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产能释放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下半年,森麒麟将展现出更大的业绩弹性空间。
由于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导致汽车产销遇阻,轮胎行业亦遇挑战,但森麒麟(002984.SZ)不仅未受明显影响,而且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泰国二期项目已基本建成,预计2022年可大规模投产。
新增产能释放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下半年,森麒麟将展现出更大的业绩弹性空间。而从长期发展来看,公司始终坚持产品高端化,不仅得以在大尺寸高性能产品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还突破国际轮胎巨头垄断,成为国际少数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
上半年逆势“双增长”
近日,森麒麟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1.59亿元,同比增加24.8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78亿元,同比增加20.36%;实现扣非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9.50%。
森麒麟主营业务为专注于绿色、安全、高品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及航空轮胎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根据应用类型分为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重卡轮胎及特种轮胎,乘用车轮胎包括经济型乘用车轮胎、高性能乘用车轮胎及特殊性能轮胎,特种轮胎包括赛车轮胎、航空轮胎。
实际上,由于今年3月底至5月份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需求端出现疲软,轮胎行业并非一往直前,但森麒麟却逆势增长。据Wind数据统计轮胎行业9个成分股(其中1个未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仅2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中森麒麟排名第一。
对于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原因,森麒麟仅在财报中表示,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狠抓生产经营管理,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而从财务数据中不难发现,业绩亮眼与公司及公司实控人在海外销售体系深耕多年不无关系。
早期森麒麟产品在海外市场凭借完善的产品体系、过硬的产品品质、高效的配套服务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除了开发传统的大型轮胎批发商外,还着力开发大型连锁零售商,形成海外销售“双轮驱动”格局。
2014-2021 年,在美国竞争激烈的超高性能轮胎(UHP)市场,公司旗下 “德林特 Delinte”品牌轮胎已连续8年保持2.5%的市场份额,为唯一榜上有名的中国品牌。另外,公司全部轮胎产品在美国替换市场的占有率约 4.5%、在欧洲替换市场的占有率超4%。
在此前提下,森麒麟的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业绩远超行业水平。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汽车轮胎出口量3,201,539 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6%。财报则显示,森麒麟的出口及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5.74%。
而随着下半年泰国二期项目产能释放,森麒麟业绩有望更上一个台阶。财报显示,公司泰国二期“森麒麟轮胎(泰国)有限公司年产6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及200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已基本建成,预计2022年可大规模投产。
同时森麒麟正在加快推进“西班牙年产1200万条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首家智慧轮胎工厂。
产品高端化助长期发展
财报显示,森麒麟从创建伊始就引入国际化高端技术人才,从产品研发设计、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化,经过十余年深耕,在国际市场建立起高端化品牌形象。
目前,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市场需求旺盛,已成为轮胎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而公司产品结构以轮辋尺寸17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产品为主,轮辋尺寸最大可达全球领先的32寸。
由于大尺寸高性能轮胎工艺更为复杂、研发难度更高等原因,相应定价环节溢价能力更强,毛利率更高。但森麒麟凭借其不断的研发投入,公司17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产品销售金额占比近年来持续保持在 60%以上,为全球两家以大尺寸高性能产品为主的企业之一。
除此之外,森麒麟敏锐地观察到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势头,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新能源汽车轮胎领航者作为发展目标。目前公司已成功配套广汽新能源埃安系列车型以及合创、轻橙等新能源车企,更与小鹏汇天联合研发飞行汽车项目。
“新能源汽车轮胎是全新的技术突破,而不是简单的传统轮胎技术升级。”森麒麟董事、副总经理秦靖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森麒麟从轮廓、花纹、配方、结构、材料五位一体进行了技术创新,目前新能源汽车轮胎已实现量产。
更值得一提的是,森麒麟历经十余年持续研发投入,成为国际少数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公司具备航空轮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且持续将航空轮胎技术应用于高端汽车轮胎研发。
在此之前,航空轮胎作为飞机重要的A类安全零部件,其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适航认证等方面门槛很高,市场竞争者少,其市场一直为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少数几家国际轮胎巨头垄断。
根据国金证券相关研报指出,考虑到近几年我国民航市场的快速发展加上国产替代的大趋势,森麒麟进入商飞供应体系后能够较好地承接航空轮胎市场的增量需求,从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并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整体盈利能力。据其预计,2030年我国民用航空轮胎市场规模将突破4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