角。从回乡见闻的描述来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工业加速升级改造,产业新动能不断释放,分析师的家乡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申万宏源产业研究分析师来自内蒙古赤峰,他的一大感触是,受益于区域中心城市的打造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一些新兴产业园区逐步完工落地,并悄然出现在新闻、期刊甚至公交站牌上,譬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松山信息数创科技产业园、以合金类精深加工产业为主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松山区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园等。
今年回舟山,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林芷的一个感受是,家乡建设继续突飞猛进,新项目、新工程、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114.8%,制造业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201.3%,其中交通基建和工业技改是投资的重点领域。其中,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730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也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来自温州的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余培仪从家乡部分经营者的口中得知,尽管企业在2022年遭遇了一定困难,但经营者对2023年的形势已充满希望,认为后续疫情将难以带来明显的影响,经济大环境将逐步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有望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