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二季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成最大亮点
资讯
2022-08-27 07:32 星期六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团营收为509亿元,同比增长16.4%。得益于二季度积极季节性因素,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带动经营亏损收窄至4.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扭亏为盈。

昨日晚间,美团(03690.HK)发布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团营收为509亿元,同比增长16.4%。得益于二季度积极季节性因素,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带动经营亏损收窄至4.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扭亏为盈。

美团业绩表现明显超出了此前市场集中调低后的预期。但在已发布业绩的互联网公司中,京东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4亿元(7亿美元),利润呈5倍增长;快手也取得了国内市场盈利,这也说明虽然二季度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但复苏趋势给市场也带来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二季报中,美团将相对成熟的外卖业务、到店酒旅以及变现模式与外卖高度一致的美团闪购,共同构成了核心本地商业,该分部季度营收达368亿,基本反映了美团的基本盘规模。用户数据环比有所下跌,从上个季度的6.93亿降至6.84亿,原因除了是部分一二线城市用户受疫情影响,活跃度下降之外,也说明互联网行业的用户流量红利已基本见顶。而美团优选、美团买菜、快驴、共享骑行、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等全部划为探索型的新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本季度进一步加大了对包括冷链物流、仓储在内的零售领域的探索和建设,并持续增加相关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二季度,美团研发支出增长至52亿元,同比增长33%。

外卖坚挺,即时零售成最大亮点

二季度,美团继续深入推进“零售+科技”战略,持续加大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投资力度。为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即时性需求,美团依托各类实体经济市场主体,通过发展即时零售新业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30分钟“万物到家”的商品和服务。美团餐饮外卖、美团闪购业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季度收入增长至368亿元。

在相关业务的带动下,美团平台用户人均交易频次同比增长16.2%至38.1笔。持续增长的即时零售订单,为本地实体商户的复苏和发展创造了新动能。美团平台年活跃商户数本季度增长至920万,创历史新高。

二季度疫情在多个城市反复,一线城市的外卖订单量大幅下滑。据美团电话会披露,二季度餐饮外卖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8%,低于收入增速。虽然不再披露餐饮外卖交易额,但预计单业务营收及利润状况表现都相对不错。外卖收入端的增长主要是受高客单价订单增多推动。

以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的北京、上海等地为例,美团针对疫情率先推出社区团餐和紧急救援服务,及时提升配送能力,确保满足消费者跨区、远距离配送需求。疫情期间,外卖订单成为线下实体商户的第二生命线。5月1日当天,北京有473家餐饮商户通过绿色通道申请上线外卖,其中包括高星酒店和高端餐饮品牌。

美团财报还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季度高频用户在本季度贡献了更高的订单量。”同时,线下经营受限的情况下,带动更多品质餐饮商家上线外卖平台,进一步提升高客单价订单占比。

成本端也在降本增效大潮之下提升了效率。业内人士分析,这与疫情期间行业竞争趋于缓和,补贴减少有关。

饿了么在阿里最新财报里也披露了同样的趋势。财报显示,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转正,主要由于客单价同比提升,以及持续降低用户补贴所致。并表示,将继续专注于战略城市改善用户留存及运营效率提升。这也标志着在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外卖行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用户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以补贴模式获取用户的方式已经失效,需要用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式挖掘存量价值、寻找新增消费需求。

到店以及酒旅业务同样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二季度,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收入同比下降18.6%。但管理层也在随后的电话会上透露,6月随着疫情趋于缓和,到店的交易额及国内酒店间夜量等关键指标已见到明显回暖信号。

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之下,核心本地商业的表现也证明依托于实体行业本地供给的即时零售,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相比其他平台型电商,跨城物流受影响较大,核心本地商业属于扎根于本地的即时零售模式,能够通过本地供给、本地履约带动本地消费,在疫情保供、带动本地消费和创造本地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于消费者在特殊时期对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激增,并更多的倾向于大量以家庭单位的消费,以备家庭所需,也进一步带动高客单价订单数量显著上涨。

疫情也进一步加速了消费者“万物到家”的即时需求。尤其以家庭为单位的即时消费需求爆发,外卖、美团闪购刚需大额订单显著增加。在此带动下,二季度,美团即时配送订单数增长至41亿笔。

依托本地实体的即时零售,也为线下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商户拓展了新增长空间。今年1至7月,美团平台上的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同比增长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达110%。

平台肩责 多措并举助力线下消费复苏

于2022年第二季度,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0.7%至人民币142亿元,主要受商品零售业务的增长推动。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至人民币68亿元,而经营亏损率改善至48%,也是由于商品零售业务的经营效率提高。

美团优选将重点仍然放在了基础能力建设之上,尤其是在长期供应链、冷链物流方面继续坚定投入。美团买菜的季度交易用户数和订单量均创新高,疫情反复期间在保障消费者的日用必需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上海,美团买菜第一时间响应政府的保供号召,全线业务投入、确保库存充足,并且实时迭代履约模式,增加配送车辆和配送频次。在政府的指导下,美团迅速推出社区保供模式,有效应对激增的需求。抗疫保供期间,美团买菜向上海地区持续提供保供商品超过7000万件,服务上海用户超千万人次,多个站点单日服务用户单量过万。同时,美团买菜还联合数百家品牌,向上海区域直发超过1000万件商品。除线上订单外,美团还持续通过社区保供、社区集单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医院、大学等提供数十万单物资补给,并从各地抽调近千名工作人员驰援上海,全力保障上海市民的日常供应。

在北京,美团买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拨货源,加大肉禽蛋奶及新鲜果蔬等商品供应量,并增加分拣和配送人员数量,全力保障管控区内货足价平。为保证商品配送,在疫情突发当日晚间,美团买菜迅速将北京地区订单配送时间延长至24时,尽最大努力保证订单完成当日送达。针对市民采购量比较大的商品,美团买菜按日常供给的三到五倍进行备货,确保库存充足、价格稳定;并实时追加人员全力保供,一线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以解决关键节点人力问题,保证履约畅通。

此外,美团也在积极承担平台责任,配合各地政府刺激本地消费,助力实体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美团积极配合北京、深圳、天津等48个省市区,助力发放了近6亿元电子消费券,带动实体店铺交易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如7月18日至8月15日北京餐饮消费券发放期间,美团平台上北京地区多种堂食套餐品类增长明显,其中自助类的堂食套餐线上交易额环比增速达236%。美团还于4月至8月期间,参与了20余省市区县的住宿消费券项目,带动各地住宿的交易额环比发放前平均增长约20%。

为积极配合各地稳经济、促消费相关举措,美团充分整合平台资源,与诸多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购物节和营销活动,通过多种主题活动、专项优惠和安心服务保障,为线下消费回暖注入动力。

同时,美团外卖还在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围绕商户的实际所需,持续推进“繁盛计划”,助力商户复苏。到店业务则通过营销扶持、产品创新、运营培训、政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商户稳经营、增收入。到餐业务也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启动商户通歇业保护机制,通过优化运营机制、创新“预约自提”“ 直播”“预售”等产品,帮助商户满足广大消费者特殊时期的需求。

科技投入方面,美团长期自研发展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在更多城市及地区开启了常态化运营。截至2022年8月,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4个商圈落地,并且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超7.5万笔。截至2022年8月,美团自动配送车已经在北京顺义常规化运营超过2年,覆盖了顺义50多个社区,在室外全场景下的配送订单超过240万单,自动驾驶里程数超150万公里。

虽然美团本季度在降本增效和新业务板块减亏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带动本季度美团整体经营亏损收窄。但在财报后的高管电话会上,美团也表示,新业务重回规模增长之后,仍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亏损,公司将力争在规模增长和减亏之间取得平衡。

作为一个扎根本地的科技零售企业,美团也需要在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收藏
135.4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