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在港双重上市企业有机会纳入港股通,有望获得更高的流动性,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7月26日讯(记者 李丹昱)今日早间,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已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底前生效。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虽然双重主要上市后两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但在港双重上市企业有机会纳入港股通,有望获得更高的流动性,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另外,市场可以更多的聚焦在公司基本面层面,长远来看正面意义显著。
阿里离不开港交所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上市时曾在香港路演。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为阿里等中概股提供便利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是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目前,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中国及周边亚太地区作为阿里巴巴业务开展的主要市场,阿里始终受到中资和亚太资金的高度关注。
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监会(SEC)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后在美中概股面临一定的压力,截至今年6月,已有超过100家中概股公司进入“预摘牌”名单,不少已经“确定摘牌”。
“预摘牌”意味着,需要在15个工作日内,提供相关证明,证明符合美股上市标准,如果不能提供,则会进入“确定预摘牌”名单。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如果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PCAOB)连续三年(2021年-2024年)无法拿到公司“独立审计工作底稿”,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由于截止日期为2024年,多家企业均发表声明称,进入名单并不代表相关企业必然被摘牌。
不过在高压之下,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中概股纷纷转战香港,并逐渐将双重主要上市作为回归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但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分析表示,纽约仍是全球股票交易的主要战场,资金相对集中。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回港上市后,香港市场的资金可能会被分散,回归港交所的中概股企业,可能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
阿里方面则认为,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价相互独立,有望提升香港证券市场的定价能力。流动性的增加和定价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香港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对记者表示,当前港股通持有将6亿股(约10.9%已发行股本)的美团及6.9亿股(约7.2%已发行股本)的腾讯,当前阿里的预测2023年及2024年PE分别仅15.3倍及11.8倍,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亦显着低于美国同业亚马逊及其他港股互联网巨头。
颜招骏认为,假设港股通在中长期持有7%的阿里股份,阿里的吸资金额已可达到1600亿港元,势必对股价带来托底作用,同时令阿里的估值更有效反映出来。
疫情扰动阿里多项业务 双重主要上市是必然
在宣布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的同时,阿里巴巴发布了2022财政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全球活跃消费者约13.1亿,其中,中国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0亿,中国消费者业务GMV达到7.976万亿元。
2022财年中,阿里总营收为8530.62亿元,同比增加19%。阿里表示,上述增加主要有中国商业、云业务以及国际商业分布的收入增长所驱动。其中,中国商业部分收入5927.05亿元,同比增加18%;云业务部分收入745.68亿元,同比增加23%;国际商业部分的收入为610.78亿元,同比增加25%。
具体到各个业务,除中国商业板块外,其他板块经调整EBITA均为亏损,2022财年,国际商业板块亏损89.91亿元;本地生活板块亏损217.75亿元,主要受到家业务亏损连累;菜鸟亏损14.65亿元,主要受局部地区冲突与全球化投入影响;云业务扭亏,盈利11.46亿元。
此前,阿里CFO徐宏透露,“今年四月份GMV差不多有超过10%的下降,从过去的情况来看,CMR的表现同GMV也是一致的。”
据东方证券研报预测,疫情全国多点反复挫伤电商表现,对阿里巴巴影响预计延续至FY1Q23。
事实上,疫情对阿里的影响一直在持续。从美股表现来看,2020年11月至今,阿里巴巴走势一路向下。在公布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后,美股盘后价仍跌0.47%。
业绩与中概股双重压力下,阿里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具有一定必然性。
阿里高管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一个财年阿里将聚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现金流等方面,以寻找更多的“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端,除两次上市融资外,阿里巴巴去年还曾启动美元债发行,融资规模高达5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2031年到期的15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为2.125%;2041年到期的10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为2.7%;2051年到期的15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为3.15%;2061年到期的10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为3.25%,遭到投资人“抢购”。
由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均给阿里巴巴给出了相当于A+的评级,彼时发债与资金使用成本较低有关。
此次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将方便日后在港股市场上融资。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指出,这个举措能让阿里将在美国退市风险减至最低,能在港股市场上融资,扩大股东基础,也利于拓展市场范围。
在他看来,阿里的增量引擎阿里云首次录得全年盈利,内地云计算市场发展前景亮丽,且政策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数字经济基建建设有望提速,因此阿里对于南下资金极具吸引力。