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五十顶历史悠久的冠冕即将在伦敦苏富比展出,全面回顾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
王冠象征一国之君身负的权力与责任,相比之下,在正式社交场合佩戴的冠冕便卸下了一点历史赋予的沉重感。它们伴随名门贵胄出入大雅之堂,雍容尊贵,然而背后的灵感却是在大自然里俯拾即是的春花秋穗、桂叶海贝,富含寓意的元素经过工匠点石成金,成为缠绕在发间的一弯皓月。
权力的图腾:皇室及贵族冠冕
为纪念英女王登基七十周年,超过五十顶历史悠久的冠冕即将在伦敦苏富比展出,展期至6月15日。本次展览名为“权力的图腾:皇室及贵族冠冕”(Power & Image: Royal and Aristocratic Tiaras),为英国二十年来最大型的冠冕展览,全面回顾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包括帝政风格(Napoleonic Empire)、浪漫自然主义(Romantic Naturalism)、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装饰艺术(Art Deco)及现当代设计等,几乎所有作品都是专门为英国贵族制作及属其拥有,其中部分更是首次亮相。
史宾沙头冠
最受瞩目的是制作于1767年的史宾沙头冠,具有花环风格(Garland-style)古典饰纹,于1930年经英国珠宝商Garrard重新改制。
史宾沙头冠(The Spencer Tiara),R & S Garrard,1930年
一如史上不少珍贵珠宝,史宾沙头冠镶满了得自早年的宝石,它们排列成圆润典雅的弧纹,其间点缀星形和花形图案。它的原型可追溯至1767年为蒙塔古子爵夫人制作的钻石头冠,不过在所有亮相的场合中,最为举世瞩目的必然要数戴安娜王妃大婚的日子。
戴安娜王妃于婚礼佩戴史宾沙头冠
1937年,皇家珠宝作坊Garrard将数件珠宝合并成如今的史宾沙头冠,其草叶状的设计无疑是一代经典。但由于部分珠宝是莎拉·史宾沙(Sarah Spencer)夫人的旧藏,因此后世很难断定哪些才是头冠最初的部分。一目了然的的心形弧纹和花朵是象征爱情的符号,意义不言而喻,流畅华美的花环外观隽永不衰,令这顶头冠的意义远超它现身的场合。
西敏钻石头冠
值得一提的还有西敏钻石头冠,这顶头冠镶有三颗别具历史意义的钻石,上世纪30年代初由法国珠宝商Lacloche Frères设计,曾两度在苏富比成交。冠上的主石是南印度海德拉巴邦的君主尼扎姆·阿里汗在1785年献给英王乔治三世的黑斯廷斯圆钻(Hastings Diamond);主石两侧拱卫着两颗梨形的阿尔寇特钻石(Arcot Diamonds),是同样位于次大陆的阿尔寇特的统治者纳瓦布献给乔治三世妻子夏洛特王后的礼物。这三颗钻石均由西敏侯爵购入,往后几十年间曾先后镶嵌在多件家族珠宝上。珠宝商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后来购入这顶西敏头冠,并以三组小颗钻石取代了原来的三颗巨钻。
西敏钻石头冠(The Westminster Halo Tiara),Lacloche,1930年
光环状的头冠形似中式头饰,镂空镶嵌的钻石跃动着几何韵律,拼凑出波浪般起伏的柔美轮廓。第二代西敏公爵的第三任夫人洛莉亚戴着这顶头冠的芳容,曾被著名英国摄影师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用镜头记录下来。这顶头冠的魅力并不局限于西敏家族,多年来,它在很多公众人物的身上出现过,其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摇滚乐手艾利斯·库珀(Alice Cooper),他曾戴着由这顶头冠改造而成的项链,与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合照。
香港苏富比拍卖精选
至今佩戴冠冕也不再是王室贵族的专利,而发展成为炫目的时尚配饰。香港苏富比即将于七月举行的珠宝拍卖将呈献两顶均于十九世纪制造的钻石冠冕。
红宝石、珍珠及钻石冠冕,19世纪,估价:240,000-320,000港币
这顶冠冕的灵感极有可能是来自枫叶,以红宝石来呈现红叶之美,亦可当作项链佩戴,摩登时尚。
钻石冠冕,十九世纪末,估价:300,000-500,000港币
在刚过去的香港春拍,一款上世纪30年代的卡地亚钻石项链/冠冕于香港苏富比成交。这顶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卡地亚钻石冠冕原属约翰·史密斯爵士的妻子、已故的史密斯爵士夫人。
卡地亚钻石项链/冠冕,上世纪30年代,成交价:3,780,000港币
史密斯爵士(Sir John Lindsay Eric Smith)是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兼慈善家,因致力保育重要英国建筑数十载而享有盛誉。史密斯爵士夫人原名克里斯蒂安·卡内基(Christian Carnegy),来自亨德森家族,青年时代居于苏格兰安格斯,后于牛津圣安妮学院修读英国文学。他们基于对艺术及文化遗产的热情,共同创办信托基金Landmark Trust。史密斯爵士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英国国会议员。这顶冠冕是夫人母亲的遗赠,她曾在多个重要时刻将冠冕的部分改作项链佩戴,包括在白金汉宫为英女王举行的盛大场合,还有数次国会开幕仪式和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