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交易对券商业务结构的改变不是朝夕之功。从长期来看,资本实力和投研定价能力会是券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科创板做市交易的脚步越来越近。日前,证监会批复了第二批6家做市商名单,已获得做市商资格的券商扩容至14家。15日上交所亦官宣已完成做事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场预计,10月底科创板做市交易有望正式启动,后期也还会有更多券商拿到做市牌照。
对科创板而言,引入做市商机制的意义不言而喻。对入围券商来说,这块业务牌照的想象空间也不小。目前市场期盼最大的,是科创板做市交易是一项综合性的资本化业务,有望改变券商传统上偏通道的业务模式。而通过整合资本、投研、交易等各项业务,券商的盈利模式会更多样化。一些观点甚至认为,入围券商有望从做市商制度中获得源源不断的业务收入。
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可能过于乐观了,做市交易对券商业务结构的改变不是朝夕之功。未来而言,科创板做市交易对券商肯定会有正面影响,但短期对盈利的贡献却难以量化。长期来看,资本实力和投研定价能力会是券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首先是资本实力。相比集合竞价制度,在做市商制度下,券商所需要的资本实力会大大增加。交易中做市商往往先要用自有资金买进股票,以提供市场流动性,因此资本金水平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另外,由于做市商需要向买卖双方进行双向报价来赚取适当的差价获利,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大量投资者卖出股票却没有人买入时,做市商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据相关要求,参与科创板做市的券商必须满足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以及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等要求。中证协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105家券商中2021年末净资本达到百亿以上的有50家,考虑到其他一些要求,这项业务显然对头部券商意义增大,其也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实现自身的战略意图。
其次与新三板不同,科创板做市对券商投研定价能力的考验更上了一个量级。科创板以高科技、硬科技著称,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有着极高的行业门槛,券商如何能将研究能力转化为交易能力需要观察。特别是,目前券商的收入结构中投行、经纪业务等中介业务占比依旧大,投资股票、债券、权证、证券投资基金的自营业务占比不大,且不少券商的自营业务还屡现亏损。而做市商最核心的特点却恰恰在于交易能力和价格发现,如果无法对公司股票给出合理定价,这显然是不利于其开展做市交易的。
不过从积极一面看,这块业务目前所有参与者起跑线都一样,券商之间差距可能也没有统计数据反映的那么大。这也意味着,一些中小券商确实有可能“弯道超车”。目前拿到牌照的14家券商结构也显示,其中既有传统的头部大券商,也有一些做市业务上有特色的中小券商。
不管规模大小,科创板做市交易在风险隔离上的要求是一致的。做市商相当于股市的公开“庄家”,如果内部防火墙制度不健全,一些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行为恐怕在所难免。笔者认为,一方面券商需要完善业务隔离制度,健全做市交易业务内控制度,以有效避免做市交易业务与经纪、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必须高度关注,要对做市交易中的违规现象露头便打,也要依据试点情况适时完善相应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