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奥运:借奥运契机,展示人类文化及相关参与者的风采
2022-08-09 00:42 星期二
作者:方恒博 责编:许若瑜
文化奥林匹克的目的是通过文化体验来增强运动体验。

7月26日,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巴黎奥组委揭晓了本届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口号——奥运更开放(Games Wide Open)。仅在一个月之前(6月27日),巴黎奥组委刚刚举办了文化奥运(Cultural Olympiad)开幕式,意在联合文化界和体育界,在法国各个地方举办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艺术活动,活动从今年夏天一直持续至2024年残奥会结束。

为了彰显法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奥林匹克将由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利益相关方(如巴黎市政府、法兰西岛大区政府等奥运会举办地区)与组织方、艺术家以及法国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共同推进。巴黎奥运会文化总监Dominique Hervieu表示,“文化奥林匹克的目的是通过文化体验来增强运动体验。”

image

摄影展Teahupuo'o, la déferlante 2024(译:《Teahupuo'o,2024年的浪潮》,Teahupuo'o位于法属波利尼西亚地区的Teahupo'o村,2024年巴黎奥运会冲浪比赛将在那里举行)
图片来源:paris.fr

巴黎文化奥运:为艺术创作注入活力

Dominique Hervieu称,奥运会不止是体育竞技活动,包容性、多样性、体育价值观、奥林匹克精神等都是奥运会期望传达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之上,巴黎奥运会希望借奥运会的契机,展示巴黎文化、法国文化及相关参与者的风采。

在奥运会开始前举办的文化奥运便是文化风采的展示窗口,各种跨学科的艺术及文化项目都将得到呈现。巴黎奥组委解释称,文化奥运是国际奥委会设立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允许奥运会主办国在举办奥运会之前的4年内(指从上届奥运会结束后到本届奥运会结束),在本国展示体育如何与文化融合。

image

巴黎文化奥运期间,“第一届‘女子奥运会’展览”在巴黎展出
图片来源:paris.fr

在疫情影响下,巴黎文化奥运从2022年正式开启,探讨体育、文化艺术之间的联系。据国际奥委会的报道,本届文化奥运组织方鼓励各个艺术学科都参与其中,数字艺术、视觉艺术、漫画、电影艺术、视听艺术、戏剧、音乐、舞蹈、建筑、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以及时尚与奢侈品、烹饪艺术等相关艺术形态都囊括在内。

巴黎奥组委官方为参加文化奥运项目的内容制定了三项标准,首先是将运动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或者主题;其次是地点与运动相关(如运动场所、体育赛事举办地等);第三是突出体育与文化之间的共同价值观,满足其一即可申请参与。此外,演员、艺术家、艺术院校教职人员、体育运动参与者、地方当局或公共机构、巴黎奥运会合作伙伴、法国在海外的文化组织等都可以申请参与文化奥运。

image

在巴黎文化奥运期间,奥林匹克文化和遗产基金会(Olymp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举办的奥运海报展览
图片来源:Aurelien Morissard/Panoramic

文化奥运将分为3个部分开展活动,在今年6月27日官方开幕式之前,巴黎奥组委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已经与文化界人士合作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作为前期预热;第二部分活动在今年7月27日启动,并向更广泛范围的人群开放征集;第三部分邀请主要文化机构及不同学科艺术家参与,在奥运圣火抵达法国直到残奥会结束期间,筹划一系列文化活动。

在第二部分活动期间,奥组委期待借此契机让运动员、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可以产生更多的交流,“我们鼓励艺术家离开剧院、电影院和博物馆,去结识新的观众,在街道、公共场所、公园尽情展现……在体育相关场所或运动场馆中进行艺术创作”,Dominique Hervieu如是表示。

image

3V3篮球赛期间,现场DJ(打碟师)为活动伴奏
图片来源:paris.fr

法国文化部长Rima Abdul Malak称,“借本次文化奥运契机,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注入活力,丰富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并宣传我们的国家。”

系列活动已覆盖法国半数人口

为了鼓励全民参与,巴黎奥组委在2019年时就推出了“Terre de Jeux 2024”(译:2024赛场)标签,地方当局及体育界相关组织都可以申请获得“Terre de Jeux 2024”标签,以在所属地推广文化奥运并组织一系列活动。截至今年6月28日,已经有3000多个地方当局及组织获得了“Terre de Jeux 2024”标签,覆盖了法国约二分之一的人口。在文化奥运期间,这些地区将通过体育、教育、文化领域的多项举措呼吁、邀请当地民众参与文化奥运,关注2024巴黎奥运会。

image

巴黎市在文化奥运期间组织的“Paris Sports Vacances”(译:巴黎运动假期)课程
图片来源:paris.fr

法国南部城市勒皮昂瓦莱(Le Puy en Velay)市长Michel CHAPUIS称,“获得这个标签意味着将城市完全融入全社会都将受益的盛大活动中,它使得体育有机会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对体育俱乐部而言,这也是一个独特的机遇,他们可以利用文化奥运期间的热潮来增加俱乐部的注册人数。”

目前,巴黎文化奥运主要有两种项目参与形式,一种是向带有“Terre de Jeux 2024”标签的地方机构及组织提出项目申请,申请人通过之后即可参与,但是这种参与方式不会获得奥组委的资金补助;另一种是根据奥组委官方发布的各类项目征集要求提出建议或申请,申请成功后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从奥组委官方申请的项目可以在重大文化艺术活动中展示。目前除带有“Terre de Jeux 2024”标签的组织及机构举办的地区性活动外,官方列出的主要文化活动包括奥林匹克日、欧洲遗产日、文化之夏活动、奥运会与残奥会期间的文化活动、世界残疾人日以及其他奥运会及残奥会庆祝活动。

image

音乐拳击活动海报
图片来源:paris.fr

仅在今年夏天,法国各地已经计划展示360多个艺术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在公共场所呈现。巴黎从6月23日至9月20日举办Formes Olympiques(译:“奥林匹克式夏天艺术节”),其中囊括体育相关摄影展览、免费舞蹈课程、多种类型的音乐节、舞蹈节、音乐拳击(伴随着音乐节奏拳击)等共计65个艺术项目与活动。

Dominique Hervieu也提及了部分正在筹备中的较有特色的艺术项目,包括在体育场所中开展艺术家驻留计划(艺术家驻留计划指某机构邀请艺术家,在一定时间内在新环境中进行思考、研究和创作);制作以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项目——街舞为主要风格的歌剧;开展带有DJ伴奏、街头风格的3V3篮球比赛等;拍摄由运动员担任主角的歌剧;以及在游泳池中举行水下音乐会等。Dominique Hervieu表示,文化奥运的活动“将真正聚焦在艺术与体育有关联性的实践类别上”。

由1912年开启的文化奥运

其实巴黎并非第一个举办文化奥运的城市,奧林匹克研究中心(Olympic Studies Center)文化奥运相关资料显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一直非常认同将文化艺术融入运动的重要性,因此1904年时,他已经提出在奥运会项目中融入艺术,因为在古希腊传统中,文化比赛往往与体育赛事同时进行。

1906年,顾拜旦邀请国际奥委会成员与艺术组织代表共同参加了一次特别会议,其中提出设立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等五个竞赛项目,并成为未来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部分。唯一的条件是所呈现的作品应受到体育理念的启发或与体育事务直接相关。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开启了艺术竞赛,让艺术家在奥运会期间展示作品,并争夺五个艺术门类的奖牌。到1952年时,赫尔辛基奥组委因奥运会比赛时间不够决定不再将艺术竞赛纳入奥运会中,这也代表着文化奥运的前身——艺术竞赛正式结束。

image

文学作品Ode au Sport(译:《体育颂》)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夺得文学类金牌
图片来源:Deutsches Sport & Olympia Museum, Cologne

此后从1954年至1990年,每届奥运会组委会都应国际奥委会要求组织了一系列艺术活动和艺术展览;1992年时,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文化奥运,并将其纳入奥运会的一部分,虽然并非是体育竞赛,但是文化奥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地区文化的丰富性,也激发了大众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的兴趣。

此后,文化奥运的形式也一直存在,只是不同奥运会主办方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都继续沿用“文化奥运”名词;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配套文化活动命名为奥林匹克文化节;2020年东京奥运会则称其为日本文化节。

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从2003年开始举行,一直持续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间共举办了5届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均在每年夏季举行。首届活动包括会徽展览、奥林匹克论坛等活动,第二届、第三届举办了多项全民均可参与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国际体育电影节、奥运主题艺术展等。

image

第五届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艺晚会
图片来源:gov.cn

第四届奥林匹克文化节是北京奥运筹办工作全面开展后举办的首届奥林匹克文化活动,期间影视、论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残疾人艺术、青少年和儿童活动等28项大型奥运文化活动陆续开展。第五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共计准备了70多项奥运文化活动,并邀请多位文艺界名人参与了奥林匹克文艺晚会。北京奥组委在首届奥林匹克文化节时报道称,举办该活动“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北京的独特文化风貌”,时任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亦认为,逐年举办的奥林匹克文化节可以让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同时可以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

在北京奥运会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同样举办了盛大的文化奥运,历时4年囊括了500场不同类型的活动,据英国报刊《卫报》(Guardian)记者Mark Brown称,英国举办文化奥运的总成本超过9700万英镑。国际奥组委称其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奥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庆典。

image

伦敦文化奥运期间街头的艺术表演
图片来源:olympics.com

随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因经济问题而缩减了文化活动的规模,时任文化奥运负责人Carla Camurati称“活动仍将继续进行”,但英国记者Kirsty Lang走访发现,“想要找到举办了哪些文化活动很困难”。紧接着的2020东京奥运会也因疫情影响,取消了原定2020年举办的日本文化节。

《奥林匹克宪章》中将与文化奥运相关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定义为“促进奥运会参与者和其他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加深理解与友谊”,同时活动也“象征着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在文化奥运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奥运的参与者和文化传播者。

题图来源:citiesofcultureobservatory.wordpress.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95.0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