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海兴电力一季度业绩回升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关注,但相关信息披露非常有限。
财联社6月2日讯(记者 罗祎辰)人民币贬值叠加海外需求恢复利好,让一批出口导向型企业走出业绩低谷。在6月1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海兴电力(603556.SH)管理层表示,一季度业绩回升国内外业务均有贡献,其中,巴西市场营收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此外,人民币贬值以及成本、费用控制也使得公司利润进一步增厚。
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芯片短缺困扰,对此,公司提前进行了采购储备应对短期需求,也启动了替代方案以提升长期保障。
经历连续两年的业绩下滑,海兴电力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一轮较强劲的反弹。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为6.68亿元,同比上升45.75%;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上升211.97%;扣非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上升11561.71%。一季报发布后,公司随即迎来一轮机构调研潮,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
在此背景下,公司业绩持续性问题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但整场业绩会上公司管理层并未释放明显积极信号。对于巴西市场前景,总经理张仕权的表述是,公司将紧随巴西市场电网智能化的持续发展,争取获得更多订单。董事长周良璋表示,在全球经济持续向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公司将推动传统配用电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融合,侧重外部环境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海兴电力一季度业绩回升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关注,但相关信息披露非常有限。会上,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提出“分布式能源的新业务是否已正式进入轨道?今年具体营收目标是多少?“张仕权的回复整体和公司2021年年报内容类似,仅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定位是建设分布式能源、微电网EPC能力,近几年公司已具备了逆变器、储能电池、微网控制系统等分布式能源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
此前,海兴电力表示参与了世界银行融资的微电网项目。据公开报道援引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到2030年,全球微电网项目将增加到21万,将需要2200亿美元投资。世界银行本身也是推动微电网项目建设的主体,2019年,中国政府从世界银行获得了一笔7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万元)的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用于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微电网。
传统业务方面,公司所处的电能表行业长期受到芯片短缺困扰,导致国内智能用电产品交付周期拉长。对此,周良璋表示,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器件紧缺阶段,公司首先关注的是怎样确保交付,既要提前对关键器件进行采购储备,也要对供应紧缺的器件启动替代的研发方案。
2021年末,海兴电力存货余额约为6.84亿元,同比激增73%。今年一季度,该项数据进一步攀升至7.25亿元。
(编辑 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