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到2025年,南北转型要基本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转型样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增量比重达到20%以上。
财联社7月12日讯(记者 徐川) 作为上海工业制造业大区,宝山的钢铁与金山的石化是助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两区分处上海北部、南部,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石化产能以及近100%的钢铁产能。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推动单一传统工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到2025年,南北转型要基本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转型样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增量比重达到20%以上。
吴清进一步表示,近期,上海市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与宝山区域内的中国宝武、金山区域内的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的是充分调动央企参与南北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央地合作,推动钢铁、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科技研发、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如何抓转型 政策支持力度与五大新城一致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南北转型路径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对于“如何抓转型”,上述《实施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统筹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
吴清指出,产业转型重在打破“主导产业依赖高、新兴产业规模小、基础产业配套差”的结构性桎梏,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空间转型重在打通对外交通连接不畅堵点,构建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增强辐射长三角能力;治理转型重在解决医疗卫生、保障住房等公共设施配置和服务水平相对不足问题,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全方位提升城市软实力。
从政策定位角度看,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上述《实施意见》还配套发布了《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这也是上海区域发展政策的延续、拓展和创新,总体上与五大新城(南汇、青浦、奉贤、松江、嘉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持一致。同时,还针对南北地区的禀赋特点和个性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结合南北地区禀赋特点量身定做的针对性举措,考虑到南北地区作为上海的传统老工业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结构单一、重点区域转型成本高、对外交通连接不畅等问题,需要在产业育新转旧、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和精准供给。”华源进一步称。
两区将聚焦哪些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21年,宝山、金山两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合计超5000亿元大关(宝山为2577亿元、金山为2469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12.8%。近期,市政府出台《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支持两区以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主导,加快布局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指出,在持续推动两区钢铁、化工高水平绿色转型升级的同时,延伸发展以碳纤维、高温超导、石墨烯、电子化学品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新兴产业要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布局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新支柱。”张宏韬进一步表示,具体来看,宝山区聚焦“研发+转化”,布局机器人、医药研发制造、科技服务等特色产业;金山区聚焦“产业+项目”,发展无人机、生命健康、新型显示等特色产业。
对于产业转型,以金山区为例,该区区长李泽龙介绍称,一方面是加快推动传统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联手上海石化、上海化工区,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区向生态转。希望到2025年通过转型升级,化工产值能突破2000亿元。
另一方面,金山区也将加强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目前重点聚焦碳纤维、生物医药、无人机、新型显示四个主攻方向,打造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信息技术四个产业集群,至去年底这四个产业集群大数1270亿,希望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加快四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25年底能够达到至少接近两千亿,从根本上逐步改变金山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李泽龙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