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丹尼尔斯的生平与时代(上)
2022-06-06 15:58 星期一
作者:Norma Buchanan 表情mytime
腕表领域著作《当代制表大师》作者Michael Clerizo的传记详细叙述了这位英国著名制表大师的经历与成就。

“14岁时,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就已经为北伦敦肯顿蓝领工人街区的店主们所熟知。他们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从4岁起,丹尼尔斯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大街上流浪。”

腕表领域著作《当代制表大师》作者Michael Clerizo叙述英国著名制表大师丹尼尔斯生平的有趣著作便以此开篇。这本题为《乔治·丹尼尔斯:制表大师和他的艺术》(George Daniels: A Master Watchmaker & His Art,Thames & Hudson出版社,售价95英镑)的著作可以说既是人物传记,也是钟表专著,它包括5个交替命名为“生平”与“钟表”的章节。

前者讲述了丹尼尔斯自1926年生于一个育有11个孩子的贫困家庭,直到2011年去世的生活与工作精力。“钟表”章节包含了丹尼尔斯一生亲手制作的25枚钟表的内部与外观的清晰图片。这些钟表完全由大师从零开始制作,大约每年只精心出产一枚。这些章节还在所有出版物中首次收录了来自丹尼尔斯笔记本的绘图和页面。这本传记厚216页,包含240个插图,以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发行。

image

《乔治·丹尼尔斯:制表大师和他的艺术》(George Daniels: A Master Watchmaker & His Art)

促使Clerizo创作这本传记的动力是丹尼尔斯无限的意志力、无休止的好奇心、机械方面的惊人才能、百折不挠的雄心,以及他对人类大脑——特别是他的大脑——具有解决一切难题能力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丹尼尔斯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制表大师。他当然希望如此。因为当他在40岁出头时开始从钟表修复向钟表制作转变,他选择了伟大的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大师作为他的标杆,也是他希望打败的人。“在我发现宝玑是如何伟大后,超越他就成了我单纯的梦想”,他告诉Clerizo。

image

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1926-2011)

他在制表业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他所制作的卓越钟表,这些钟表的设计和制作如此精巧,有些售价甚至超过了100万美元,更是由于他开创性的著作。这些著作中最知名的包括《钟表》(Watches)、《钟表制作》(Watchmaking)和《宝玑的艺术》(The Art of Breguet),所有著作都在石英革命到来之后帮助唤起了人们对机械钟表的兴趣。而正如Omega欧米茄的爱好者们所了解的,丹尼尔斯发明的同轴擒纵系统如今被应用于几乎所有欧米茄机械腕表之中。

image

《宝玑的艺术》(The Art of Breguet)

Clerizo在丹尼尔斯生命的最后十年认识了这位制表大师。当时身为自由撰稿人的Clerizo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了一篇关于丹尼尔斯的文章,两人因此而结识。在2003年文章发表后,Clerizo仍与丹尼尔斯保持着联系,他时常拜访丹尼尔斯位于马恩岛的住所,或与他在自己居住的伦敦会面。

image

Michael Clerizo

出生于美国的Clerizo在初遇丹尼尔斯时只有很少的写作经验,并且对钟表专业一无所知。但随着他们之间友情的不断加深,他对这两个领域的兴趣得以蓬勃发展。他由此撰写了一本有关钟表的著作《当代制表大师》(Masters of Contemporary Watchmaking,Thames & Hudson出版社,2009年出版),在书中他对包括丹尼尔斯在内的11位独立制表大师进行了介绍。

2010年,丹尼尔斯请求Clerizo为他撰写一本传记,以此对他的自传《时光荏苒》(All in Good Time)的内容加以丰富和改进。最终Clerizo撰写出一部活泼、动人的传记,强有力的写作与报道手法使其与大多数的钟表专著极不相同。

image

《当代制表大师》(Masters of Contemporary Watchmaking)

该书以对丹尼尔斯童年的悲惨描述开篇。Clerizo通过令人痛苦、但却有说服力的细节重现了丹尼尔斯的童年遭遇。在丹尼尔斯12岁时,他嗜酒如命的父亲就已不再工作。丹尼尔斯在父母结婚前出生,他的父亲称他为“小私生子”,从不叫他的名字。丹尼尔斯在还是一名幼童时,就为了躲避父母对他和兄弟姐妹们的语言和身体虐待而露宿街头。他终日流连街头,在街区小店后门老鼠肆虐的小巷中翻找被丢弃的食物,收集空的板条箱,并将其拆开后作为柴火在街头叫卖。

殴打可以在任何一刻发生。对于丹尼尔斯的母亲,Clerizo写道,“她就像一个拳击手,使用两次连击来殴打她的孩子。如果她的命令没有马上得到遵从,第一拳就会击打在孩子脸上。如果孩子们对第一拳表示了任何抗议,则马上会招来第二拳作为回应”。

image

乔治·丹尼尔斯

丹尼尔斯很早就找到了他悲惨生活的避难所:机械物件。他在上小学时首次接触到钟表。有一天当他回到家时,发现斗篷上躺着一块怀表。它本来最有可能出现在当铺或酒馆,被父亲变卖换取酒钱。对丹尼尔斯来说,它有着一种神秘的诱惑力。“我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但当时我感觉我必须了解怀表内发生了什么,”丹尼尔斯对Clerizo说道。“在那一刻其他事对我再无关紧要,我必须看看怀表里面的世界。”他冒着再挨一顿打的风险撬开了怀表背面,看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部件的集合。但由于这些部件并未在运转,他无法弄明白它们的作用。“我对这个家伙是如何工作的毫无头绪,”丹尼尔斯说道,“了解钟表的秘密马上变得对我十分重要。”

image

乔治·丹尼尔斯

正因为它如此重要,丹尼尔斯开始从街区居民的家中偷钟表(那个年代人们外出时家门经常不锁),将其拆开并研究它们的内部构造。不只是钟表,任何机械物件都能够令他着迷。他曾经偷过一只口琴,并且自学演奏(他后来也自学了手风琴)。他变得酷爱音乐,特别是歌剧,因此他偷了留声机,将其拆开后又再重新组装。后来,他将其中一台留声机保存在他位于马恩岛的家中。

二战期间,当他还在军中服役时,就开始维修钟表以赚取额外的生活费。他在1948年退役后继续从事修表匠的工作,并且在设备不足、人员短缺的北安普顿工艺学校就读了为期三年的钟表技术课程。这是他接受过的仅有的正式教育。

image

乔治·丹尼尔斯

在12年的修表匠生涯后,他逐渐开始修复古董钟表。他修复古董表得到了著名腕表收藏家Cecil “Sam” Clutton的帮助。Clutton与丹尼尔斯相识于1960年,他们都有着对钟表和老爷车的痴迷。Clutton让丹尼尔斯接触他收藏的古董钟表,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收藏家朋友。这些收藏大家开始委托他修复古董钟表。

Clutton与丹尼尔斯合著了《钟表》一书,这本书于1965年首次发行,并于1979年进行了修订。这本书对于机械钟表的复兴十分重要,部分是因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钟表的纯装饰方面转移到技术方面,从而使收藏获得了新的人群的关注,Clerizo写道。

image

《钟表》(Watches)

未完待续……

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和作者本人观点。
经公众号“表情mytime”(ID:chronos_mytime)授权转载。原文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刊登于《Chronos手表》2017年第5期。

阅读原文

收藏
71.31W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0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