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目前这种银行自行清收的趋势延续下去,未来此块市场的主体需求和发展方向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被寄予厚望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在运作一年之后,银行出包规模却开始下降。笔者注意到,近日越秀金控对外透露,旗下广州资产业务规模在下降,原因之一是2022年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资产出包规模大幅缩减,其中全国银行出包同比下降51%,广东省对公不良出包规模同比下降超90%。
出包规模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银行机构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自行清收的方式处置不良。据了解,银行不良资产转让后处置获利一般都在10%-15%左右,自行清收可将这部分利益纳入银行利润当中。在这一因素的推动下,2021年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转让规模显得非常有限。如建设银行2021年上半年,通过批量转让给外部资产管理公司(AMC)的不良贷款本金为人民币32.27亿元,而2020年全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607亿。
设计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初衷,是将银行不良贷款转给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处理,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分工程度。笔者认为,如果目前这种银行自行清收的趋势延续下去,未来此块市场的主体需求和发展方向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首先,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市场主体来说,银行出包规模下降意味着业务来源的萎缩,如果这一趋势延续,则应该另觅他途,开拓包括信托、券商和基金等非银机构不良资产。数据显示,2020年末,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增62.90%,达到1.14万亿元,市场前景可期。
其次,AMC可以拓展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业务。包括低效无效资产盘活、企业结构调整、民生保障等相关的不良资产业务机会将成为不良资产市场的新的增长点,从而有利于推动不良资产市场化程度。目前,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为AMC带来新的业务机遇,近两年增加不少不良资产供应。尤其大型AMC不缺在地产行业方面的盘活经验和案例,如在监管政策范围内,适当发挥优势,扩大地产领域的业务比例未尝不是应对当下业务变化的选择之一。
最后,对商业银行而言,尽管与动辄万亿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核销贷款相比,不良贷款试点转让的金额还是很少。同时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加持下,银行本身也拥有不良资产的处理能力和获利动机,但不良贷款转让毕竟多了一条处置渠道。笔者认为,如果未来这一市场参与各方的意愿和动机都有,不妨可继续鼓励和扩大不良资产转让的规模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