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自评情况良好,但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却远未令人满意。
后疫情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自己身体和健康的第一管理者。虽然具备健康管理意识是良好的开端,但我们与获得身心健康这一“终极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日前,《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在京隆重发布。
报告的调研、编撰和发布,由国家权威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完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业指导。报告还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的学术支持,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代表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其中。
《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自评情况良好,但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却远未令人满意。94.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良好,但生活方式总体得分却仅为49.1。合理膳食种类不够、缺乏运动成为两大短板。而步入社会打拼的年轻群体,在快节奏、大压力下引发了一系列身体与心理问题,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
《报告》显示,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受访者中平均每人拥有2.2个健康困扰,体重、心理、疼痛问题位列前三,分别占比41.9%、37.5%和28.2%,背后则是75.7%的不良生活习惯群体占比。其中,久坐、熬夜、工作学习压力大是占比最多的三种不良习惯。
长时间保持久坐、低头等姿势进行办公学习,极容易造成颈椎、腰椎等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早在 2016 年我国颈椎病患者就有1.58 亿多人,治疗费用高达 5 亿。颈腰椎病已成为现代都市人最容易患的十大职业病之首。
熬夜是另一个健康杀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任务,并公布成年人“每天睡眠7-8小时为正常标准”。然而,很少有职场人能达到这一标准。《国民深睡运动白皮书》显示,“睡得非常好”的全国居民不到两成,深睡太短、入睡困难、惯性熬夜成困扰全国居民睡眠的三大问题,高质量睡眠变成奢侈的愿望。
此外,疫情也在悄然间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放大了部分职场人日常的情绪。居家期间工作以及生活无边界感成为现代职场人工作最主要的压力源。除了上下班边界越发模糊外,居家办公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无形中也给了现代职场人增加了一定的情绪压力。
面对2035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这些已经浮现的居民健康问题该如何解决?面对潜在的健康状况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
加入健康社群,摆脱“知易行难”
依托于活动小程序及打卡人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了问卷调研,为期半年完成了《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这份颇具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研究报告。调研收集有效样本18332人,覆盖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从合理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防治、健康服务利用、健康知识六个维度,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进行全覆盖、细摸底,并通过综合干预手段的实施,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改善健康的方法——大力开展健康社群、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刘胜兰博士表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知易行难。阻碍健康生活方式原因多样,调查发现“难坚持”及“拖延症”占比最高,分别为33.6%和31.7%。 同时,国民健康知识也明显不足,其中科学适量运动和营养素理解两项,正确率分别仅为29.4%和44.9%。
如何将这些阻碍转化为健康行动力呢?从社会行为学和心理学维度思考,由于人是社群动物,无法脱离群体生活,因此可通过组团形成互相监督的机制,“鞭策”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健康社群的构建,人们将浸染在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中,这会驱动每个人追求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数字化转型赋能,安利打造上万社群
作为“全面健康推动者”,安利把握健康中国战略的黄金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从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大健康战略转型,结合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营销人员运营线上融合线下的大健康社群,积累了丰富的健康社群运营经验。
安利(中国)总裁余放介绍,目前,安利已有三万余营销人员通过中国营养学会的培训和考试,拿到营养健康顾问证书,一万多人拿到了健康塑形教练证书。他们以遍布全国的安利体验馆、体验店为依托,建立并经营着数以万计的以体重管理、健康丽龄、四季养生、亲子健康等为主题的健康社群。
为提高多元化健康社群的用户体验,安利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线下有遍布全国的安利体验馆、体验店,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挂牌的“健康促进科普基地”,可以提供免费体质检测,开展公益营养讲座、健康科普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健康生活社群活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微信群、小程序、直播等工具,极大方便社群成员学习知识、互动打卡、督促鼓励,促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去年5月,安利上线“我们行动啦”健康打卡微信小程序,推出百套免费健康课程,涵盖合理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防治、健康服务、健康知识六大维度,号召百万国民组队参加百天打卡行动。这些课程得到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的专业学术支持。这套小程序以及社群干预产生的积极成果,也在《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中得到验证。
《报告》显示,受访者非常认同“健康社群”在知识分享、监督陪伴、经验交流方面的作用,通过组建微信群、坚持开展线下活动的小组表现尤佳,社群成员共同运动、打卡督促、拍照交流健康食谱搭配和制作,有力克服“不能坚持”和“拖延症”等痛点。
基于线上组队、线下行动的“组团健康”,参与者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六个维度上有显著改善。对比干预前后(学习前后)的测评分数,合理膳食、疾病防治、健康知识、运动健身方面的得分,分别提高11.9分、11.6分、9.9分、7.2分;参与者膳食搭配多样性与膳食技能明显提升,运动健身行动力显著增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加强。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通过社群来培养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促进新手段,值得大力肯定与提倡,它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并令千百万个人与家庭从中受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李建伟部长表示,此次调研项目成功探索出“我—伙伴—社群—社会”的健康生活推广路径,以及“认清自我健康—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的行动路径,健康社群有望成为全面健康推广中最为活跃、最为有效的社会单元。
为了让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余放表示,安利希望与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平台以及各界专家合作,系统开发生活方式医学健康指南和可行工具,将研究成果转化形成产业的科学指引,更好地服务大众。同时,安利还将大力加码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大数据等技术方面的投入,继续深入开展个性化营养的临床干预研究,持续优化决策树和算法,并建立智能学习的能力。
余放最后表示,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大家可以通过“我们行动啦”小程序学习系统的健康知识,特别是提升免疫力、缓解心情焦虑、居家运动健身、科学自我防护等课程;也可带领家人亲朋、同学同事、街坊邻里,组成健康社群,分享防疫知识经验,互相鼓励支撑,纾解情绪压力,以全面健康的状态拥抱崭新的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