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银行年度分红在三季度,导致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在增加
财联社9月9日讯(编辑 刘海)8月商业银行债发行量创年内新高,达到2898亿元。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叠加年度分红在三季度,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在增加。此外,中小银行在本轮地产行情中或受拖累,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形成潜在风险。
8月份商业银行债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
财联社据choice数据统计,8月份商业银行债(包含商业银行普通债、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发行总额为2898.00亿元,净融资额2,492.50亿元,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
(数据来源:choice)
在8月份发行的27只商业银行债中,有14只来自地方银行,1只来自民营银行,发行额合计979亿元。除AAA级主体外,有4只来自AA+主体,1只来自AA-主体,1只来自A级主体。
(数据来源:choice)
商业银行债发行增速表明商业银行资本补足需求大大增加。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08%,资本充足率为14.87%。季环比分别下降18bp、17bp、15bp。
资本金受资产规模变化的影响。兴业研究在相关报告中指出,直接维度是资产投放强化,资本消耗加大;间接维度为生息资产收入完成进度加快,带动利润增长,缩小资本缺口,缓解资本补充压力。上半年,由于日均规模较高,对全年利息收入拉动效应明显,间接维度相对主导;而进入下半年,体现在当年的生息收入由于日均下降而趋于减弱,直接维度影响成为主导。
光大证券表示,部分商业银行把年度分红的节点安排在3季度,分红后为确保资本充足率仍处于相对合意水平,需要进行及时的资本补充。
中小银行专项债补充资本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资本补充问题更加紧迫。《中国金融》杂志曾刊文指出,受制于内生性资本补充能力弱、外源性融资渠道受限,中小银行流动性承压较大,资本补充问题尤为紧迫。
中小银行本身存在的风险也影响自身融资。申万宏源在此前的报告中也指出,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大型银行“下沉”市场,部分中小行累积的公司内部治理缺失、信贷管理粗放、偏离经营定位等问题逐渐显现。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剔除国股行及外资行,地方性银行及民营银行共发行商业银行债5,724.72亿元,占全部发行量14,923.72亿元的38.36%。对于体量较小的中小银行来说,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方式来补充资本的渠道相对受限,通过专项债来补充是另一种可行方式,政府鼓励
今年4月6日召开的国常会上提出,“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增强银行信贷能力”。
据中泰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8月末,中小银行专项债共计发行2585亿元,其中2022年已发行485亿元。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发行共涉及21个省份,今年以来,仅有甘肃、辽宁和大连发行了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00、135和50亿元。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指出,在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面,预计到8月底,将完成全部 3200亿元额度的分配工作。
关注中小银行潜在风险
据兴业证券统计,从46家有披露数据的发债中小银行不良房地产贷款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部分无数据的发债中小银行追溯至2019年)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规模在所有不良贷款总额中占比高达11.57%,房地产行业贷款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为2.86%。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
兴业证券并指出,房地产风险可能向银行传导,对于房地产贷款占比偏高的中小银行,需要特别关注潜在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