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归来!拉美政坛集体“向左转” 对全球意味着什么?
原创
2022-11-01 14:39 星期二
财联社 潇湘
在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地区,政治版图已彻底变天……

财联社11月1日讯(编辑 潇湘)在巴西周日举行的历史上选情最胶着的总统竞选中,巴西左翼阵营劳工党候选人、前总统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击败了保守派现任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就此创造了现代拉美政坛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一次回归。

而这位三年前因腐败而入狱的“巴西之子”的东山再起,也彻底强化了拉美政坛集体“向左转”的势头。

按照巴西政府制定的日程,卢拉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从而第三次入主总统府“高原宫”。而这也意味着从明年1月1日起,从阿根廷到墨西哥,从巴西到秘鲁,从哥伦比亚到智利,拉美的每个主要国家都将由左翼政府领导。

在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地区,政治版图已彻底变天……

“巴西之子”归来

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晚间揭晓。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任巴西总统的卢拉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了5960万张选票,支持率达到超过半数的50.9%,他的竞争对手博索纳罗则获得了49.1%的选票。

image

对于许多熟悉南美政治的人而言,卢拉的名字显然并不会令他们感到陌生。今年是这位“巴西之子”之称政坛风云人物第六次参加巴西总统竞选。在早间的三次竞选尝试(1989年、1994年、1998年)中,卢拉均以失利告终。不过随着时光步入21世纪,巴西终究还是迎来了卢拉的时代。

在2002年,卢拉首次当选巴西总统,2006年在选举中再度连任。一个辉煌的纪录是,在2010年结束第二任期时,卢拉当时仍保持着超过80%的超高支持率。

不过,结束总统任期的卢拉此后可谓命运多舛。2018年4月,卢拉因贪腐指控入狱,后于次年11月出狱,期间经历了长达580天的牢狱生涯。卢拉的支持者一直认为,这是一次“政治裁决”。2021年,卢拉此前的有罪判决被巴西法院裁定为无效,这为他今年再次参加大选扫清了道路。

“他们曾试图活埋我,而我就在这里复活。从2023年1月1日开始,我将为2.15亿巴西人执政,而不仅仅是为那些投票给我的人”,当地时间30日晚间卢拉在胜选演讲中对支持者如是说道。

毫无疑问,卢拉的此番东山再起,可谓在其个人履历上再度书写下了传奇的一笔。同时,不少分析人士也认为,代表左翼势力的卢拉胜选,意味着巴西新政府将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向中下阶层倾斜,外交上也将改变博索纳罗执政时期的保守主义色彩。

作为巴西左翼阵营的代表人物,卢拉在1945年10月出生于巴西东北部,是一个贫苦农村家庭的第七个孩子,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没读完就不得不出去打工,18岁时还曾因工伤失去了左手小指。青少年时的经历令其深悉底层疾苦,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逐步从工会运动积极分子成长为工会领袖,被视作巴西“穷人的代言人”。

在1980年创立巴西劳工党后,卢拉一直强调要减少巴西经济中存在的不平等,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教育和医疗机会。而在此次胜选的演讲中,卢拉也重申,新政府的首要任务将是解决巴西民众的饥饿问题,为国内贫困人口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卢拉认为,在经济层面,当务之急是缓解通货膨胀,改善营商环境。同时,他高度重视“再工业化”,希望巴西实现向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转型。

在外交方面,卢拉表示,巴西将“重归世界舞台”,他将推动加强拉美地区合作机制,构建一个可信的、有规划的、稳定的巴西,并深化与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模式,为高度外向型的巴西经济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令国际投资者重拾信心。

拉美政坛集体“向左转”

对于巴西而言,卢拉的胜选意味着这位现年77岁的杰出政治家的卷土重来,而如果把视角放大到更大范围的拉美地区的话,那么此次巴西政坛的变天,可能更加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意味着第二轮“粉红浪潮”正彻底席卷整个拉美。

而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即将又一次登上巴西总统宝座的卢拉,注定将成为这轮浪潮最大的“浪花”。

image

所谓“粉红浪潮”是指左翼政党在多个拉美国家掌权执政的现象。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国际局势变化、“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及外生经济冲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许多拉美国家的左翼政党掌握了政权,迎来了首波被称作“粉色浪潮”的左翼运动高潮。

这波“粉色浪潮”的持续了将近十余年的时间。不过,随着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等人的离世或离开政治舞台,这股浪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约在六七年前,右翼政党纷纷开始在拉美多国执政。

然而眼下,这第二轮“粉红浪潮”似乎来得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2021年7月,秘鲁迎来了一位农村教师和工会活动家出身的左翼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

2021年11月,洪都拉斯在大选后迎来了该国史上首位女总统(左翼)希奥玛拉·卡斯特罗;

2021年12月,在智利大选中,新兴左翼联盟“我赞成尊严”候选人博里奇以高得票率胜出;

2022年6月,哥伦比亚左翼竞选联盟领袖、前游击队员古斯塔沃·佩特罗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哥伦比亚有史以来第一位左翼总统。

时至今日,卢拉的胜选意味着,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七个国家(代表该地区80%的人口)——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和智利,都将由左翼领导人统治。

尽管拉美一向被认为有钟摆般的“左右执政周期”,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拉美的地图就再度被完全涂成了“粉红色”,这无疑是该地区历史的又一个重要转折……

“左翼兄弟会”缘何再现?

左翼政党们究竟是如何步调一致地在拉美版图上实现此番逆袭的?

尽管各国间的具体国情各有不同,但背后确实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2010年代后半叶,国际金融危机对拉美经济造成的冲击,是导致当时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地区大国左翼执政党相继丢权的主要原因。在这一外部冲击的影响下,民粹主义和各国间政见的差异,也令拉美一体化共识出现了分化迹象。最具典型的,无疑是有着“巴西特朗普”之称、极右翼色彩浓厚的博索纳罗的上台执政。

而在近几年,正如同当初拉美政治中的“钟摆效应”导致右翼得势一样,新冠疫情下的经济和地缘危机,也令拉美处于又一个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动荡加剧的新阶段。

拉美现任中间派或者中右翼领导人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相对治理不善,引发民众普遍反感,左翼回归成为新思潮,又一轮“粉色浪潮”的兴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早在今年年中哥伦比亚大选时,该国政治学家安赫尔·图伊兰·萨缅托就曾指出,在分析2022年拉美即将出现的选举全景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大流行给每个国家带来的影响,以及公民对每个国家的领导层应对疫情努力的反应。

“大流行引发了一场难以管控的危机,加剧了这些国家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摆在桌面上,让人们对它们的感觉更强烈,”萨缅托表示。

以巴西为例,在新冠疫情期间,巴西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成本大幅上升,这直接导致博索纳罗的支持率一路跳水,也令越来越多的巴西民众怀念起昔日卢拉任内的“光辉岁月”——在卢拉于2003年至2010年执政期间,巴西经济年均增速曾一度达到4.3%,名列世界经济十强行列。

对全球格局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此番又一轮“粉色浪潮”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选民对此前各国右翼政府失望的产物。不过即便如此,拉美左翼领导人志同道合“兄弟会”般的紧密联系,依然可能对全球地缘局势和经济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没有人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末最初拉美左翼进步浪潮形成之初,拉美人民对美国霸权的不满是一个关键推手。当时拉美成立了多个区域性多边组织,如南美洲国家联盟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与20年前的进步主义浪潮和左翼政府不同,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变。但拉美民众也同样正普遍开始反思右翼新自由主义的弊端:当过去数年拉美国家面对经济民生难题时,它们并没有得到美国政策的积极回应,美联储的加息和紧缩政策反而向全球传递着恐慌。

而长期以来,“和美国保持距离”以及“建立独立自主的拉美”,一直是拉美左翼政党的政治主张。拉美左翼的重新掌权,可以说是该地区的民主化不断成熟、多元化的表现,也是拉美探求另一种发展道路的一种尝试。

就经济层面而言,尽管各个拉美左翼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各有不同,但一个更为抱团的拉美,也可能会尝试做成一些以往难以办到的“大事”。

例如,眼下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正致力于推进建立的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锂佩克”。

如今,上述南美锂三角的三国均为左翼执政,特别是目前锂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智利,该国总统博里奇对锂资源开发尤为重视,主张强化国家调控、提高矿企特许权使用费、推动建立国营锂业公司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杨建民3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在拉美向左转的背景下,未来古巴、委内瑞拉等左派执政国家的国际环境将有所好转,拉共体等地区性组织将重新发挥作用,拉美外交的自主权更加大大增强,而这些则意味着美国对拉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将更难找到“支点”。

收藏
107.25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0.06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