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时评】定存利率长短期倒挂没有那么多“阳谋”
原创
2022-07-06 17:02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当前的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是银行主动调整负债成本和结构的做法,市场毋需过度解读。

近期不少银行出现近年少见的定期存款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即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银行惯常的长期高息定价策略有所差异。这一现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解读。

有一些市场观点甚至认为,银行的这种定价策略,蕴含有鼓励储蓄资金流向消费的意图。笔者认为这种猜测是无理由的,当前的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是在监管部门引导利率中枢下降的政策背景下,银行主动调整负债成本和结构的做法,市场毋需过度解读。

从大框架来看,本次利率倒挂是4月份之后,央行推动存款利率报价机制改革后出现的,整体是为了降银行负债成本,继而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在这一波调降中,我们看到大多数银行下调了1年期和3年期的定存基准。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所谓的3年期定存利率高过5年期定存利率,指的是3年期定存达到一定金额或者门槛后利率可以有所上调,继而与更长期限的存款利率形成倒挂。

这其中涉及银行的负债策略。一般而言,银行负债结构中定期存款的占比小于活期,同时定期中1年期,3年期、5年期的占比又是逐渐递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5年期以上存款占比均较小,最高为中国银行仅0.18%;而1-5年期存款占比分别为22.59%、19.5%、19.6%、16.5%。

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倾向于给一定金额的3年期定存上调利率,但对5年期定存不予调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3年期的定存,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一种“保本理财产品”,目前3.15%-3.4%的利率区间,对一些有保本需求的理财客户是有吸引力的。同时3年期的定存在整个负债中有一定的比例,银行需要维持一定的存款规模。而5年期定存在银行负债结构中占比极小,不值得投入资源去维护。

二是目前市场主流的预期是利率仍然会往下走。换句话说,如果用高成本锁定长周期负债,银行未来的息差空间会受到影响,所以合理的选择也是弃长报短,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

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过去半年居民消费的确不振。央行近期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就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比上季增加2.9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7%,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1.6%,比上季减少1.9个百分点。从理论上讲,利率的调降是会导致资金流出银行体系,但将近期在负债端正常市场选择和宏观面上促进消费的意愿挂钩起来解读,这是完全无厘头和不严谨的。

至于当下应该如何促进消费,笔者的看法是政策更应该在提升消费信心、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去发力。目前被视为基准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75%左右,与5月份CPI2.1%相比,我们实质上是处于负利率区间,随着CPI下半年看涨,银行利率短期内继续下调的空间将是有限的,这对消费就更谈不上什么刺激作用了。

收藏
90.76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