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3.0的元宇宙数字营销不仅仅是创意、是文化,更是底层链接与技术创新。
《科创板日报》9月3日讯(记者 张洋洋)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上海召开,元宇宙是今年大会当仁不让的“主角”。
在“元宇宙AI数字文化新营销发展论坛”上,各界学者专家、企业代表,从世界前沿、国际标准、专业深耕及场景实践等不同视角出发,结合元宇宙应用生态与大数据营销场景,探索数字创意新思潮与营销服务新模式,助力广告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以文化内核为支撑
无论是品牌,还是潮流,要想走得更远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内核做支撑。
论坛上,未尽研究创办人、福布斯中文版前总编辑、资深媒体人、财经学者周健工先生从虚拟数字世界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切入,探讨元宇宙及人工智能高科技背后的文化内核。
他表示,元宇宙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一个文化演变的产物。而元宇宙对中国在新全球化的新空间、地球的数字孪生、经济增长的新边疆、文化产业的新平台、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载体和加速器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元宇宙没有终极版本,元宇宙不是算力决定的,是人的想象力决定的,是人的想象力决定算力,而且算力永远跟不上人的想象力。

基于Web3.0的元宇宙数字营销不仅仅是创意、是文化,更是底层链接与技术创新。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执行会长王奕聪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提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赛道里面,区块链是一个技术的引擎。区块链的底层是构建虚拟人的真实身份,数字架构的呈现,才能形成一个元宇宙的集成。区块链对元宇宙很关键,因为在这个基础平台里面,虚拟的身份,社会的关系,社会资产,契约交易,行为轨迹,底层的逻辑要用区块链技术帮它保驾护航。
技术和内容,缺一不可
不难看出,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将创新出全新的数字文创概念和产业业态,那么文化数字化的前行方向在哪里?发展前景又如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长三角区块链产业促进中心秘书长王忠先生、动画导演及制片人田苗子先生、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先生以及风语筑首席文旅战略官、中国元宇宙产业委、风语筑文旅元宇宙负责人陈力娜围绕“虚实融合,以虚强实”数字文创内容的进化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忠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推出虚拟产品、虚拟大使,在应用过程当中的应用和背后,区块链的技术和元宇宙是很紧密结合。从区块链来讲,因为是去中心化,它能够有更多的连接,把Web2.0的应用更进一步扩展到3.0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算力。
作为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宣传片的导演,田苗子分别从动画和传播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技术随着国内技术公司和国内技术的努力,将会有更多好的产品出来。但是内容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等人群在心理的反映及对内容的感受度。
陈力娜女士分享了很多在文创领域的经验,并表示元宇宙是一个大的空间,运营和IP都非常重要,要结合所谓的技术、内容、IP、人才基地等等,形成一个元宇宙的产业链,并将它市场化落地。
在产业落地方面,朱骏炜从体育与元宇宙的结合山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透露,对于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来说,想建造一条属于自己赛事的区域链。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让数字化撬动着各个产业的变革,元宇宙的数字营销需要多种技术的有力配合,从技术到应用更是一个不断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些技术会对元宇宙下的应用场景,特别是文化创意或数字营销产业带来何种变化?
在《元宇宙和AI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应用领域的最佳场景实践及展望》论坛上,引跑科技人机交互首席顾问李圣辰、创略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杨辰韵、中诚智慧科技副总裁石辛泓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李圣辰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和知识图谱系统可以帮助更好地去理解一些文化现象,构建文化市场。需要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来做信息提取和特征提取,再利用知识图谱系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想办法利用分布式数据图库等等相关的工具来构建成人类可用、可懂的相关的文化产业。
杨辰韵则表示,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让企业营销和客户运营更加个性化,实时、智能和高效。他以服务汽车行业的营销场景为例,他认为预测性营销可以预测购车,包括预测客户的增换购,基于客户的数据来做到车型偏好等,基于客户的数据来做到效果提升,而不是盲目触达所有客户,精细化的运营将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
石辛泓提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元宇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物权或收藏品,归根到底就是实物与它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的链条是不是真实可信、可追溯的,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知识产权也好,还是新锐的数字作品,NFT,归根到底都回到技术上面来,所以在数字世界与实物当中,需要用技术去建立实物与数字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