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股市成为外资出逃的重灾区。
财联社7月4日讯(编辑 刘蕊)今年第二季度,除中国以外的亚洲新兴市场刮起了一场恐怖风暴:第二季度的资金流出规模达到2007年以来最大,背后主要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科技股大面积退潮。
资本外流风暴
今年上半年,随着全球通胀飙升,美联储等主流央行大幅加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也越来越晦暗。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基金经理都正在撤出风险较高的市场和行业,而亚洲新兴市场就成了重灾区。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基金在亚洲七个市场净抛售了400亿美元股票,超过了2007年以来的所有单季度数据,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第二季的资本外流总规模已经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3年的缩减恐慌,以及2018年美联储上一次加息周期峰值时还要高。
这七个市场分别是印度、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和泰国。其中,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的股市净流出额最大。
韩国、台湾和印度股市表现
台湾股市最为严重,第二季度遭遇170亿美元的净流出,印度股市净流出150亿美元,韩国股市净流出96亿美元。
而东南亚市场的表现相对更好。印尼和泰国股市在第二季出现资金净流入,而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资金流出相对较少。外媒分析称,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东南亚各国央行采取了更为鸽派的立场。
科技股抛售潮拖累台股和韩股表现
对于中国台湾和韩国股市来说,之所以流出资金巨大,最主要是受到科技股的拖累。
科技股在台湾基准股指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在韩国基准股指中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而今年由于担心全球增长放缓,以及市场风格不再追捧高估值股票,今年全球各地的科技股都表现疲软。
Federated Hermes驻俄亥俄州基金经理Calvin Zhang表示,日元走软也对台湾和韩国的经济和股市造成冲击,因为台湾和韩国的出口产品和日本类似,而人们担心在日元走软后,中国台湾和韩国可能会失去对外出口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印度股市也面临压力。因为印度作为能源主要进口国,油价飙升拖累了印度经济。此外,印度央行一直在大幅加息,试图将通胀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也影响了经济增长。
退出潮还会继续?
尽管第二季度遭遇惨痛抛售,但有些分析师认为,对于亚洲新兴市场来说,痛苦可能才刚刚开始。
从掉期交易价格来判断,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今年还将加息150个基点,而美联储大幅加息的步伐正在推高美债收益率,预计将继续吸引资金撤出亚洲市场。
瑞士宝盛银行驻新加坡的亚太研究主管马克•马修斯(Mark Matthews)表示:“外国投资者抛售这些市场股票,并不是因为这些市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正在收紧货币政策。”
欧洲资管巨头abrdn公司亚洲股票高级投资总监Pruksa Iamthongthong说:“我们预计,在当前的背景下,投资者将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和估值较高的市场保持谨慎…由于衰退风险上升,我们预计全球科技行业的前景仍不确定。”
不过,有些分析师仍持乐观态度。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负责中东欧、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汇率研究的Oliver Harvey表示,“悲观情绪可能已接近顶峰。我们有理由认为,新兴市场的表现可能会比过去的衰退时期更好,原因包括“海外对当地资产的所有权很低、利率起点相对较高、以及估值更为便宜”。
资产管理公司Ninety One的基金经理表示,“无论是历史纵向对比,还是与发达市场同类资产的横向对比,新兴市场资产眼下都很便宜。目前的估值表明,温和的经济衰退已经被定价,而严重的衰退——尽管不是我们的基本情况,也已离被定价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