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雅化集团、南岭民爆、壶化股份、凯龙股份等民爆企业1-11月份电子雷管销量暴增。龙头厂商壶化股份、金奥博、凯龙股份都有电子雷管大规模扩产计划。业内人士表示,Q4是行业传统旺季,井下煤矿等领域需求放量会推动电子雷管的渗透率加速提升。
财联社12月11日讯(记者 黄路)替换节点已至,Q4电子雷管正在快速放量中。中爆协最新数据显示, 11月电子雷管产量为0.52亿发,同比增180%,据此计算单月在工业雷管占比已达91.2%。1-11月份电子雷管累计产量为2.92亿发,同比增加100.4%。
记者与多家民爆公司沟通中获悉,政策推动普通工业雷管全面升级为电子雷管,鼓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产能,引导过剩产能加快退出。目前多家厂商都在着手新生产线的规划建设,产能将于明年集中释放。2023年电子雷管对应市场空间在8亿发左右,预计供需能保持基本平衡。
政策推动加速雷管升级替代
中爆协12月9日最新公布数据显示,雅化集团绵阳、湖南南岭、山西壶化、湖北凯龙葫芦岛等民爆企业1-11月份电子雷管销量暴增。以湖北凯龙葫芦岛为例,产、销量同比分别增224%、204%。
“今年7月底公司验收通过了一条电子雷管的生产线,原来约为900万发的安全许可产能,已增加到2900万发。”凯龙股份(002783.SZ)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传统雷管淘汰后现在只能用电子雷管,所以电子雷管需求旺盛,公司新产线爬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目前日产能稳定在10万发左右,公司正全力生产保供。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明确“2022年6月全国将停止生产普通雷管,到8月停止销售普通雷管”的目标。工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数码电子雷管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煤矿许用工业雷管将于2022年9月底前停止生产,并于11月底前停止销售”。
南岭民爆(002096.SZ)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电子雷管放量最基础的逻辑是政策推动加速雷管升级替代,传统雷管全面普及为电子雷管,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时间表,原来的传统雷管就相当于停产了。电子雷管是有芯片的,附加值和使用效率更高,相对于传统雷管几元的单价,已提升至15元/发左右,毛利更高。
据券商机构预测,预计2022年至2024年我国电子雷管产量分别达3.6亿发、8.4亿发、10亿发,电子雷管市场空间达54亿元、126亿元、150亿元。对此,上述南岭民爆人士认为,按照现有市场产能规模,明年市场7-8亿发是有可能的,若参照15元/发单价测算,上述推算是有一定依据的。
雷管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能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煤炭开采是电子雷管的重要应用领域,多家民爆公司均向记者表示,Q4是行业传统旺季,井下煤矿等领域需求放量会推动电子雷管的渗透率加速提升。煤矿大省如山西、陕西、新疆和安徽等地电子雷管提升需求较大。
龙头厂商扩产进行中
国内共有超过34家企业提供电子雷管产品,多家上市公司旗下拥有1家或数家电子雷管企业,记者梳理发现,各龙头公司都有电子雷管大规模扩产计划。
壶化股份(003002.SZ) 电子雷管产能5880万发/年(包括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第二条生产线正处于最后验收阶段。南岭民爆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电子雷管许可产能从2800万发已提升至6450万发,预计明年销量会更大;据了解,公司还合资成立了全红芯公司,确保电子雷管芯片的供应。金奥博(002917.SZ)第一期生产线设计产能约为4500万发,第二期生产线改造建设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投产。
凯龙股份电子雷管许可产能7008万发,安全许可能力2900万发。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三期4108万发生产线的规划建设准备工作已启动,公司预定的目标是明年8月底能够达到验收的条件。
民爆企业集体大幅扩产背后是电子雷管毛利远高于此前传统雷管。上述凯龙股份人士表示,电子雷管成本要更高但利润空间也相对更大,按照公司规划每一发是希望赚到5元。
记者梳理各民爆公司过往财报发现,由于国内民爆行业存在产能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总体供过于求的问题,工业雷管产能利用率常年处于低位(平均产能利用率约33%)。如今各大民爆厂商都有电子雷管扩产计划,未来是否会导致供需失衡?包括金奥博、壶化股份等均对记者回应称,全国雷管产能已由原33亿发置换减少到约10亿发。电子雷管产能主要靠产能置换的方式获得,预计市场基本可实现供需平衡。
10月、11月电子雷管月产量分别为3800万发、5200万发,12月份预测需求或将达到7000万发左右,电子雷管Q4替代提速明显。不过也有民爆业内人士直言,民爆公司营收构成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和爆破服务等,电子雷管只是其中一部分,虽然市场前景看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其业务占有究竟有多高。
(数据来源:中爆协)
(编辑 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