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5个百分点。
广州出台多项措施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
12月10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明确聚焦广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链,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等产业链为重点,投资建设产业带动性强、技术水平先进、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财联社汽车: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迅猛,广州深知不能缺位。
南京12月将发放汽车消费助力券
12月11日,据南京发布消息,将于12月14日发放新一轮暖心消费助力券,其中,汽车消费助力券发放共一轮,自12月14日活动开始之日至领完为止。
财联社汽车:未现“翘尾”行情的车市,急需各种政策支持。
流通协会: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1.88
12月1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2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1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8,环比上升6.8%,同比上升39.3%,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本轮疫情导致经销商闭店比例突破40%,多数闭店时间在两周以上,市场展厅流量和订单情况出现较大影响,有73.%的经销商无法完成销量任务,其中61.1%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80%。
财联社汽车:汽车经销商2022年的日子不好过。
崔东树:全国新能源乘用车11月渗透率36%
12月10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5个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1%;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2%。
财联社汽车: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已彻底掉队。
埃安旗下因湃电池科技动工 总投资109亿元、2024年投产
12月11日,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科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在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109亿人民币,占地约666亩,预计2023年10月实现厂房交付,2024年3月前完成首期6GWh量产线导入,2025年底完成所有36GWh产线导入,届时可满足60万辆车的装机需求。
财联社汽车:埃安自研自产动力电池要来了。
海汽集团、海马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将投入500辆新能源汽车用于租赁业务
12月11日,海汽集团与海马汽车签署新能源汽车产销对接交流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海南应用场景打造定制化纯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产品,首批在海南全省投入5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汽车租赁业务,共同构建海南自贸港绿色智慧出行体系。据悉,2023年,海马汽车还将推出氢能汽车投入商业示范运营。
财联社汽车:海马汽车紧贴海南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长安深蓝SL03官宣涨价 预计上调幅度为2000元-8000元
12月11日,长安深蓝发布通知:2023年,长安深蓝将对SL03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预计上调幅度为2000元-8000元,具体车型价格调整将另行公布。2022年12月31日及以前下定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财联社汽车:特斯拉没有引发“降价潮”,比亚迪却激起“涨价潮”。
梅赛德斯-奔驰国产重卡正式上市
12月10日,梅赛德斯-奔驰正式公布国产Actros和Actros C公路牵引车两大系列、八款车型市场售价,价格区间为518,800 - 699,800元。其中,Actros搭载最新一代与欧洲同步的梅赛德斯-奔驰OM 471发动机和梅赛德斯PowerShift 3 12挡AMT变速箱;Actros C则搭配专属康明斯发动机、采埃孚AMT变速箱,由梅赛德斯-奔驰研发团队整车标定和调校。
财联社汽车:新车型的发布,将进一步巩固奔驰在高端重卡市场的地位,但如何面临新能源商用车的竞争,也是现实的问题。
Stellantis宣布将无限期停止美国伊利诺伊州Jeep工厂运作
12月10日,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宣布,公司计划在明年2月28日后“无限期停止”伊利诺伊州吉普工厂的运作,这座工厂负责组装Jeep切诺基。公司表示,汽车行业受到新冠病毒持续大流行、芯片短缺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挑战是汽车电气化相关的成本不断增加。
财联社汽车: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犹如“大象转身”。
韩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Chaevi在硅谷开设办事处
12月10日,据外媒报道,韩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Chaevi正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超高速充电网络,并计划与日本汽车制造商合作。Chaevi首席营销官Young Min Kim表示,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在韩国国内安装了约26000个电动车充电桩,目前Chaevi已经在硅谷开设了一个办事处,并正在考虑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Kim还提到,日本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仍然很低,是Chaevi眼中另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财联社汽车:韩国电动化产业正加速进军北美市场。
(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