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东已公布618战绩,其他电商平台仍未公布相关数据。
财联社6月20日讯(编辑 胡家荣)伴随着“618”这一活动落幕,京东集团-SW(09618.HK)、阿里巴巴-SW(09988.HK)、快手-W(01024.HK)、抖音等电商平台加入此次618活动中,此外,腾讯控股(00700.HK)旗下的微信也首次试水618。
首先来看一下,部分电商已公布的618战绩,京东在今年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37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0.03%,但这增速相较于去年同期27.7%显著放缓,为历年最慢。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虽未公布618数据,但根据2020年天猫“618”公布的6982亿元,相关报道指出,天猫加上京东的GMV总值或许会第二年站上万亿高度。
此外,抖音 、 快手早在距离“618”不到二个月,已率先抢跑,目前仍未公布相关业绩。
从各大主要平台活动来看,折扣力度较往年明显加大,以天猫和淘宝为例,这二个平台折扣力度分别为“满300减50”和“满299减50”。
注:天风证券研报
以京东为例,该公司618打造每日“晚8点”活动高峰。
注:天风证券研报
从京东销售结果来看,家电新品与中高端家电成为用户首选,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5倍,家电单价平均按年提升30%。超过1,100个家电品牌成交额按年增长超50%,超过780个家电品牌成交额按年增长超100%。
京东还指出,该平台26个店铺的下单金额突破10亿元,新品销售件数占比按年增长超过20%,消费者购买了超过4200万件"青绿计划"绿色低碳商品。
今年618热度有点“平静” 部分企业选择“观望”
以京东数据为例,在618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较往年放缓,其中主要原因是,伴随618等电商节相继成熟、消费者更加理性的背景之下,消费者或许不会因折扣而带来更多消费惊喜。业内人士指出,未来618等活动应该将重心从交易转变成消费体验。
相关报道指出,虽然618销量好于预期,但却未必带来利润,当前人工、原材料、仓储等成本大幅增长,令商家们不得不考虑出成本,甚至一些企业表示,618看似热热闹闹,但其实赚不到利润。
一般来说,618往往是树立市场口碑及扩大影响,然而对于今年更多商家更多是选择观望。他们指出,对于618这种大促,他们今年更多考虑到利润空间。
此外,今年618也迎来新玩家——腾讯旗下的微信视频号,微信采取不同于其他平台激励政策,该平台对商家的补贴放在流量扶持。
注:微信视频号创造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